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临池学书

临池学书

晋书卫瓘传》附卫恒“四体书势”:“汉兴而有草书……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汉张芝临池练书法,时日既久,洗笔把一池水都染黑了,可见功力之深。后因称学习书法为“临池。”

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素绢充衾裯。”


连动 到池塘边学写字。语出《晋书·卫恒传》:“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池水尽墨。”后因以“临池学书”形容刻苦练习书法。《晋书·王羲之传》:“曾与人书云:‘张芝~,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褒义。用于书法方面。


【典源】 《后汉书· 张奂列传》注引王愔《文志》 曰:“ (张) 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晋书·卫恒传》 中《四体书势》亦载此事。宋·曾巩《墨池记》:“ (王)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今译】 后汉张芝 (字伯英) 为著名书法家,他年轻时勤学苦练,尤擅草书,家中买来的绢帛,必先用于练字而后再染,他在池边研墨习字,池水都被弄黑。晋代王羲之 (人称王右军) 亦为著名书法家,也曾临池学书,抚州临川城东有一水池,相传即为羲之临池学书之处。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书法精绝;或用以指练习书法。

【典形】 池尽墨、池水含墨、临池,墨成池、墨池、试墨临池、写遍未裁衣、一池墨、洗墨无池、临池尽墨。

【示例】

〔池尽墨〕 唐·张祜《酌房子客郊居》:“近日稍闻池尽墨,他时谁见壁藏书。”

〔池水含墨〕 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

〔临池〕 唐·韩愈《李员外寄纸笔》:“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余。”

〔墨成池〕 宋·陆游《书悲》:“赖有墨成池,淋漓豁胸臆。”

〔墨池〕唐·骆宾王《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雪明书帐冷,水净墨池寒。”

〔试墨临池〕 元·张可久《人月圆·会稽怀古》:“试墨临池,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写遍未裁衣〕 宋·苏辙《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应笑学书心力尽,临池写遍未裁衣。”

〔一池墨〕 宋·陆游《东斋杂书》之五:“霏霏半篆香,湛湛一池墨。”


【词语临池学书】  成语:临池学书汉语词典:临池学书

猜你喜欢

  • 赁舂老子

    同“赁庑梁鸿”。宋陆游《读〈后汉书〉》诗:“赁舂老子吾所慕,垂世文章枉在多。”

  • 燕子楼空

    源见“燕子楼”。形容人去楼空,一片寂寥。宋秦观《调笑令.盼盼》词:“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词语燕子楼空】  成语:燕子楼空

  • 覆鹿寻蕉

    源见“蕉鹿梦”。喻指人间的得失荣辱。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䴙鹈寒,莎鸡动,乌轮兔驾迅长空,覆鹿寻蕉恍梦中。”连动 比喻把真事看做梦幻。比喻神智恍惚,不辨真假虚实。语本《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

  • 姹女数钱

    《后汉书.孝灵帝纪》注引《续汉志》曰:“车班班,入河闲。河闲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河闲姹女工数钱”是指灵帝母永乐太后好聚金钱,积满堂室。《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下》载:“董皇后(灵帝母)使帝卖官

  • 五尺险

    《汉书.西南夷传》:“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尝破,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唐.颜师

  • 麦化蛾飞

    旧题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晋永嘉中,梁州雨七旬,麦化为飞蛾。”传说西晋永嘉年间,梁州地方阴雨连绵,小麦都化成飞蛾。人们视此为世乱的凶兆。唐.韩愈《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诗:“见墙生菌遍,忧麦

  • 桃根桃叶

    同“桃叶桃根”。宋吴文英《桃源忆故人》词:“桃根桃叶当时渡,呜咽风前柔橹。”清周亮工《丽人行冰上同薗次赋》:“桃根桃叶莫相催,艳极轻波不敢洄。”【词语桃根桃叶】  成语:桃根桃叶汉语大词典:桃根桃叶

  • 咸阳火

    《史记.项羽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晋书.成帝康帝纪论》:“凶徒既纵,神器阽危(神器,此指帝位;阽,音diàn,阽危,面临危险),

  • 瓦影龟鱼

    唐.韩愈《咏新亭》诗:“湖上新亭好,公来日出初,水文浮枕簟(注:音diàn,供坐卧用的竹席。枕簟泛指卧具),瓦影荫龟鱼。”韩诗意为水泛涟漪若瓦影,龟鱼即庇其下。后以“瓦影龟鱼”为托庇于人的典故。明.胡

  • 花朝月夕

    形容良辰美景。出自唐罗威的事迹。亦作“月夕花朝”。罗威,又作罗绍威,字端已,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其父即唐末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罗弘信去世,罗威便袭父位。天祐二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