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严母扫墓

严母扫墓

严延年(?一前58年)字次卿,东海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人,汉宣帝时任涿郡太守,敢于镇压豪强东高氏、西高氏。后又任河南太守,又摧折豪强,诛杀甚多,被称为“屠伯”。严母来看望儿子,正赶上严延年在腊月要处决犯人,母亲非常害怕,责备儿子说:“你有幸担任太守,治理千里方圆的地方,不用仁爱去教化百姓,反而借刑罚多杀人来抖威风,这难道是做父母官的心意吗?”后来,严母又说:“天道神明公正,多杀人者必遭诛杀。没想到临到老了却还得看到自己壮年的儿子遭到刑戮!我要离开你,回到老家先把坟地收拾干净吧!”过了一年,严延年果然获罪被杀。后以此典咏酷吏之事或指预见祸及家门。

【出典】:

汉书》卷90《酷吏传·严延年传》3667、3669、3671、3672页:“严延年字次卿,东海下邳人也。……迁河南太守,赐黄金二十斤。豪强胁息,野无行盗,威震旁郡。”“延年为人短小精悍,敏捷于事。……冬月传属县囚,会论府上,流血数里,河南号曰‘屠伯’。令行禁止,郡中正清。”“初,延年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雒阳,适见报囚。母大惊,……因数责延年:‘幸得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爱教化,有以全安愚民,顾乘刑罚多刑杀人,欲以立威,岂为民父母意哉!’延年服罪,重顿首谢,因自为母御,归府舍。母毕正腊,谓延年:‘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遂去。归郡,见昆弟宗人,复为言之。后岁余,果败。东海莫不贤知其母。”

【例句】:

南梁·刘孝标《辨命论》:“且于公高门待封,严母扫墓以望丧。” 唐·李瀚《蒙求》:“苟弟转酷,严母扫墓。”


【词语严母扫墓】  成语:严母扫墓汉语词典:严母扫墓

猜你喜欢

  • 割不正不食

    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 生入玉门关

    源见“玉关人老”。谓久戍边疆思归。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之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令狐楚《从军词》之五:“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

  • 郁垒

    源见“神荼郁垒”。门神名。亦作为桃符、春联的代称。宋陆游《岁首书事》诗:“郁垒自书夸腕力,屠苏不至叹人情。”【词语郁垒】   汉语大词典:郁垒

  • 拜衮年

    同“拜衮之岁”。清吴伟业《受明得子柬贺》诗:“曾忝充闾会,俄逢拜衮年。”【词语拜衮年】   汉语大词典:拜衮年

  • 叱羊

    源见“叱石为羊”。形容山石奇异。宋杜绾《〈云林石谱〉序》:“叱羊射虎,挺质之尚存;翔燕鸣鱼,类形之可验。”

  • 以夷制夷

    夷:旧指外族和外国。制:限制;抵制。 指利用外国人之间的矛盾,由外国人去抵制外国人。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少穆,又字元抚,晚年号俟(Sì四)村老人,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

  • 十风五雨

    同“五风十雨”。宋陆游《子聿至湖上待其归》诗:“十风五雨岁则熟,左飧右粥身其康。”见“十雨五风”。宋·陆游《村居初夏》:“斗酒只鸡人笑乐,~岁丰穰。”【词语十风五雨】  成语:十风五雨汉语大词典:十风

  • 株送徒

    让犯罪的人互相牵引株连,以便最后找出首犯,称“株送徒”。《史记.平准书》:“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弋猎博戏,乱齐民。及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入财者得补郎。”司马贞《索隐》:“先至之

  • 一问三不知

    三不知原指事情的开头、经过和结局这三个过程。现用一问三不知,泛指无论怎么问,对方一概不知,含贬意。公元前468年,晋国荀瑶率师伐郑。晋大夫荀寅认为:“君子谋划事情,要把这一件事情的开始、中间经过和最后

  • 班荆道故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初,楚伍参(伍子胥的曾祖父)与蔡大师子朝(即公子朝,文公之子)友,其子伍举(伍子胥的祖父,名椒举)与声子(子朝之子)相善也。伍举娶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为申公而仁(获罪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