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

原指与人同做好事。后也用作善意帮助人或帮助人进步的意思。孟子说,子路这个人,一听到人家告诉他有过错就表示高兴,大禹听到有益的话,便向人拜谢。大舜比他们两个更伟大,他愿意跟别人一同行善,抛弃自己不对的,听从人家对的,乐于吸取别人的好处来行善。从他在下面种田、烧制陶器、打渔以至到作皇帝,没有不是从别人那里虚心学习来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其实,这也是帮助鼓励别人行善的好作风。所以君子的所作所为没有比跟别人一同行善更伟大的了。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例句】:

宋·程颐《伊川文集》3《论礼部看详状》:“夫与人为善,君子所乐;乱国之聘,夫子亦往。”


偏正 偕同别人一道做好事。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亦指赞助别人做好事。明·李贽《答耿司寇》:“某行虽不谨,而肯~;某等行虽端谨,而好以佛法害人。”现指善意帮助别人。凌晨《“女大学生宿舍”新篇》:“她们怀着一颗~,分忧解愁的心,分头认真写了回信。”△褒义。用于偕同、赞助别人做好事,或善意帮助别人。→为善最乐 助人为乐成人之美 ↔嫁祸于人 委过于人 迁怒于人 故入人罪 恶语中伤


解释与人:和别人一起。为善:做好事。本指同别人一起做好事。现在多用来指善意地帮助别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孟子教导自己的学生说:“孔子的学生子路,如果别人指出他的错误,他会非常高兴。大禹也是一样,如果听到对他有益的话,他就会拜谢人家。古代伟大的帝王舜更是了不起,他做好事时,不分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他摈弃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长处,乐于从别人那里吸取优点来做有益的事。从他最早时耕田、种地、制陶、打鱼直到最后成为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有益的事,就是和别人一起做有益的事。所以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和别人一道做有益的事。”

近义乐于助人

例句

老王总是与人为善,所以同事们都非常喜欢他。


【词语与人为善】  成语:与人为善汉语词典:与人为善

猜你喜欢

  • 坐谈客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 策杖挂钱

    源见“杖头钱”。谓携带酒资。宋岳珂《春游将游玉渊践吴季谦待制冯可久武博山行之约先走长句》:“策杖挂钱去,拂石看山眠。”

  • 官阁梅

    源见“东阁官梅”。指梅花。宋周邦彦《三部乐.梅雪》词:“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

  • 吾何畏彼哉

    我怕他什么。 表示信心十足,无所畏惧。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三国演义》一一〇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 及亲三釜养

    源见“三釜养”。谓能以菲薄的俸禄供养父母。宋范成大《王希武通判挽词》:“及亲三釜养,遗子一经传。”

  • 东山安石

    源见“东山再起”。指隐居东山的谢安。明杨慎《塞垣瑞鹧鸪.隐括唐词》词:“谁起东山 安石卧,为君谈笑静风烟。”

  • 黑漆皮灯笼

    元代歌谣中讽刺官吏贪赃纳贿,置民间疾苦于不问,谓之“黑漆皮灯笼”。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九记载:元朝至正年间,朝廷遣使去各地了解民间疾苦,使者却贪赃纳贿,恣肆搜刮,于是百姓讥刺道:“官吏黑漆皮灯笼,

  • 深入膏肓

    源见“病入膏肓”。谓病已无可挽救。郭沫若《洪波曲》十章六:“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病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述宾 膏,心尖脂肪。肓,心藏与膈膜

  • 襦袴咏

    同“襦袴歌”。宋陆游《汪茂南提举挽词》:“小试襦袴咏,遂辞鵷鹭行。”

  • 中郎遗愧

    源见“郭泰碑铭”。指碑铭对死者的赞誉言过其实。清顾炎武《过郭林宗墓》诗:“路畔累累墓石多,中郎遗愧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