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食武昌鱼

不食武昌鱼

三国志.陆凯传》载:三国 吴嗣主孙皓从建业迁都武昌,丞相陆凯进谏,疏中引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后用为怀恋故土的典故。明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


【典源】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孙)晧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泝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无穷匮。(陆) 凯上疏曰:‘……又武昌土地,实危险而塉确,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船泊则沉漂,陵居则峻危,且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宋书·五行志二》:“孙晧初,童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晧寻迁都武昌,民泝流供给,咸怨毒焉。”

【今译】 三国吴末帝孙 即位不久,就将国都由建业迁往武昌,不得不从长江溯流而上供给各种物资,致使民怨沸腾,孙晧昏庸荒淫,朝政多误,人民生活贫困。镇西大将军陆凯上疏孙晧,痛陈利害,其中说道:“武昌地势危险,土地贫瘠,不是建都养民的理想地方,从建业迁来的吏民将士远离故土,纷纷思念旧都,童谣唱道:‘宁肯喝建业水,也不吃武昌鱼; 宁可返回建业去死,也不愿在武昌住。’”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怀念故土; 或咏武昌风物。

【典形】 不食武昌鱼、建业之水、武昌鱼。

【示例】

〔不食武昌鱼〕 明·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

〔建业之水〕 北周·庾信《思旧铭》:“美酒酌焉,犹思建业之水; 鸣琴在操,终思华亭之鹤。”

〔武昌鱼〕 宋·陆游《初夏杂咏》:“频倾京口酒,亦食武昌鱼。”


猜你喜欢

  • 污种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湣王被杀,其子法章改变名姓,为莒国太史敫家仆,敫女与之私通。其后莒人立法章为齐王,敫女为王后,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与君王后终身不相见。战国时,齐

  •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诸:“之于”的合音。 从近处来说,取材于自身,从远处来说,取材于外物。 表示随处可以取材。语出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 接䍦斜

    同“接䍦倒着”。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高阳今日晚,应有接䍦斜。”

  • 炼石娲

    同“炼石娲皇”。清江顺诒《集贤宾.汪咏之大令挽歌》套曲:“一官结局,好梦落谁家?有诏修文,天上下难觅人间炼石娲。”

  • 倚天剑

    战国 楚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后以“倚天剑”为咏剑之典。唐李白《大猎赋》:“于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见“倚天之剑”。唐·李白《司马将军歌》:“手中电曳~,直斩长

  • 两部蛙鸣

    源见“两部鼓吹”。指蛙鸣。亦用以表现悠闲自适的生活。宋戴复古《鹊桥仙》词:“喧喧两部乱蛙鸣,怎得似啼莺?睆。”元马致远《青衫泪》四折:“那厮分不的两部蛙鸣,所事村沙。”【词语两部蛙鸣】  成语:两部蛙

  • 唐三绝

    指唐代伎艺才能卓绝的三个人,即善于诗赋的李白,善于剑舞的裴旻,善于草书的张旭。《新唐书.李白传》:“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 陆凯贵盛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

  • 鲁灵光殿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 灵光殿者,盖景帝 程姬之子恭王 馀之所立也……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 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后因以“鲁灵光殿”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明王思任《留

  • 西台痛哭

    宋.谢翱《西台恸哭记》载:宋末,谢翱闻文天祥死节,悲不能禁,只影行游浙水,过严陵,登西台,设天祥主,酬奠号泣,以竹如意击石,歌招魂之辞。歌讫,竹石俱碎。因作《西台恸哭记》。事杂见《宋史》、《通鉴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