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因人热

不因人热

东观汉记.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卷一《德行》亦载此事。

汉时人梁鸿孤高固执,平时不愿苟求于人,即使锅灶里的一点余热,也不愿意随便沾一点便宜。只有弄灭了灶火,自己再去升起来。后常用“不因人热”比喻性格孤傲乖僻,不愿依赖旁人。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骆宾王集》卷二)


述宾 因,依,就。不就别人的热锅,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大丈夫~。”△褒义。多用于人独立方面。


【典源】《东观汉记·梁鸿》:“梁鸿少孤,以童幼诣太学受业,治 《礼》、《诗》、《春秋》,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今译】 后汉梁鸿字伯鸾,少年时曾往太学学习,攻读《礼》、《诗》、《春秋》,经常独自坐,不与别人同饮食。有邻舍童生先做好饭,招呼梁鸿趁热灶去做饭。梁鸿说:“我不是沾别人光的人。”将灶火灭掉另点火做饭。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不求助、依赖他人。

【典形】 不因人热、耻炊同舍釜、梁鸿不因热。

【示例】

〔不因人热〕 清·陈大章《次韵姜西溟秋日杂感》:“伯鸾本不因人热,中散从知与世疏。”

〔耻炊同舍釜〕 清·江闿《哭外舅吴兴公先生》:“乏食耻炊同舍釜,罢官熟寄草堂赀。”

〔梁鸿不因热〕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


【词语不因人热】  成语:不因人热汉语词典:不因人热

猜你喜欢

  • 参军语带蛮

    源见“蛮语参军”。用以形容幼儿语言的稚气。清顾翰《南乡子.调两幼女》词:“却似婴哥初剪舌,关关,也学参军语带蛮。”

  • 参两

    同“参天两地”。宋张载《正蒙.参两》:“地所以两,分刚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幽赞参两,功则宏矣。”【词语参两】   汉语大词典

  • 百步杨

    同“百步穿杨”。南朝 陈陈叔宝《九日观马射》诗:“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

  • 鹦鹉才高

    源见“文不加点”。谓富于文才。唐 纪唐夫《送温庭筠尉方城》诗:“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 巧取豪夺

    见“巧偷豪夺”条。并列 用巧妙的手段骗取,用强力方式夺得。原作“巧偷豪夺”。语出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邓拓《燕山夜话》:“他的财富积累计划根本不是从生产出

  • 龙山朔雪

    《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逴龙赩只。”东汉.王逸注:“连龙,山名也。赩,赤色,无草木貌也。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逴龙。其土赤色,不生草木。”《文选》卷三十一南朝宋.鲍明远(照)《

  • 金城石室

    源见“金城汤池”。比喻坚固的城垒。《三国志.贺邵传》:“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并列 用金属铸造的城墙,用石块垒砌的房屋。比喻城池险要坚固。《三国志·吴书·贺邵传》:“

  • 发丘中郎

    源见“摸金校尉”。指劫掠者。清顾炎武《岁九月虏令伐我墓柏》诗:“发丘中郎来,符牒百道声如雷。”

  • 蚌鹬相持

    源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宋秦观《边防中》:“天方厌羌,内难屡起,权臣擅事,蚌鹬相持。”主谓 比喻双方相斗,都没有得益,只能使第三者得利。语本《战国策·燕策二

  • 运斤成风

    《庄子.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即惠施,他是庄子的朋友)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此指楚国的泥画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垩,用白垩土粉刷墙壁;漫,汙),使匠石(石匠名)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