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共戴天之仇

不共戴天之仇

戴:顶着。 不跟仇人在同一个天底下生存。 形容仇恨极深。语本《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后多引作〔不共戴天之仇〕。宋.吴淑《御边策》:“人人于敌,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无路自奋耳。”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六月庚申》:“报不共戴天之仇,雪振古所无之耻。”《二刻拍案惊奇.行孝子到底不简尸》:“王世名痛哭道:‘此不共戴天之仇,儿誓不与俱生人世。’”萧三《片三潜的手》:“他们誓死驱逐你这万恶的倭寇!他们誓死要报这不共戴天之仇!”


猜你喜欢

  • 清渭咽

    源见“渭城”。谓流泪伤别。宋杨泽民《浪淘沙慢》词:“正乍裛轻尘,新晴后,汩汩清渭咽。闻西度阳关,风致全别。”

  • 许子衣褐

    《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相用许行的话,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观点,孟子认为社会生产必有分工,于是提出质问:“许子必

  • 谢公扶病

    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而行,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东晋时,朝廷虽寄谢安以大任,但他却始终未忘隐

  • 春梦秋云

    唐白居易《花非花》词:“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后以“春梦秋云”言时间短暂,去后无踪。宋晏幾道《蝶恋花》词:“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 放太甲

    《史记.殷本纪》:“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適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邓析子.转辞》:“一声而非,驷马勿追;一言而急,驷马不及。”(驷马:套四匹马的车)一句话说出以后,就是用四匹马拉的车子也难得追赶上。后因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用为话一旦出口,就再也无法收回的典故。即

  • 重归鹤

    源见“辽东鹤”。喻久游返乡之人。清钱谦益《仙坛唱和诗》之七:“残生却似重归鹤,退士浑如未见龙。”

  • 食枣约

    源见“枣大如瓜”。指仙人的约会。明高启《赠李外史》诗:“何当共赴食枣约,山花醉折春蒙蒙。”【词语食枣约】   汉语大词典:食枣约

  • 薤露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

  • 顺革

    《易.革》:“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后因以“顺革”谓改变旧态而归顺。《新唐书.南诏传上》:“〔异牟寻〕且赠皋黄金、丹砂。皋护送使者京师,使者奏异牟寻请归天子,为唐藩辅。献金,示顺革;丹,赤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