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宋玉见到楚襄王。楚襄王责问他:“你的行为是否有不检点之处,为什么有人总在我的面前说你的不是呢?”宋玉没有直接作答,他用国中有人唱不同曲调的歌作比方,说明这是自己行为清高,不被人理解的缘故。《下里》、《巴人》,是战国时在楚国流行的通俗歌曲。后因用以比喻通俗的文艺作品。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并列 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通俗民间歌曲。今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作品。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可跟那‘小圈子’里的红男绿女一比,才深感自惭形秽,才知道我俩还不是‘阳春白雪’,仍是‘土八路’,‘~’!”△常用于谦称自己的作品。→老妪能解 雅俗共赏 ↔阳春白雪。也作“巴人下里”。


【词语下里巴人】  成语:下里巴人汉语词典:下里巴人

猜你喜欢

  • 班超束书

    源见“投笔从戎”。指弃文从武。唐鲍溶《壮士行》:“苏武持节归,班超束书起。”

  • 隆准公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史载汉高祖刘邦的鼻梁很高,后因以“隆准公”为刘邦的别称。唐.李白《梁甫吟》

  • 焚草之变

    《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时,同伙司马德戡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隋炀帝闻声问是何事,裴虔通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嚣耳。”炀帝信以为真,未加提防,遂被杀。史称此次兵变为“焚

  • 畏威怀德

    《左传.僖公十五年》:“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怀:思念。“畏威怀德”,意谓威,德兼备,使人畏其威势,又感念其恩德。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虽奉天子明诏来讨不廷,只是畏威怀德

  • 雀献金环

    同“黄雀报”。宋戴复古《诘燕》诗:“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词语雀献金环】  成语:雀献金环汉语大词典:雀献金环

  • 骊颔

    源见“探骊得珠”。指宝珠。亦戏称露珠。唐马戴《中秋月》诗:“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冷搜骊颔重,寒彻蚌胎深。”

  • 鸥鸟亲

    源见“鸥鹭忘机”。喻指隐逸生活。唐崔涂《送友人归江南》诗:“只恐东归后,难将鸥鸟亲。”

  • 旧貌变新颜

    意谓陈旧的事物变得面目一新。语出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岗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毕庶昌、周代《从荷花生日谈起》(《长江日报》1993年8月10日):“近年,三镇旧

  • 裁锦

    《左传.襄公三一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子皮要让尹何治理封邑,子产(春秋郑国贤大夫)不同意,并用美

  • 豆粥

    同“滹沱麦饭”。宋苏轼《豆粥》诗:“君不见呼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呼沱,即滹沱。【词语豆粥】   汉语大词典:豆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