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语掾

三语掾

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阮修)有令闻(好名声),太尉王夷甫(王衍)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将无,莫非;将无同,就是大约差不多)。’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掾是古代从属官员的通称)。世谓三语掾。”又见《晋书.阮瞻传》。

西晋时,士大夫崇尚玄谈,追慕高雅,以抽象虚浮的言谈为超脱尘俗,故王衍(或王戎)激赏“将无同”这样模楞两可的话。这是当时政治腐败、思想颓废的表现。

后世诗文中常把“三语掾”作为对幕府官员的赞美之词。

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诗:“官曹三语掾,国器万寻桢(桢,筑墙时两端树立的木柱,引申指支柱)。”见《长庆集》卷十一)。

附明:关于“将无同”的含义,宋、明诸家有多种解释,总之有三种意见: ㈠ 不同, ㈡ 相同, ㈢ 莫非相同,该是相同。现通常解为后者。


偏正 掾,官署属员。此指因三字而任命的官员。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后用以对幕府官员的赞美。宋·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欲知妙湛与总持,更为江东~。”△褒义。用于说话有分寸方面。→一字千金 一语破的 ↔高谈虚辞


【典源】《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修)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衍)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艺文类聚》卷十九、《太平御览》卷二○九引《卫玠别传》,记为阮瞻与王衍之事; 《晋书·阮瞻传》记为阮瞻与王戎之事。

【今译】 晋代阮修 (一作阮瞻) 很有学识,太尉王衍问他:“老庄与儒教有什么同异?”阮修说:“莫不是相同?”王衍很欣赏他的回答,任他为太尉掾。人称为“三语掾”。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应答机敏,有才学。

【典形】 工三语、将无同、求三语、三语、三语掾、三语契、异同疑三语、三语作掾。

【示例】

〔工三语〕 清·宋琬《行路难》:“便便饱五经,讵若工三语。”

〔将无同〕 宋·范成大《次韵陈仲思经》:“从来峤南北,人谓将无同。”

〔求三语〕 唐·王维《同崔傅答贤弟》:“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三语〕 唐·白居易《李圯可京兆府户曹制》:“宜乎以三语自试,以一同自效。”

〔三语掾〕 唐·刘商《杂言同豆卢郎中》:“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

〔三语契〕 明·汤显祖《张郡丞枉过就别》:“留连三语契,感发四愁人。”


【词语三语掾】  成语:三语掾汉语词典:三语掾

猜你喜欢

  • 旱魃

    传说中的旱神。《诗.大雅.云汉》:“旱魃( ㄅㄚˊ bá 拔)为虐,如惔如焚。”毛传:“魃,旱神也。”孔颖达疏引《神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早,

  •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艺:技能,本领。货:卖,出售。 旧指学成文武全才,好为皇家效力。语出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孩儿道:十载学成文武艺,今年货与帝王家。”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 凭河暴虎

    同“暴虎冯河”。《群音类选.〈蟠桃记.洞宾问答〉》:“谩夸他陆地行舟,也何用凌空举鼎,凭河暴虎皆亡命,蝇头蜗角纷争。”见“暴虎冯河”。【词语凭河暴虎】  成语:凭河暴虎

  • 不打不成相与

    见〔不打不成相识〕。见“不打不相识”。《儿女英雄传》10回:“‘我的菩萨! 没把我唬煞了! 这如今可好咧!’姑娘道:‘告诉你老人罢,这就叫作~。’”【词语不打不成相与】  成语:不打不成相与

  • 七情六欲

    旧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七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佛教以喜、怒、忧、惧、爱、憎、欲为七情,见《净住子.净行法门.涤除三业门》。六欲:《吕氏春秋.贵生

  • 花裀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花裀》:“学士许慎选放旷不拘小节,多与亲友结宴于花圃中,未尝具帷幄,设坐具,使童仆辈聚落花铺于坐下。慎选曰:‘吾自有花裀,何消坐具?’”唐学士许慎选,以落花铺于坐下为

  • 吹篪

    源见“夜月吹篪”。指行乞。清钱谦益《程将军相如挽词》:“歌姬零落吹篪去,门客凄凉乞食行。”【词语吹篪】   汉语大词典:吹篪

  • 牛马不可辨

    源见“望洋兴叹”。形容水势浩大。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之二:“淙淙奔流泻,浩浩惊波转。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 濯发沧浪

    同“濯沧浪”。宋陈深《沁园春.次白兰谷韵》词:“濯发沧浪,放歌江海,肯被红尘半点遮?”

  • 管蔡

    《史记.管蔡世家》:“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太史公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