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语掾

三语掾

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阮修)有令闻(好名声),太尉王夷甫(王衍)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将无,莫非;将无同,就是大约差不多)。’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掾是古代从属官员的通称)。世谓三语掾。”又见《晋书.阮瞻传》。

西晋时,士大夫崇尚玄谈,追慕高雅,以抽象虚浮的言谈为超脱尘俗,故王衍(或王戎)激赏“将无同”这样模楞两可的话。这是当时政治腐败、思想颓废的表现。

后世诗文中常把“三语掾”作为对幕府官员的赞美之词。

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诗:“官曹三语掾,国器万寻桢(桢,筑墙时两端树立的木柱,引申指支柱)。”见《长庆集》卷十一)。

附明:关于“将无同”的含义,宋、明诸家有多种解释,总之有三种意见: ㈠ 不同, ㈡ 相同, ㈢ 莫非相同,该是相同。现通常解为后者。


偏正 掾,官署属员。此指因三字而任命的官员。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后用以对幕府官员的赞美。宋·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欲知妙湛与总持,更为江东~。”△褒义。用于说话有分寸方面。→一字千金 一语破的 ↔高谈虚辞


【典源】《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修)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衍)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艺文类聚》卷十九、《太平御览》卷二○九引《卫玠别传》,记为阮瞻与王衍之事; 《晋书·阮瞻传》记为阮瞻与王戎之事。

【今译】 晋代阮修 (一作阮瞻) 很有学识,太尉王衍问他:“老庄与儒教有什么同异?”阮修说:“莫不是相同?”王衍很欣赏他的回答,任他为太尉掾。人称为“三语掾”。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应答机敏,有才学。

【典形】 工三语、将无同、求三语、三语、三语掾、三语契、异同疑三语、三语作掾。

【示例】

〔工三语〕 清·宋琬《行路难》:“便便饱五经,讵若工三语。”

〔将无同〕 宋·范成大《次韵陈仲思经》:“从来峤南北,人谓将无同。”

〔求三语〕 唐·王维《同崔傅答贤弟》:“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三语〕 唐·白居易《李圯可京兆府户曹制》:“宜乎以三语自试,以一同自效。”

〔三语掾〕 唐·刘商《杂言同豆卢郎中》:“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

〔三语契〕 明·汤显祖《张郡丞枉过就别》:“留连三语契,感发四愁人。”


【词语三语掾】  成语:三语掾汉语词典:三语掾

猜你喜欢

  • 杨子哭歧道

    同“杨朱泣歧路”。汉王充《论衡.艺增》:“墨子哭于练丝,杨子哭于歧道,盖伤其本,悲离其实也。”

  • 源泉万斛

    见“万斛泉源”条。【词语源泉万斛】  成语:源泉万斛汉语大词典:源泉万斛

  • 北山归意

    源见“北山移文”。指隐居之意。唐吴融《忆猿》诗:“犹有北山归意在,少惊佳树近房栊。”

  • 遗表不死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死于军,明年五十四。……”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

  • 泥尾

    同“泥涂曳尾”。唐元稹《送友封》诗之二:“甘将泥尾随龟后,尚有云心在鹤前。”【词语泥尾】   汉语大词典:泥尾

  • 彩衣娱亲

    源见“老莱娱亲”。谓孝养父母。三国 魏曹植《灵芝篇》:“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典源】 《初学记》卷十七引 《孝子传》 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彩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艺文类聚

  • 玉盘盛手

    《燕丹子》卷下:“太子置酒华阳之台。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轲曰:‘好手!’琴者太子即进之。轲曰:‘但爱其手耳。’太子即断其手,盛以玉盘奉之。”相传,燕丹子惧秦之时,得遇荆轲。他觉得荆轲智勇过人,遂以

  • 三寿

    《诗经.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左传.昭公三年》:“三老冻馁。”晋.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不见养遇。”“三寿”为古人所指高寿的三个等级之合称,上寿百二十岁,中

  • 蓬莱仙岛

    此典指我国古代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仙岛,为仙人所居。后以此典比喻海中仙境;或形容人间胜境;或指海岛风景极佳。战国时,自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就派人漂海寻找蓬莱、方丈、瀛(yíng迎)洲。这三座神山,传说

  • 璿图

    天子的版图,比喻国家。南朝梁江淹《为肖骠骑庆平贼表》:“遐制璿( ㄒㄩㄢˊ xuán 旋)图,广驭四海。”遐制:制服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