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毛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崧,同“嵩”。后即以“维嵩”形容高。亦用指中岳嵩山。唐薛存诚《嵩山望幸》诗:“降灵逢圣主,望幸表维嵩。”唐 刘耕《和主司王
同“季子貂敝”。唐 潘唐《下第归宜春酬黄颇饯别》诗:“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
源见“杞人忧天”。借指危急的国政局势。清李渔《风筝误.凯宴》:“靖烽烟,今朝撑住杞人天,荆棘铜驼免!”
《汉书.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即嵩山),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据《汉书》记载,这件事发生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即公元前一一〇年)春。所谓“嵩呼”,实际是“人呼”在山间回响,臣下加以附会
同“自愧卢前”。宋韩琦《次韵答致政赵少卿》:“登科常愧处卢前,叙齿于兄小十年。”
即此中人、局中人的意思,指深知其中道理或亲历其境的人。宋代苏轼《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诗:“平生自是个中人,欲向渔舟便写真。”偏正 曾亲身经历其间或深明其中情理的人。宋·苏轼《李颀画
参见:季伦园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见一物圆而褊,且多足,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蝤蛑也。’既又见一物,圆褊多足,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螃蟹也。’又于后得一物,状貌皆若前所见而极小,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晋书.恒温传》:“(温)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彝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东晋大司马桓温降生未满周岁,温峤即称他骨相奇伟。后用为咏相貌奇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