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

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后因指言语谨慎,少说或不说话。苏曼殊《与某公书》:“区子固非离经叛道之人,然此时男子多变为妇人,衲只好三缄其口。”


述宾 缄,封住。在嘴上贴了三道封条。少说话或说话很谨慎。语出《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水浒后传》13回:“危行言逊,祸免生时;金人示戒,~。”※缄,不读作jiǎn。△用于形容说话谨慎。→缄口结舌 钳口结舌 ↔贫嘴薄舌 畅所欲言


【典源】《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说苑·敬慎》亦载。

【今译】 孔子至周,进入太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属铸人,其嘴上有三重封条,金人背后的铭文说:“这是古时说话谨慎的人。值得我们鉴戒啊! 不要多言,言多必失。”

【释义】 后以此典指言谈谨慎,少说话。

【典形】 缄口、口须缄、三缄、三缄口。

【示例】

〔缄口〕 唐·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姚文贞公神道碑》:“外或形放,中恒礼拘。箴虽缄口,谏亦忘躯。”

〔口须缄〕 明·袁宏道《喜苏潜夫至柳浪》之三:“暂来犹有禁,佛语口须缄。”

〔三缄〕 唐·杜牧《鹦鹉》:“不念三缄事,世途皆尔曹。”

〔三缄口〕 金·元好问《胜概》:“吾道三缄口,时情一解颜。”


【词语三缄其口】  成语:三缄其口汉语词典:三缄其口

猜你喜欢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旧唐书.魏徵传》:“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玉娇梨》12回:“~,一着不到,满盘从起。”【词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殚见洽闻

    见闻广博: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文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张铣注:“殚( ㄉㄢ dān 单),尽也;洽,遍也。”并列 见闻广博,无所不见无所不闻。语出汉·班固《西都赋》:“元元

  • 沧海横波

    同“沧海横流”。姚锡均《初春感怀》诗:“王尼身世休凭问,沧海横波故泫然。”

  • 牝鸡司旦

    同“牝鸡司晨”。《隋书.高劢传》:“数年以来,荒悖滋甚,牝鸡司旦,昵近奸回。”明屠隆《綵毫记.祖饯都门》:“争奈牝鸡司旦,雄狐作奸;却使太阳回照,虹霓蔽天。”见“牝鸡司晨”。明·屠隆《彩毫记·祖饯都门

  • 鱼水亲

    同“鱼水契”。唐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

  • 鹤来华表

    同“鹤归华表”。刘泽湘《次哲夫韵》:“鹿走中原喧楚 汉,鹤来华表认家乡。”

  • 餐霞子

    同“餐霞人”。唐宋之问《寄天台司马道士》诗:“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唐寒山《诗》之二二:“有一餐霞子,其居讳俗游。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词语餐霞子】   汉语大词典:餐霞子

  • 青蝇之诗

    《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郑玄曰:“蝇之为虫,汙白使黑,汙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此是《青蝇》第一章,其意为:嗡嗡往来的苍蝇,落在园中的篱巴上。那和乐平易的君

  • 骊黄

    同“黄骊牝牡”。明李贽《三大士像议》:“像之面目有些不平整,和尚每见,辄叹以为好,岂非以其人乎?抑所叹在骊黄之外也?”【词语骊黄】   汉语大词典:骊黄

  • 卧冰

    同“王祥卧冰”。《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养莫交亏。”【词语卧冰】   汉语大词典:卧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