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坟五典

三坟五典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汉孔安国《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后因以“三坟五典”泛指我国最古的书籍。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三坟五典,公能读之。”


并列 传说中我国最早古籍。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颖达疏:“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汉·崔瑗《东观箴》:“洋洋东观,古之史官,~,靡义不贯。”也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典源】《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趋过, 王曰:‘是良史也, 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疏:“正义曰:‘孔安国《尚书序》云: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 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今译】春秋时楚昭公与右尹子革说话,正逢左史倚相快步走过,昭公说:“这是一个好史官,你要好好对待他。他能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皆古书名,是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

【释义】后以此典泛指古代典籍。

【典形】 八索九丘、典坟、读书夸左史、皇坟、丘坟、三坟五典、倚相书、世间倚相、典坟书。

【示例】

〔八索九丘〕 明·杨慎《七犯玲珑》:“星辰颠倒,三心五噣; 简编讹秽,八索九丘。”

〔典坟〕 清·程先贞《范质公先生墓次星来舅韵》:“曾从元气想氛氲,入拜门墙问典坟。”

〔读书夸左史〕 北齐·颜之推《古意》:“作赋凌屈原,读书夸左史。”

〔皇坟〕唐·韩愈《醉赠张秘书》:“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

〔丘坟〕 明·陈子龙《哭张天如先生》:“禹穴酉阳多典籍,可能地下作丘坟。”

〔三坟五典〕 明·冯惟敏《点绛唇·李中麓归田》:“囊括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倚相书〕 宋·陆游《寄题王才臣山居》:“出游耻怀弥衡刺,归卧尽读倚相书。”


【词语三坟五典】  成语:三坟五典汉语词典:三坟五典

猜你喜欢

  • 水田衣

    和尚穿的袈裟的别称。袈裟是集许多长方形布块缝制而成,宛如一块块水田,故称“水田衣”,又称“稻田衣”,“田相衣”。清代钱大听《十架斋养新录》卷十六:“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今杭州神尼塔下,有唐代杭州刺史卢

  • 抱衾

    同“抱衾裯”。《明史.孙如游传》:“祖宗以来,岂无抱衾之爱,而终引去席之嫌,此礼所不载也。”清洪昇《长生殿.献发》:“娘娘呵,生性娇痴,多习惯,未免嫌疑生抱衾。”【词语抱衾】   汉语大词典:抱衾

  • 甘猛虎

    《晋书.郭文传》:“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晋.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爱好山水,喜欢隐居游历

  • 终童弃?

    同“终军弃?”。明张凤翼《红拂记.隐贤依附》:“识不破终童弃?,摆不开殷郎枯树。”

  • 未知鹿死谁手

    鹿:指猎取的对象,常比喻政权或其他胜利果实。语本《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 不知道最后胜利属于谁。语出《晋书.石勒载记下》:“勒因飨酒酣,笑曰:‘朕

  • 飞箭无全目

    《文选.鲍照〈拟古诗〉之一》“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羿曰:‘生之乎?杀之乎?’贺曰:‘射其左目。’羿引弓射之,误中右目,羿抑首而愧,终身不忘。故羿之善射

  • 挥手归鸿

    同“挥弦目送”。明张煌言《闲居》诗:“挥手归鸿望已乖,风尘依旧两芒鞋。”【词语挥手归鸿】   汉语大词典:挥手归鸿

  • 孟光案

    同“孟光举案”。宋苏轼《往在东武与人往返作灿字韵诗今复和答之》:“不见梁伯鸾,空对孟光案。”金元好问《南冠行》:“郎食猩猩唇,妾食鲤鱼尾,不如孟光案头一杯水。”

  • 临渊结网

    源见“临河羡鱼”。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事到临头才采取行动。明杨珽《龙膏记.游仙》:“霎时间石火冰寒,早办个凤想仙缘。休等待临渊结网,只落得月缺花残。”连动 到了池边准备捕鱼,才来织鱼网。比喻事先不做准备

  • 木本水源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后以“木本水源”喻事物的根源。多指血统关系。明归有光《〈华亭蔡氏新谱〉序》:“孰知故家大族,实有与国相维持者,系风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