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不知

三不知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即智襄子)帅师伐郑,次(军队次宿)于桐丘(今河南扶沟县西二十里)。郑驷弘请救于齐……中行文子(即荀寅,又称荀文子,此时正在齐国)告成子(即陈成子,名恒)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压齐师之门,则可尽也(可尽歼齐军)。’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攻击,打击)寡,无畏众”。虽过千乘,敢辟(同避)之乎?将以子之命告寡君。’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文子自恨不知敌情)。君子之谋也,始、衷(同中)、终皆举(谋虑)之,而后入焉(入,指入言于上)。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荀文子认为,谋划一件事情,应当对于事情的全面情况有所了解,考虑到始、中、终三变,然后才能提出建议,付诸实行。如果对事情的原尾并不了解,就不能无知妄说,轻率地去提出自己的意见。从晋军中听到的消息并不全面,因此不同意报告齐王。

后以“一问三不知”用为俗语,泛指本无所知或故作不知。《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在小说或戏曲中,有时“三不知”作“突然”解。《醒世姻缘》二五:“正好好的,三不知又变坏了。”


一问 “三不知”,通常人们理解为什么都不知,这也不知、那也不知。意思虽然不错,但于原意不确。为什么不说一问 “七不知”或 “八不知”呢? 为什么单单说 “三不知”呢?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荀文子的话说: “君子之谋也,始、衷 ( 中) 、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原来,晋国的将军荀瑶准备率军攻伐郑国,朝廷上下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使得荀瑶一时拿不定主意。谋士荀文子说了上述那番话,认为战事的开始阶段、中间过程、最终结果等情况都不清楚,怎么能进行呢? 荀瑶将军听了此番议论后,便放弃了攻打的计划。

因此,“三不知”指的是事情的 “始、中、终”三个阶段都不了解,而后则泛指事事不知之意。

有的地区口语中的 “三不知”,则是有时、偶尔等义,这就属于方言、俗语的问题了。


【词语三不知】  成语:三不知汉语词典:三不知

猜你喜欢

  • 碧宝鸡

    源见“陈宝雄”。戏称报晓的雄鸡。唐李商隐《西南行却寄相送者》诗:“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宝鸡。”

  • 父母之国

    见“父母之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词语父母之国】  成语:父母之

  • 虎负隅

    老虎背靠山隅,比喻英雄割据一方。《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撄( ㄧㄥ yīng 英):触犯。嵎:通隅。

  • 王谢乌衣

    源见“乌衣门第”。指高门贵族。清王士禛《读史杂感》诗之一:“王 谢 乌衣六代同,名家龙虎盛江东。”【典源】 《世说新语·雅量》:“王公(导) 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

  • 越甲鸣君

    汉.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狄,或作迪)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指长兵器,如戈矛之类,或能及远的兵器,如弓箭之类)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

  • 巨缗东钓

    源见“钓东海”。指任公子钓大鱼的惊人之举。喻济世的远大抱负。唐韩愈《赠刘师服》诗:“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 方虎

    同“方召”。王闿运《哀江南赋》:“德希盛于黄 农,贤梦求于方 虎。”【词语方虎】   汉语大词典:方虎

  • 忍辱草

    《涅槃经》卷二十七引《师子吼菩萨》:“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雪山上有忍辱草,佛家取其义而教育弟子应能忍辱,便自成佛。后用为咏佛事之典。唐.贯休《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其二:“空馀忍辱

  • 藜火夜明刘

    源见“青藜照阁”。指勤奋学读的学者刘向。明汪廷讷《种玉记.赠玉》:“这玉杖啊,似伴伊三岛烟霞友,胜藜火夜明刘”。

  • 白帝子

    源见“赤帝子”。传说汉高祖刘邦为赤帝子,秦统治者为白帝子。赤帝子斩杀白帝子,表示汉当灭秦。后因以“白帝子”借指被推翻的王朝。古直《吊赵伯先先生》诗:“当径谁歼白帝子,临风我恸赵王孙。”【词语白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