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国学名著>普济方>卷三百四十五 产后诸疾门 产后诸疾附论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五 产后诸疾门 产后诸疾附论·

卷三百四十五 产后诸疾门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五 产后诸疾门 产后诸疾附论

凡妇人非止临产须忧。至于产后。大须将慎。危笃之至。其在于斯。勿以产时无他。乃纵心恣意。无所不犯。犯时微若秋毫。感病广于嵩岱。何则。产后之病难治于余病也。妇人产讫。五脏虚羸。惟得将补。不可转泻。若其有病。不须駃药。若行駃药。转更增虚。就中更虚。向生路远。所以妇人产后百日以来。极须殷勤忧畏。勿纵心犯触及即便行房。若有所犯。必身反强直。犹如角弓反张。名曰蓐风。则是其犯候也。若似角弓。命同转烛。凡妇人皆患风气。脐下虚冷。莫不由此。早行房故也。

凡妇人坐产毕。且饮冷童子小便一盏。不得便卧。且宜闭目而坐。须臾方可扶上床仰卧。不得侧卧。宜屈膝。未可伸足。高倚床头。厚铺茵褥。遮围四壁。使无孔隙。免被贼风。兼时时令人以物从以擀至脐下。使恶露不滞。如此三日可止。仍不可令多卧。如多卧。看承之人宜频唤醒。旧说产妇分娩了。三日方可上床。若三日上床。则必就地睡卧。又岂可令产妇近地气乎。才生产毕。且先研醋墨三分服之。一法云。不可服醋墨。有伤肺经成咳嗽之戒。诚过虑也。然醋墨本破凝结之血。然不可用大酽之醋。仍不可太多。即不至伤肺。然所在不同。亦有不吃者。更产后三日内。令产妇尝闻醋炭气或烧乾漆烟。若无乾漆。以破旧漆器烧之。以防血迷、血逆、血晕不省之弊。夏月宜于房外烧砖。以醋沃置于房中。夏月房中不须着火及煮粥煎药之类。分娩之后。须臾且食白粥一味。不可令大饱。频少与之为妙。逐日渐增之。煮粥时。须是煮得如法。不用经宿者。又不可令温冷不调。恐留滞成疾。仍时与童子小便一盏饮之。亦须预备小便。若遇夏月。以薄荷养之。新产后不问腹痛不痛。有病无病。以童子小便以酒和半盏。温服五七服妙。一腊(七日也)之后。方可少进醇酒并些小盐味。

一法才产不得与酒。缘酒引血逆入四肢兼产母脏腑方虚。不禁酒力。热酒入腹。必至昏闷。七日之后。少进些酒。不可多饮。如未出月间欲酒吃。或服药酒者。可用净黑豆一升。炒至无烟。以无灰酒五升烧淋。仍加好羌活一两。洗净拍破同浸。尤妙。当用此酒下药。或时时饮少许。可以避风邪、养气血、下恶露、行乳脉也。如产妇素不善饮酒。或夏月之间。亦不许强饮。一腊之后。恐吃物无味。可烂煮羊肉。或雌鸡汁。略用滋味。作粥饮之。或吃烂粥猪蹄肉。忌母猪及白蹄猪肉。不可过。今江浙间产妇多吃熟鸡子。云补益亦风俗也。三日之后。方可少食温麦面。成肿疾因食面早也。凡吃物过多。恐成积滞。若未满月。不宜多语、喜笑、惊恐、忧惶、哭泣、思虑、恚怒。强起离床行动。久坐或作针线。用力工巧。恣食生冷。粘粳米菜肥腻鱼腥之物。及不避防风寒。脱衣洗浴。或冷水洗濯。当时未觉。大损满月。凡言满月者。谓满三月。非三十日也。不慎即成蓐劳。手脚及腰腿痠重冷痛。骨髓间飕飕如冷风吹。虽有名医。亦不能疗。又不得夜间独处。缘去血心虚。恐有惊悸。切宜谨之。所有血衣洗濯不得日中晒曝。免致邪祟侵伤。又不得濯足。恐血气攻下。又不得刮舌伤心。刷齿及就下低头。皆成血逆血晕。此产家谨护之常法也。满月之后。尤忌任意饮食。触冒风寒。恣意喜怒。梳头。用力高声。作劳工巧。房欲及上高厕便溺之类。如此节养。摄至百晬。始得血气调和。脏腑平复自安帖。设不依此。即致产后余疾矣。产妇心下坚大如旋盘。乃饮水所作。名曰气分。盖妇人童幼至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治胎产之病。从厥阴经。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为之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发汗者。同伤寒下早之证。利大便则脉数而已动于脾。利小便。则内亡津液。胃中枯燥。制药之法。能不犯三禁。则荣卫自和而寒热止矣。如发渴而用白虎。气弱而用黄耆。血刺痛而用当归。腹中疼而加芍药。大抵产病天行。从增损柴胡。杂证从增损四物。宜详察脉证而用之。

当归散出大全良方 疗产后气血俱虚。慎无大补。恐增客热。别致他病。常令恶露快利为佳。及治腹痛。

当归 芍药 川芎 黄芩各一两 白术半两 右为细末。温童子小便或酒调下二钱。如腹不痛。若米饮调之炒。

加减四物汤便产须知 治产后血虚发热。或日间明了。暮则发热憎寒。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柴胡 右等分。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服。

薤白汤出千金方 治产后胸中烦热逆气。

薤白 半夏 甘草 人参 知母各二两 石膏四两 栝蒌根三两 麦门冬半升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热甚即加石膏、知母各一两。一方无石膏。

疗如觉烦热。便产须知

用圆白半夏不拘多少。净洗汤泡七次。为末。如大豆纳鼻中。即醒。医学发明云。产前寒热。小柴胡汤中去半夏。谓之黄龙汤主之。

治血气逆心烦满。出肘后方

用生竹皮一斤。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

皂甲散 治产后不苏。

川楝皮 皂角树皮各一斤 皂角核一合 石莲一合去心 右为粗末。煎汤乘热。以物为定熏。通手洗于净房中。就熏洗处铺荐席。才洗了。次帛挹乾。便吃玉露通真丸。热酒下二丸。便仰睡。

芎归汤一名立效散出百一选方 治妇人产后忽两乳伸长。细小如肠。垂坠直过小肚下。痛不可忍。危在须臾。名曰乳悬。兼治产后恶露不下。腹痛或下血太多。眩晕不能支吾。妊娠胎动腹痛下血。

川芎 当归各二斤 右将芎归各半斤。口□父咀。于瓦器内用水浓煎。不拘时候多少。温服。余芎归各一斤半。锉作大块。用香炉慢火逐旋烧烟。安在病人面棹子下。要烟气直上不绝。令病人低头。伏棹子上。将口鼻及病乳常吸烟气。直候用此一料药尽。看病证如何。或未全安或略缩减。再用一料。如前法煎服及烧烟熏吸必安。如此二料已尽。虽两乳略缩上而不能复旧者。用冷水磨萆麻子一粒。于头顶心上涂。片时即洗去。则全安矣。此通真子秘方。一方加缩砂。腹中刺痛加芍药。口乾烦渴。加乌梅、麦门冬、发寒加乾姜、白芍药。水停心下。微有呕逆。加茯苓、生姜。虚烦不得眠。加人参、竹叶。大便闭涩。加熟地黄、橘皮、杏仁。小便不利。加车前子。腹胁膨胀。加厚朴。血崩不止。加香附子。咳嗽痰多。加紫菀、半夏、生姜。腰痛脚痛。加牛膝。心下疼痛。加延胡索。恶血不下。腰腹重痛。加牡丹皮煎。

治妇人临产服催生药惊动太早。未当离经。而用力太过。以致育膜有伤。产后水道中垂出玉绵一条。约三四尺长。牵引心腹痛不可忍。以手微动之。则痛苦欲绝。龙兴铁柱观前有一产妇。患此。诸医皆用失笑散。虽略止痛。而不能得肉线离脱。后有一道人来问证。因曰诸医用失笑散尽不瘥。但不能绝根。乃买老姜三斤。净洗不去皮。于石钵内研烂。用清油二斤拌匀。入锅内焙熟。以油乾焦为度。先用熟绢一段。约五尺长。摺作结方。令稳重妇人轻盛起肉线。使之屈曲作一团。纳于水道中。却用绢袋兜裹。油姜稍湿傅在肉线上。熏。觉姜渐冷。又用熨斗火熨热。使之常有姜气。如姜气已过。除去。又用心如此熏熨一日一夜。其线已缩大半。再用前法。越两日。其肉线尽入腹中。其病全安。不复痛矣。却服失笑散。芎归汤补理。道人云。此乃魏夫人秘传怪病方。切不可使肉线断作两截。一断则不可治。

当归散出大全良方 治产后。补虚益血。

当归 羌活各一两 延胡索半两 右为细末。用猪腰子一只。切作片。以水一盏。入药末二钱。同煎至七分。同腰子吃。

蓬莪术散出大全良方 治产后血海气虚。腹脏痛疼。心胸注闷。每遇经脉行。或多或少。及有块积者。

莪术 桃仁去皮尖炒 大黄湿纸煨 当归炒各一两 桂心 川芎 木香 牡丹皮 延胡索炒 赤芍药各半两 右为细末。温酒调一钱。空心临卧服。

疗产后大虚。心腹急痛。血气上抢。心气虚乏补益方。出大全良方

黄耆 白术 当归 甘草 人参各二两 生姜四两 右先以白羊肉三斤。去膜。以水一斗九升。煮肉取汁五升。后下诸药。更煎取三升。分温三服。

得胜丸 治妇人产后血气虚冷。腰腹大痛。便痢脓血。

川乌炮去皮一两 五灵脂二两 没药二钱 右为细末。醋糊为丸如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酒下。

竹根汤出千金方 治产后虚烦。

甘竹根细切一斗五升 右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去滓。用小麦二升。大枣二十枚。复煮麦熟三四沸。内甘草一两。麦门冬一升。汤成去滓。服五合。不瘥更服取瘥。短气亦服之。

苏麻粥便产须知 治产后郁冒多汗。汗则大便秘。难于用药。唯此粥最佳。此粥不独产妇可服。老人诸虚人风秘皆可服。昔有老人年八十四岁。风秘。脏腑壅血。气聚膈中。腹胀恶心。不喜食气。上攻头目神昏。进此药。气血结粪自下。诸病悉去。

紫苏子 大麻子净洗各半两 右为细研。用水再研。滤汁一盏。分二服。煮粥食。

淡竹茹汤 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

生淡竹茹 麦门冬 小麦各五升 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产宝用乾葛一两 大枣十四枚产宝用石膏三两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若有人参入一两。若无人参内茯苓一两半。亦佳。人参、茯苓。皆治心烦闷及心虚惊悸。安定精神。一剂不瘥。更作。苦气逆者。加半夏二两。

芍药栀豉汤出拔粹方 治产后虚闷不得眠。

芍药 当归 栀子各五钱 香豉半合 右如前修。产后伤寒。便同下后变证。

治产后烦渴潮热。出危氏方

用五苓散、枇杷叶去白毛蜜涂炙、麦门冬二十粒去心。煎汤服。(方见寒暑湿门中暑类)(按五苓散原方:泽泻二两半。桂心一两。猪苓去皮。赤茯苓去皮。白术去芦。各一两半。右为末。每服二钱。沸汤调下。不拘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汗出即愈。)

治产后心闷。手脚寒热。气力欲绝。血晕。连心头硬。及寒热不禁。

用接骨木破如算子一握。以水一升煎取半升。分温二服。或小便数。恶血不止。服之即差。此木可煮三次。其力一般。此是起死人方。

治产后心闷。手足烦热。奄奄气欲绝。血晕心头硬。作热憎寒忍不禁。出肘后方

用续断皮一握。锉。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分三服。服。如人行二三里再服。无所忌。此药救产后垂死。

治产后心闷。手足烦热。气力欲绝。血晕。心头硬。及寒热不禁。出肘后方

用延胡索炒捣为末。酒服一钱。亦治秽污不尽。腹满。

千金三物黄芩汤 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黄芩一两 苦参二两 乾地黄四两 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肾气汤 治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子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

乾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 茯苓三两 牡丹皮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次。

人参当归散出大全方 治产后去血过多。血虚则阴虚。阴虚生内热。其证心胸烦闷。呼吸气短。头痛闷乱。骨节疼痛。晡时辄甚。与大病虚烦相类。急宜治之。

人参 当归 生乾地黄 桂心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白芍药二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先将粳米一合。淡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米、竹叶。入药并枣三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虚甚者用熟地黄。食前服。一方。血热甚者。加生地黄。

产后荣血暴竭。便产须知

治妇人血噤失音。冲恶。

用钥匙以生姜醋小便煎服。弱体人煎汤服亦得。

用大剂芎归汤。(方见729页)

艾煎丸出卫生家宝方 治妇人产后。血海虚弱。面无颜色。腹痛。身体倦怠。

艾叶去梗一斤 乾姜半斤 当归四两洗 白芍药半斤 熟乾地黄四两洗 附子二个炮去皮尖切 右五味。各切细。用米醋五升煮乾。取出。焙乾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酒下。不吃米饮。食前。忌生冷物。

又方

小乌沉汤烧荔枝核灰研和服。

乌金散卫生家宝 治妇人产后十八种疾。宜预服。不生诸病。

没药半两生 血余半两男子者烧灰 红花子一分生 伏龙肝一分研 当归半两微炒 赤龙鳞半两用鱼鳞烧灰存性 乾柏叶一分烂杵 香墨一分烧红米醋淬 凌霄半两生 右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下。不拘时候。酒不宜多。

延胡索散产经 治产后血气攻刺。腹痛不止。及新旧虚实痛不止。

当归酒浸 延胡索 赤芍药 蒲黄纸隔炒 桂不见火去皮 乳香水研 没药各五钱 计七钱细末。挑三钱酒调空心下。

四物汤产经 治大产小产。对证合服。立效。

腹中刺痛。恶物不下。加当归、芍药各半钱 口乾欲饮水。加栝蒌、麦门冬去心各一钱 发寒热。加乾姜、牡丹、芍药各半钱 水停心下。微吐逆。加木香、猪苓、茯苓、防己各分半钱 燥大渴。加知母、石膏各半钱 虚寒状类伤寒。加人参、柴胡、防己各半钱 因热生风。加川芎、柴胡各半钱 虚烦不得眠。加人参、竹叶各半钱 大便秘。加大黄半钱炒 头痛或身热。加柴胡、黄芩各半钱 小便涩。加桃仁、去皮尖炒半钱 腹胀。加厚朴、枳实炮各半钱 滑泻。加官桂、附子各半钱 呕。加人参、白术各半钱 血崩。加地黄、蒲黄各一钱

山蕲散杨氏家藏方 治产后诸疾。血气作痛。散坚块。逐恶血。

当归洗过微炒 没药 乱发用男子发入小藏瓶烧灰 凌霄花各半两 红花子 伏龙肝 甘柏木 松烟墨烧各一分 鲤鱼鳞一两烧 右件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服。食前。

黑神丸出杨氏家藏方 治产后诸疾。

巴豆半两以水两碗煮尽去皮心出油 白姜半两炮 肉桂半两去皮 黑附子半两炮去皮 右为末。黡糊丸如萝卜子大。每服三丸、五丸。冷茶下。热茶投之。泻下三五行了。以粥止泻。出恶物。百病皆除。一日内忌热食。

保生丸王氏博济方 治产前产后。血气风冷及是妇人所患一切疾病。皆理疗神验。

金钗石斛一分另研 秦艽 官桂去皮 乾地黄 贝母 防风 糯米 甘草炮 乾姜 细辛已上各一分 当归 蜀椒去黑子只取皮 大麻仁 大豆卷黑豆皮是 黄芩已上各二分 石膏明净者 麒麟竭 没药 龙脑各一钱半 右一十九味。并须州土新好者。细捣罗为末。炼蜜六两熟。须入水一分。同炼令水尽。和药为丸。先杵五百下。后丸如弹子大。均可成七十二丸。用汤使治。病状如后。产前产后。血风头旋。身战。用薄荷酒下。月信不通。当归酒下。赤白带下。温酒下。妇人临产难产。胎衣不下。子死腹中。横产倒生。死绝不语。但看心头热气在。取一丸。用京枣汤研灌口中。但入喉立苏。神妙。产后恶血不尽。脐腹疼痛。呕吐。发热憎寒。烦闷。月候不调。或多或少。皮肤虚肿。产血不止。虚劳中风。口噤不语。半身不遂。产前产后赤白痢。大便秘涩。口渴血晕。狂语见鬼。头痛。面色痿黄。渐成劳瘦。饮食无味。已上病状。并用温酒研下一丸。服至五七丸。临产五脏不痛。男女易生。神验难述。催生。当归酒下。治产后中风。血晕。生地黄同煎十沸。研药一丸灌之。立差。凡御风。但五日一度。烂嚼一丸。空心热酒下。或浴后嚼一丸。温酒下。小儿天吊惊风。薄荷酒下。一丸分作三服。中风不语。身急如板。用消梨好瓤薄荷同研。热服一丸。分作三服。以衣被盖。但汗出。相次揭衣被。便当风坐卧。立差。其妇人身边一切诸病。但以温酒及当归薄荷同研一丸。立差。

阿胶丸 治产前产后神妙。

真阿胶四片火炙令热为末 蛇蜕皮一条烧灰 熟艾半两烧灰 败笔一管用头烧灰 大麦少许炙乾如无此花以麦糵上牙干代之亦得为末用 右件五味药一处碾研令细。以软糯米饮为丸如鸡头大。如丸时粘手。以少许面为丸。如妇人有身十个月满足者。有诸般疾病。用井花水磨下一丸。产后有病。用通灵散一字。醋汤调磨下一丸。此药大安胎脏。如筑打着及胎死在腹中。用醋汤下一丸。产噫。用千金散子一字。熟水调下一丸。产前产后被血冲心。用黄散子半钱。醋汤调下一丸。产后遗沥不止。用烧盐半钱。无灰酒下一丸。难产者。三日至五日。服此立下。用通灵散子一字。醋汤调下一丸。如女人产时衣先下。儿未见。足踏衣生。用通灵散一字。调下一丸。如儿先下。衣未见。须臾用醋汤下一丸。如产后必用通灵散子一字调下一丸。如浆破后。经三五日不生。用黄散子一钱。酒调下一丸。产前产后痢。醋汤下一丸。血气用艾枝煎下一丸。婴粟米炒令黄为末。是千金散。真阿胶令黄为末。是黄散子。蛇蜕皮烧灰为末。是通灵散。

常山饮子 治产后血海虚竭。发狂闷乱。时作。

常山 石膏 大黄 甘草炙 鳖甲酥炙 柴胡去苗 右件五味。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放冷服。兼治室女体热。红脉不行。

犀角饮子 治产后亡津液虚损。时自汗出。发热困倦。唇口乾燥。

犀角 白术 麦门冬去心各半两 柴胡一两 枳壳炒去瓤 地骨皮 生地黄 甘草炒 当归 楝参 茯苓去皮 黄芩 黄耆各七钱 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浮小麦七十粒。生姜三片。煎取七分去滓。温服。食远。

牡丹皮散 治产后寒热。脐下疼痛。烦躁。神效。

牡丹皮 地骨皮 海桐皮 青皮 陈皮 天台乌药 没药二钱半 右件六味。罗为细末。后入没药再研匀。重罗过。每服抄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如寒多热服。如热多寒服。一日三服。忌生冷、硬醋、滑物。

橘香丸 治产后伤血。津液暴竭。大便闭涩。

橘红 杏仁各等分 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汤吞下。六七日腹满痛。宜麻仁丸。又宜食苏麻粥。

葎草汁 治产妇大喜伤心。汗出污衣赤色。及膏淋尿血。

葎草不拘多少 右捣取汁二升。醋二合同匀。饮一杯。或浓煮汁饮。亦治淋沥尿血。

柑皮汤 治产后发渴。经脉过多。发渴者亦治。

柑子皮焙乾 右为末。白汤调二钱许。服。其效莫述。千金方云。产后发渴速觅柑皮。

榴附饮 治产后泻。

酸石榴皮米醋炒 香附等分 右二味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

枳术丸 治产后心腹坚大如盘。水饮所作。名曰气分。

枳实一两半 白术三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服。

秦艽汤 治偶伤风恶寒。浑身疼痛。

熟地黄三分 当归 白芍药 秦艽 柴胡 甘草 地骨皮各一分半 右计一两二钱。挑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日进三服。热退住服。或四物汤加苏木煎。

养气活血丸 治产后诸虚不足。若伤血气。真元内弱。四肢倦乏。肌肉消瘦。及下元虚损。不入饮食。或吐痢。自汗。或寒热往来。

大艾叶炒出取细末五两 乾姜炮取细末二两半 已上共好醋二升半。无灰好酒二升。生姜自然汁一升。将前姜艾末同调匀。放器。慢火熬成膏。

附子二两半 白芍药 白术 椒红 川芎 当归 紫巴戟 人参 五味子各二两 右件药。捣罗为细末。入前膏子。并炒熟白面二两半。同和为剂。入杵臼内。捣一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饮食空心下。

没药散 治产后百疾。

没药 血竭各等分 右细末。每服二钱。用童子小便合酒半盏。煎一服。温调下。才产一服。上床良久。再服。其恶血自循下行。更不冲上。免生百疾。

小黑神散 治产后产前皆可服。大能活血定痛。消逐利积。亦治横逆。

香白芷炮半两 百草霜细研二钱半 右二味和匀。每服二钱。醋汤热服。如横逆。用童子小便好醋各一茶脚。百沸汤四五分。服。一方等分。白芷生用。治腰胁痛。

济生增损四物汤 治产后阴阳不和。乍寒乍热。恶露停滞。亦令寒热也。但看小腹急痛为异。

当归酒浸 白芍药 川芎 人参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乾姜一两 右口□父咀。每四钱姜三片水煎。无时。

芍药汤出保命集方 治产后诸积不可攻。当养血去热。其病自退。宜服。

芍药一斤 黄芩 茯苓各六两 右三味。为粗末。每服半两。水煎。日三服。去滓温服。

治产后坐草多时。寒热所损。腹中成块。忽冲心背。脐腹疼。呕逆恶心。不思饮食。宜服此方。须是大腑冷可吃也。出护命方

当归一两 官桂 桑寄生各半两 独活 豆蔻 川芎各一两 细辛三株 芫花醋炒黄黑色土器内炒十株 右为细末。修制。芫花研为末。每服众药末二钱。芫花末半钱。调匀为一服。空心土器内煎。葱汤调下。热服。

治产后头冷重。项颈软。非时间头面上肌肉痹。大腑虚冷。颇出后。又或无粪。或时洩泻。两足沉重。少精神。行步无力。面色黄瘦。或产后未经百日。经候通行。忽因误吃凉药。有此症候。忽自怀孕时间。通身寒冷。至产后却有此疾。但合硫黄丸与此药相间服。仍服硫黄丸不妨也。吃此一方了。却修合下面一方。吃此两方。各吃一料。出护命方

防风 藁本 泽兰 独活各一两 五味子 川芎 白芷 当归 破故纸炒 白术 石斛 续断各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早朝空心盐汤下五十丸。

治产后乱吃物早伤。损血气。身体虚弱。饮食减少。眼如猫儿眼。出护命方

当归 续断 官桂各半两 芍药 桔梗 羌活 芫花醋煮炒令黄黑 川芎各一分 牵牛炒 细辛各三株 右为细末。每服四钱。水一盏二分。煎取一盏。空心和滓吃。只用土器内煎。

治产后肝气虚弱。风邪所中。肝气即亏。不能生心。心乏生气。非时惊恐。但一切产后有虚冷中惊悸之候。大腑虚冷。此三药不可阙一。出护命方

当归 石斛 五味子 川芎各半两 破故纸炒 防风 独活 藁本 白术各一分 右为细末。炼蜜梧桐子大。早朝空心。木瓜二斤。盐少许同煎。汤下五十丸。

治产后肝虚中风。其状头冷痛。忽偏痛。至晚即痛。但头痛时间。头骨内冷痛。大腑不调。吃食减少。宜服此药。若是发热头痛。即不可吃此方。出护命方

当归 防风 桑寄生 甘草 细辛 独活 川芎各一钱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半。水一盏。煎取九分。如头冷痛发作时。即空心吃。

治产后正气不足。咽喉乾。口无津液。饮食减少。大腑不调。又以虚弱之故。不可凉其上膈。宜服此生液寄生散。出护命方

桑寄生半两 人参一分 甘草炙三株 沉香一铢 右为细末。非时口含化。咽津。每服一钱八分。水一盏。煎取六分。时吃亦得。

治产后大腑虚冷。却因用性发怒。其气上逆。因而血晕。其状头觉重痛。昏昏如醉。思睡。语声低小。宜吃此方。若是大腑热。并血晕。时壮热头痛。不可吃此药。自有方见上。出肘后方

麻黄去根 延胡索 川芎 防风各一分 官桂去皮半两 右作细末。每服一钱半。水一盏。煎至九分。非时去滓吃。不要多吃。病住即止药。

治产后大腑虚冷。因怒后成血晕。吃前方药未效。却更加壮热头痛。面赤如醉。宜吃此方。出护命方

牡丹皮去心 荆芥穗 羌活 麻黄去根各一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八分一盏。煎一两沸。急泻出。食后徐徐去滓热吃。病减即住药。

治妇人忽因经候行时。忽因产后。吃生冷不相当之物。忽产后起早。冲风伤损。血气俱病。经候过多。临经候行时。气痛不可胜忍方。凡妇人血气痛。俱可与此方。出万全护命方

当归 续断 炙艾叶 芍药 木香 芫花以醋土器内炒微黄 官桂各一分 延胡索 川芎 牛膝各半两 独活一分 右细杵罗为末。每服二钱半。土钵内煎。葱汤调下。空心吃。若吃数服未安。其人必大腑热。每服添熟牵牛子、半夏半钱吃。

治产后小遗登高厕早。乱吃物早。宫脏伤风。饮食减少。近十日。远经半月。饮食不进。才吃一口汤水。即闻所吃汤水。巡历胸中。方下入胃。既入胃。仍旧不出。面色青黄。形体困重。宜服此方。若得此病。须是每日吃得一两盏酒方可。延得半月未死。急宜治之。

细辛 官桂 川芎 当归各半两 羌活 藿香各一分 吴茱萸三铢 甘草四铢炙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煎。防风汤调下。吃了浑身足手暖。忽头痛。即连吃一二盏。候通身发热。忽行下恶血物。即便安乐也。若人得此病。须是依得上面题目。方可吃此方。

治产后热闷气上冲。变为脚气者。何。答曰。产卧血虚。复因春夏取凉过多。地之蒸湿。因足履之。而为脚气之状。热闷掣痵。惊怖心烦。呕吐气上。皆其候也。服小续命汤二三服自愈。医人误以逐败血药攻之。则血去而疾盛增矣。

人参 黄芩 桂去皮 麻黄去节 防己 川芎 甘草 白芍药 白术各二分 黑附子一钱炮 防风一钱半 右计一两一钱半。锉末。作四服。生姜五片。水二盏。煎一盏。温服。评曰。脚气故是常病。未闻产后能转为者。殊不知脚气初得之不觉得。因他病之后。血气方发。产后既虚。发则无疑。小续命汤知其证加木瓜煎引入经络治之。切忌药汤淋洗。

治产后壮热。头痛颊赤。口乾唇焦。多烦渴燥。昏闷不爽。

松花 川芎 石膏 蒲黄等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二合。红花一捻。同煎七分去滓。粥后温温细呷。

治产后下白涕不止方。

当归 白芷各一两 杜仲去皮 萆藌 兔丝子各半两 牡蛎火煅三分 炙艾叶 龙骨 川芎各一分 山茱萸半两 右为细末。两三次罗为飞尘。空心盐汤下三钱。

济危上丹 治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气无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眩。神昏。命在须臾。

乳香研 五灵脂糖心香润水淘出涉 生硫黄别研 玄精石别研极细四味和为器微炒再研 阿胶炒 生卷柏焙 桑寄生无以续断代 净陈皮各等分 右后四味细末。和前地黄汁和丸梧子大。每二十丸。空心当归酒下。

紫汤 破血去风。除气防热。产后两日。尤宜服之。

用乌豆五升。选择令净。清酒一斗半。炒豆令烟向绕。投入酒中。看酒赤紫色。乃去豆。量性服之可。日三盏。如中风口噤。即加鸡屎白二升。和熬投酒中。神验。

治产后血病。

取廅药及水煮服之。

治妇人产后冷血。

以稆豆炒令黑及热。投酒中渐渐饮之。

治产后疾。

以蓼荞作羹食之良。

治妇人虚羸劳损。因产后血气结积。腹内冷痛。肠鸣下痢。腰痛症瘕。崩中。

以淡菜烧食一顿。令饱。大效。又名壳菜。常时频烧食。若不宜人。与少。或先煮熟后。除肉内两边锁及毛了。再入萝卜、或紫苏、或冬瓜皮。煮作舋食之。

治产后血气暴虚汗出。

用淡竹沥三合。微暖服之。须臾再服。

治产后恶露不下。冲心。腹中搅痛。及经脉不通。

以细研乳头香为末。方寸匕酒煎苏枋去滓调服。立下恶物差。

治产后秘结。膨胀不通。转气急。坐卧不安。

以大麦糵末一合。和酒服食。良久通转。验。

治产后诸血气。

以白马屎汁温服之。

治妇人产后肠中痒不可忍。

以针线袋安所卧褥下。勿令知之。

治产后破血止血渴。

以小白芋煮食之。饮其汁良。

治妇人产后腹中痒。

用箭簳及镞安所卧席下。勿令妇人知。

主产后诸疾结痛。血上欲死。

以倒挂藤煮汁服之。

聚珍丸出朱氏集验方 治妇人小产后虚羸。百节疼痛。不进饮食。百药不效。

艾煎丸 卷柏丸 茴香丸 乌鸡煎丸 巴戟丸 右五药合作一药。盐汤温酒任下。兼服沉香荆芥散。

张氏方 治幼妇初产。伤水。多有此证。杀人最急。

鳔胶烧为末。酒服。滓傅伤处。

集验方

防风 天南星等分 右为末。酒服。仍以傅伤处。南星为防风所制。不能麻人。

海上方 新产便用此方。可无破伤风之患。

苦荠煎沸汤候通手淋洗。

又方

马齿苋煎汤熏洗。

治产后血痛如刀刺。出大全良方

熟地黄 橘皮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一钱。粥饮调下。寻常痛发。可常服。

治产妇血满腹胀痛。血渴。恶露不尽。月闭。止好血。下恶血。去鬼气疼痛症结。出本草

右取芒硝烧为末。酒下。或以酒煮服。弥久著烟者佳。

治产后伤冷。腰痛动不得者。

用大藋叶火燎厚铺床上。趁热即卧于上。冷复易之。冬月取根杵碎炒及热。准前用。

产后调补附论

凡产后七日内恶血未尽。不可服汤。候脐下块散。乃进羊肉汤。有痛甚切者。不在此例。后三两日。消息可服泽兰丸。比至满月。丸尽为佳。不尔。虚损不可平复也。全极消瘦不可救者。服五石泽兰丸。凡在蓐必须服泽兰丸补之。服法必七日外。不得早服也。

若产后将息如法。四肢安和无诸疾者。亦须先服黑神散四服。亦略备补益丸散之类。不可过多。又恐因药致疾。不可不戒。如四物汤、四顺理中丸、内补当归丸、当归建中汤。或产妇血盛。初经生产。觉气闷不安者。调七宝散服之。若宁贴不须服。若三日后觉壮热头痛。胸腑气刺者。不可便作伤寒中风治之。此是乳脉将行。宜服玉露散一二服。如无此证不须服。若因床帐太暖。或产妇气盛。或素多喜怒。觉目眩晕如在舟中车内。精神郁冒者。此是血晕。即须服血晕药一二服止。仍须看承之人照管的当也。或觉粥食不美。虚困。即服四顺理中丸一二服。若不如此。不须服。若于两三日间。觉腹中时时撮痛者。此为儿枕作痛。必须服治儿枕药一二服。若大便秘。或小便涩。切不可服通利药。以其无津液故也。若通利之药则滑泄不禁。不可治也。切须戒之。若秘甚必欲通利者。方可服和暖汤即通。

凡产后宜常进温粥。食多则热。热则滞血。七日之后。方可与酒及些少盐味。烂煮羊肉、猪蹄肉及猪肚等物。忌母猪及白蹄猪。宜乌鸡及鸡子暖血。食物不宜过多及生冷肥腻。恐成积滞。大抵正产。止是血脏空虚。补其虚。生好血。化恶血。保其脏气。去其风邪耳。

地黄羊脂煎出千金方 治妇人产后欲令肥白。饮食平调。(方见942页)

羊肉汤出千金方 治产后及伤寒大虚。上气。腹痛兼微风。

肥羊肉二斤无羊肉用獐肉代 茯苓 黄耆 乾姜各三两 甘草 独活 桂心 人参各二两 麦门冬七合 生地黄五两 大枣十二枚 右口□父咀。以水二斗。煮肉。取水一斗。内药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一方无乾姜。

产后醋墨出大全良方

以松烟墨不拘多少。用炭火煨通红。以米醋淬之。再煅再淬。如此七度。研令极细。用绢罗过。才产了吃醋墨三钱。用童子小便调下。

四顺理中丸出千金方 治产后气血俱伤。五脏暴虚。肢体羸乏。少气多汗。才产直至百晬。每日常服。壮气补虚。调养脏气。蠲除余疾消谷嗜食。兼治产后脏虚。呕吐不止。

甘草二两 人参 白术 乾姜各一两 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增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前。如才产了。以童子小便打开点服。七日内。日三服。产乳方云。此乃大理中丸加甘草两倍耳。然其功比之四味等分大。故不同。盖取甘味以缓其中。而通行经络之功最胜者也。此产妇月内不可缺者。出月不须服矣。古方中有妇人补益之药。大泽兰丸、小白薇丸、熟乾地黄丸、大圣散之类。其药味稍众而中下之家。村落之地。卒何以致。且药肆少有真者。不若以四顺理中丸易之。其功较泽兰丸之类主治颇多也。

产如未出月。饮酒或吃药。宜造黑豆酒。

用净黑豆一升炒令甚熟。以无灰酒五升淋之。仍入羌活一两同浸。尤妙。时时饮之。或用此酒下药。可以辟风邪。养血去恶露。行乳脉。

当归人参散 治产后虚损痿弱。难以运动。疼痛。胸满。不思饮食。

当归 白术 黄芩 芍药 大黄 茯苓 陈皮各半两 人参 黄耆 厚朴姜制 川芎 官桂各三钱 甘草一两 枳壳四钱去瓤麸炒 右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如大便闭。以此散下和中丸。

治新产妇。

用黑雄鸡一只。理如食法。和五味炒熟香。即投二升酒中。封口。经宿取饮之。令大肥白。

治新产妇。

用黑雌鸡和乌油麻二升。熬令黄香。末。入酒酒尽。极效。

补中丸 宜常服。

川芎 白芍药 黄耆 当归 人参 陈皮各半两 白术 地黄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七丸。温水下。

滋血汤 滋养荣血。补妇人诸虚。治血海久冷。

当归 川芎 芍药 人参 麦门冬 牡丹皮 阿胶各二两 琥珀三分别研 酸枣仁炒 粉草 桂心各一两 半夏黡二两半 右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温服。一日三服。

大保生丸 调和本气。主疗诸疾。滋补荣卫。久服之。大有功益。

人参 藁本 白茯苓 当归 生乾地黄各一两 赤石脂 白芷 延胡索 肉桂 白薇 白芍药 川芎 甘草 牡丹皮 没药各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化下。空心食前服之。

滋阴丹 养血和气。调顺荣卫。充成肌肤。活血驻颜。久服大补冲任。匀顺月经。神良不可具述。

熟乾地黄 白茯苓 人参各二两 甘菊花 枸杞子 黄耆 丹参 柏子仁炒 白芍药各一两 生乾地黄二两 右为细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六十丸。米饮下。空心。日进二三服。

八珍汤 和荣调卫。理顺阴阳。滋血气。进美饮食。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熟地黄 人参 茯苓 甘草 缩砂仁各等分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七片。枣三枚去核。同煎三五沸。去滓。放温。空心日三服。

人参养血丸 治女人禀受怯弱。血气虚损。常服补冲任。调血脉。宣壅破积。退邪热。除寒痹。缓中下坚胀。安神润颜色。通气散闷。兼治妇人怀身腹中绞痛。口乾不食。崩伤眩晕。及产出月羸瘦不复常者。

人参 赤芍药 川芎 菖蒲各一两炒一作蒲黄 当归二两 熟地黄五两 乌梅肉三两 右为末。蜜搜。杵数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温酒米汤任下。食前服。

拱辰丹 治当壮年而真气犹怯。此乃禀赋素弱。非虚衰而然也。温燥之药。尤宜速戒。勿谓手足厥逆。便云阴多。如斯治之。不惟不能愈疾。大病自此生矣。滋益之方。群品稍众药力细微。难见功效。但固天元一气。使水升火降。则五脏自和。百病自去。此方主之。

鹿茸酥炙去毛皮角 山茱萸新好有肉红润者 川当归各四两 麝香半两别研 右为末。入麝香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粒。或五十粒。温酒盐汤下。

暖宫丸

当归 川芎 禹余粮醋淬七次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 桂心各二两 右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服三十丸。日进二三服。增至五七十丸。

治产后更无他状。

肥羊肉一斤去脂 当归二两 生姜六两 黄耆四两 右羊肉切。以水一斗。煮取八升。以肉汁煮三味。取二升五合。温分四服。若觉恶露下不尽。加桂心三两。如恶露下多。加川?三两。如觉有气。加细辛二两。觉有热加生地黄汁二合。

佚庵刘尚书第五子。太常少卿叔谦之内李氏。中统三年春欲归宁父母不得而情动于中。又因劳役。四肢困倦。躁热恶寒。时作疼痛。不欲食。食则呕吐。气弱短促。怠惰嗜卧。医作伤寒以治之。解表发汗。次日传变。又以大小柴胡之类治之。至十余日之后。病证愈剧。主家云。前药无效。莫非他病否。医曰。此伤寒六经传变至再经尽。当得汗而愈。翌日见爪甲微青黑色。足胫至腰如冰冷。目上视而睹不转睛。咽嗌不利。小腹冷气上冲心而痛。呕吐不止。气息欲绝。以为不救。召予治之。具说病证及所服之药。予诊其脉沉细而微。此中气不足。妄作伤寒治之。发表攻里。中气愈损。坏证明矣。太夫人泣下避席曰。病故危困。君尽心救治。予先以辛热之药口□父咀一两。作一服。至夜药熟而不能饮。续续灌之下一口。饮至半夜。稍有呻吟之声。身体渐温。忽索粥。饮至旦。食粥两次。又煎服投之。至日高。众医皆至诊之曰。脉已生证已回矣。众喜而退。越三日。太夫人曰。病人大便不利。或曰以脾约丸润之可也。予曰前证用大辛热之剂。阳生阴退而愈。若以大黄之剂下之。恐寒不协转生他证。众以为不然。遂以脾约丸二十丸润之。至夜下利两行。异日面色渐青。精神困弱。呕吐复作。予再以辛热之剂温之而愈。名曰温中益气汤。出卫生宝鉴

附子炮去皮脐五钱 乾姜炮五钱 丁香二钱 藿香二钱 吴茱萸一钱半 炙甘草三钱 当归一钱 草豆蔻二钱 益智仁二钱 人参一钱半 白术二钱 陈皮一钱半 白芍药二钱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辛热。佐以苦甘温。附子乾姜大辛热。助阳退阴。故以为君。草豆蔻、益智仁、丁香、藿香、吴茱萸。辛热温中。止吐为臣。人参、当归、白术、陈皮、白芍药、炙甘草。苦甘温补中益气。和血脉协力为佐。右件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病久者服一两。

益胃升阳汤出卫生宝鉴 血脱益气。古圣人之良法也。补胃气以助生发之气。故曰。阳生阴长。诸甘药为之先务。举世皆以为补气。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阳生阴长之理也。故先理胃气。人之一身。在内谷气为宝。

黄耆二钱 人参一钱半 炙甘草二钱 升麻半钱 柴胡半钱 白术三钱 当归身一钱 炒黡一钱半 陈皮一钱 生黄芩半钱春夏少加秋冬去之 右件口□父咀。每服秤三钱或五钱。视食加减之。如吃食少。已定三钱内更减之。不可令胜食。每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如腹中痛。每服加芍药三分者。一钱作十分。内三分去皮加桂少许。如渴或口乾。加葛根二分。不拘时候。

乌金散出大全良方 治产后诸疾。大补。

赤芍药 当归 乾姜 蒲黄 甘草 熟地黄 右各一分为末。别入黑豆一合。炒令香熟。去皮。除蒲黄。与余药一处杵为末。于银器中。慢火炒药紫色。后入蒲黄。如产后别无疾。每日服一钱。豆淋酒下。更不生诸疾。若稍有不安。服即愈。如产后血逆。心闷腹搊痛。一两服立止。

乌鸡煎出杨氏家藏方 治产后将成劳伤。气血脏腑不和。消瘦。人无子息。月水不调。并宜服之。

鹿茸酒炙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乾各三两 牛膝酒浸一宿 杜仲去粗皮生姜汁浸炒 山茱萸 川芎 覆盆子各一两 肉桂一两 续断 当归 熟地黄 五味子各二两 白芍药 黄耆 五加皮各一两 右件为细末。用乌鸡肉一斤。酒煮烂。研为丸如桐子大。如硬。入少酒糊和搜。每服三十丸。温酒或米饮送下。空心食前。

鹿茸补肝丸 治产后劳伤。血气肝经不足。头运忪悸。四肢懈倦。翕翕气短。常服补五脏。益肝血。驻颜色。

鹿茸 乾熟地黄一两半洗焙 当归洗焙 白术 黄耆蜜炙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柏子仁 石斛去根 枳壳去瓤麸炒三分 白茯苓去皮 覆盆子 酸枣仁炒 沉香 肉桂去粗皮各半 右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

内金鹿茸丸 治因产后劳伤血脉。胞络受寒。小便白浊。昼夜无度。脐腹疼痛。腰膝无力。

鸡内金 鹿茸 黄耆蜜炙 牡蛎火焙 五味子 附子炮去皮脐 肉苁蓉酒浸 龙骨 远志去心 桑螵蛸各等分 右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

安胎和气饮出如宜方 治产后劳伤。肠胃虚怯。腹泄泻。肠鸣。

诃子 白术各一两 陈皮 良姜 木香 白芍药 陈米 甘草各半两 右口□父咀。用水二盏。加附子、当归、人参。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神仙四陪丸出危氏方 治产后血气不足。颜色痿黄。常服驻颜补血。养气安神。开胃进食。

人参一两 白术二两 川当归二两洗净 熟乾地黄四两洗净 右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服一丸。米饮嚼下。如不欲嚼。但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温酒皆得。空心服也。

增损泽兰丸出千金方 治产后百病。理血气补劳方。

泽兰 甘草 当归 芎? 附子 乾姜 白术 白芷 桂心 细辛各一两 防风 人参 牛膝各十两 柏子仁 乾地黄 石斛各三十六铢 厚朴 藁本 芜荑各半两 麦门冬一两 右二十味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酒送下。

又方出肘后方

用羊肉一斤。水一斗一升。煮取七升。去肉。内生姜五两。当归三两取三升。分为四服。

产后恶露不下附论

夫产后恶露不下者。以脏腑宿挟虚冷。或临产受寒气。使经络凝涩。气道不利。故恶血凝积而不下也。日久为结癖疝癖之疾。令人心腹胀满疼痛。寒热之证生焉。

四物汤出续易简方 治产后恶露不下。

当归切焙 川芎? 熟乾地黄焙 芍药 右为粗末。每服三四钱。水一盏。煎三五沸去滓。空心温服。原本有生姜三片。阿胶二片。熟艾。童子小便少许。儒门方云。加龙胆、防己。名一醉散。治目赤暴发。加蒲黄。治娠妇漏血。

乾漆丸 治产后恶血不下。攻刺心腹疼痛。

乾漆捣碎炒烟出 五灵脂 没药 牡丹皮去心 陈黡炒各半两 庵<?艹闾>子 延胡索 桂去心 当归焙各一两 右捣研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不拘时候。煎生姜醋汤下二十丸。温酒亦可。

没药丸一名麒麟竭丸出圣惠方 治产后恶露不下。腹痛。脐下坚硬。

没药研 当归切焙 刘寄奴 延胡索 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三分 乾漆捣碎炒烟出 麒麟竭 大黄锉炒各一两 桂去粗皮 乌药锉 赤芍药各半两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不拘时候服。

琥珀汤 治产后恶露不下。气攻心腹。烦闷刺痛。

琥珀 姜黄 牛膝酒浸切焙 虎杖 牡丹皮各半两 当归切焙 生乾地黄焙 桂去粗皮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各三两 芒硝一两 大黄锉焙一两 蝱虫去翅足炒黄一分 右粗捣罗。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

麦门冬饮 治产后三日外。恶露不多。心下烦闷。

生麦门冬汁一合 生藕汁三合 白蜜半盏 生姜半合 生地黄汁三合 益母草汁三合 右相和。煎沸。放温。每服半盏。如觉性寒。即入清酒三合。温服。

牡丹皮汤一名桃仁散 治产后恶露不下。腹内疼痛。

牡丹皮去心 桂去粗皮 牛膝酒浸切焙各三分 生乾地黄焙 桃仁去皮尖双仁炒 蓬莪术锉 槟榔锉 当归切焙各一两 右粗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半分。切。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也。

又方 治产后恶露不下。

取赤马通七枚。以童便半盏相和。稍取汁。暖过服之。用酒半盏和。

又方

取水蛭烧作灰。每服以牛膝酒调下一钱。

当归散 治产后月内恶露不下。

当归切焙 牛膝酒浸切焙 苏枋木锉 桂去粗皮 牡丹皮锉 芍药 芎? 艾叶微炒 生乾地黄锉 延胡索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各半两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生姜一枣大。拍破。水半盏。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也。

藕汁饮 治产后恶露不下。或下未尽。有热。

藕汁半盏 生地黄汁一盏 生姜三分 酒一盏 右先煎地黄汁令沸。次下藕汁与酒。更煎三五沸。放温。时时饮之。

羊肉饮 治产后大肠秘。恶露不下。补虚。

羊肉一斤去脂切碎水三升煮肉汁一升半澄令清 白茯苓去黑皮三分 黄耆锉三分 当归切焙半两 桂去粗皮半两 麦门冬去心微炒三分 甘草炙半两 大黄锉炒半两 右除肉外。粗捣筛。每服三钱。以肉汁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芍药汤 治产后三四日。恶露不下。呕吐不食。身体壮热。

芍药二两 知母焙三两 当归锉焙一两 红兰花三两 荷叶蒂三枚炙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再入蒲黄一钱。生地黄汁半合。煎六七沸去滓。空心温服。相次再服之也。

蒲黄当归散 治产后三日或七日内败血不散。

蒲黄 当归切焙 芍药 泽兰叶 延胡索 白芜荑焙 桂去粗皮等分 右为细散。每服二钱。四日外热酒调下。四日内用童子小便调下。

柴胡地黄汤 治产后恶露方下。忽然断绝。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寒热往来。如见鬼状。此由热入血室。不即治之。诸便不测。

北柴胡去芦二两 半夏汤浸 条参去芦 黄芩各一两 粉草五钱 生乾 地黄二两 右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服。未效再服四物汤加北柴胡。有痰加半夏。

治产后肚腹痛。血不下。

用螃蟹并酒服之。螃蟹脚爪破宿血。止产后闪肚痛。酒及醋汤煎服之。

治产后血不下。

用蒲黄三两。以水三升。煎取一升。顿服之。血不下。用酒煎。

治产后血不下。

用益母草捣绞汁。每服一小盏。入酒一合。搅匀服。

治产后三四日。恶血不下。呕逆壮热。皆由产后脏腑劳伤。气血虚损。或胞络狭瘀宿冷。或产后当风取凉。风冷乘虚而搏于血。血壅则沸滞不宣。积蓄在内。故令恶露不下也。一名蒲黄散。

芍药十分 知母八分 生姜 当归 蒲黄各四分 红花二分 荷叶中心蒂七个 生地黄汁 右细切。以水二升煎至七分去滓。下蒲黄煎四沸。分温空心三服。

荷叶散 疗产后恶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烦闷。

乾荷叶二两 鬼箭羽一两 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刘寄奴 蒲黄各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三大钱。童子小便一大盏。钱样姜二片。生地黄一分。捶碎。同煎至六分去滓。无时热服。

芸薹散 疗产后恶露不下。血结不散。冲心刺痛。将来才冒寒踏冷。其血必来往心腹间刺痛。有不可忍。服之去块。但产后心腹诸疾。并宜服之。

芸薹子纸炒 当归 桂心 赤芍药 右各等分为末。温酒调服二平钱。赶下恶物。一方童子小便酒各半盏煎服。

产后恶露不下。血气壅痞。胀痛。不下食。

苏木 紫葛各一十二分 芍药 当归各八分 桂心 蒲黄各六分 生地黄汁三合 右口□父咀。以水二升煎取七合。下地黄汁分二服。

当归血竭丸 治妇人产后血物不下。结聚成块。心胸痞闷及脐下坚痛也。

当归炒锉 血竭 蓬莪术炮 芍药各二两 五灵脂四两 右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温酒下。或粥饮下。空心食前。

没药丹 治产后恶物不下。月候不行。血刺腰腹急痛。或一切伤垢沉积。坚满痞痛。作发往来。或燥热烦渴。喘急闷乱。肢体疼倦。大人小儿腹暴痛。孕妇自利。恶物过多。不宜服燥热极甚。血液衰竭。不可强行。宜补气养血。细详证用。

没药一钱 当归一两 牵牛二两 大黄一两 轻粉一钱 官桂一分已上同为末 硇砂一钱同研 右研匀。醋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丸。温水下。以快利及积病下为度。虽痢后病未痊者。后再加取利。止腹急痛。煎乳香汤下乃止。

当归散 治妇人恶物不下。

当归 芫花炒 右为末。酒调三钱。

又方

用好墨醋淬。末之。小便酒调。

益母草散 治产后恶露不下。在于腹中不散。身体烦闷。及腹内□□□刺疼痛不可忍。

益母草一两 赤芍药 桂心 当归锉微炒 牛膝去苗 川大黄锉碎微炒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 右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钟。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当归散 治产后恶露不下。气攻心腹。烦闷。胁肋刺痛。

当归三分锉微黄 牡丹半两 牛膝半两去苗 姜黄半两 川大黄一两锉微炒 蝱虫一两微炒黄去翅足 生地黄三分 琥珀半两 川芒硝一两 桃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肉桂三分去粗皮 蒲黄三分 虎杖半两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酒各半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刘寄奴散 治产后恶露不下。腹内□□□刺痛疼。日夜不止。

刘寄奴三分 当归三分锉微炒 延胡索半两 蒲黄半两 肉桂三分去粗皮 红蓝花半两 木香一分 生乾地黄半两焙 桑寄生半两 赤芍药半两 川大黄一两锉微黄 苏枋木二分锉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蒲黄散 治产后恶露不下。心腹疼痛。

蒲黄一两 牛膝一两去苗 庵<?艹闾>子半两 桂心三分去粗皮 鬼箭羽半两 川大黄半两锉微黄 桃仁三分 当归锉微炒 右捣筛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当归散 治产后恶露不下。

当归三分锉炒微黄 赤芍药三分 桂心三分 川大黄三两锉微炒 桃仁一百二十个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琥珀散 治产后恶露不下。疼痛。

琥珀半两 芫花一两醋拌炒令乾 蝱虫半两微炒去翅足 水蛭半两微炒 麒麟竭半两 没药一两 乾姜半两炮制锉 右捣细罗为散。每服以酒一小盏。醋半盏相和。煎一两沸。不计时候。调下二钱。

牛膝散 治产后恶露不下。致心腹疼痛。烦闷。

牛膝一两去苗 琥珀三分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羚羊角三分 蒲黄半两 当归三分锉微炒 桂心半两 川大黄一两锉微炒 姜黄三分 右捣罗为散。每服。以酒一盏。入地黄汁一合。煎三两沸。不计时服下一钱。

芫花散出圣惠方 治产后恶露不下。时或攻心腹疼痛不可忍。

芫花一两醋拌炒令黄 当归一两锉微炒 姜黄一两 肉桂三分去粗皮 蓬莪术一两 凌霄花半两醋拌微炒 右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

蝱虫散出圣惠方 治产后恶露不下。腹中疼痛不止。

蝱虫一百个 水蛭一百个 延胡索一两 赤鲤鱼鳞二两 棕榈皮一两 乾荷叶五片 藕节一两 右捣碎。一时入瓷瓶子内。固济了。候乾。烧令通赤。冷了细研为散。每服不计时温酒调下一钱。

硇砂煎丸出圣惠方 治产后恶露不下。心腹胀疼。

硇砂一两细研 狗胆二个 芫花一两微炒已上二味用头醋二升熬如调膏 蝱虫半两微炒去翅足 水蛭半两炒令黄 麒麟竭半两 当归半两锉微炒 琥珀三分 右捣细罗为散。入前膏中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红花酒下三丸。

鬼箭羽散出圣惠方 治产后恶物不下。

鬼箭羽一两 当归一两锉微炒 益母草半两 右捣罗为散。每服以酒温服下二钱。

治产后血闭不下。

用黄脚鸡卵一枚。打开取白。加醋如白之半。搅调吞之。

或产后劳力过度或下血颇多。或微热。恶露来迟。

用马尾大当归洗一两半 右在未产前。修制为末。如遇产有疾即服。若无疾。但用童子小便调服。令产妇月后并无他证。果有神效。

治产后恶血不下。儿枕不散。小腹疼痛。出大全良方

细墨浓研半盏 好醋半盏 右入童子小便少许。同煎至五七沸。温服。不拘时。没药一黑豆大细研。

治产后血少。未经数日。身下乾净。腹中余恶血未下。非时气痛攻心刺肋。出护命方

当归 芍药 牛膝 牡丹皮去心各半两 芫花一两 楝子狼毒捶碎同芫花去器内醋煮乾炒黄黑色 羌活 独活 延胡索各一分 右件药先制芫花狼毒乳钵内研令细。更杵罗众药为末。炒面令熟。都与药末相滚令均。滴熟水。丸如梧桐子大。非时薄醋汤下三十丸。

治产后余恶血未下。因感风邪与热血相搏。壮热头痛。面赤如醉人眼色。痉急。昏闷不醒。身如在虚空。见食即吐。食不住腹。宜吃此方。出护命方

麻黄去根三分 麦门冬去心 黄芩 牡丹皮去心 羌活 大黄炮熟 荆芥穗 山栀 射干各半两 官桂去皮一分 右为细末。不要熬。只生杵。每服二钱。浓煎薄荷汤调下。大腑秘热。出后不通。煎前面药二钱半。取汁。用调下牵牛末一钱半。半夏末一字。和滓吃。大腑不热。不服牵牛、半夏末。

琥珀地黄丸出永类钤方 治产后恶露不行。憎寒发热如疟。昼日明了。暮则谵言。当作热入血室。

琥珀别研 延胡索糯米炒去米 当归各一两 蒲黄四两炒香 生地黄裂汁留滓 生姜各二斤研汁留滓生姜汁石器内炒地黄滓以地黄汁炒姜滓各令汁乾 右为末。蜜丸弹子大。空心当归汤下。兼服四物汤。只用地黄加北柴胡煎。未退再加小柴胡。生地黄。黄芩。

治产后血不出。

用悬钩根皮浓煮汁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