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国学名著>春明梦余录>第1部分

《春明梦余录》第1部分·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

春明梦余録 杂家类三【杂説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春明梦余録七十卷

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着録是书首以京师建置形胜城池畿甸次以城防宫殿坛庙次以官署终以名迹寺庙石刻岩麓川渠陵园似乎地志而叙沿革者甚畧分列官署似乎职志每门多録明代章疏连篇累牍又似乎故事体例颇为厐襍且书中标目悉以明制为主则不当泛及前代既泛及前代则当元元本本丝牵绳贯使端委粲然不当挂一漏万每门寥寥数语或有或无絶不画一即如礼部第一子目标曰礼制而首以朱子仪礼经传通解一条次以呉澄三礼考注一条又次以朱子家礼一条此儒者之着述非朝廷之典章不当系于礼部又周与宋之旧文非明代之新制尤不当系于明之礼部是何义也太医院自叙官一条外皆杂録古人医书序文及诸脉论以足一卷此无论不能徧载即徧载之何预明太医院然则翰院门将备録歴代制诰诗赋耶又承泽沿门户余波持论皆存偏党如万厯以后厯法差舛众论交争至崇祯中西法中法喧呶弥甚此沿革之大者乃钦天监门于郑世子载堉诸说今见于明史者悉删不録于徐光啓等改法之事亦仅存其畧且谓旧法不过时刻之差不害于事又谓新法将来亦必差殊有意抑不为平允葢其时论者多攻大统厯而大统厯曽经许衡叅修承泽以讲学家宗派所系故为之左其反覆以衡为词宗防了然可覩也又周延儒招权纳贿赐死非枉承泽乃于内阁门中録其直房记一篇以为羙谈复于刑部门中以阁臣公救延儒揭列之慎刑条下益乖是非之公矣其好恶性情往往如是葢不足尽据为典要然于明代旧闻采摭颇悉一朝掌故实多頼是书以存且多取自实録邸报与稗官野史据传闻而著书者究为不同故考胜国之轶事者多取资于是编焉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

春眀梦余録目録 杂家类三【杂说之属】卷一

建置

卷二

形胜

卷三

城池

卷四

畿甸

卷五

城防

卷六

宫阙

宫官

内官监

卷七

正殿

卷八

殿门

卷九

文华殿

卷十

文华傍室

卷十一

武英殿

仁智殿

卷十二

文渊阁

卷十三

皇史宬

卷十四

天坛

祈谷坛

神乐观

牺牲所

卷十五

山川坛

神祗坛

太岁坛

先农坛

旗纛庙

卷十六

地坛

朝日坛

夕月坛

卷十七

太庙

卷十八

奉先殿

景神殿

玉芝宫崇先殿

卷十九

社稷坛

先蚕坛

髙禖台

西海神祠

卷二十

帝王庙

卷二十一

文庙

卷二十二

三皇庙

都城隍庙

汉寿亭侯庙

宋丞相文信国祠

于少保忠肃祠

卷二十三

内阁一

卷二十四

内阁二

卷二十五

六科

卷二十六

尚宝司

卷二十七

光禄寺

卷二十八

中书科

卷二十九

宗人府

卷三十

五军都督府

卷三十一

戎政府

卷三十二

翰林院

卷三十三

詹事府

卷三十四

吏部

卷三十五

戸部一

卷三十六

戸部二

卷三十七

戸部三【仓塲】

卷三十八

戸部四【宝泉局】

卷三十九

礼部一

卷四十

礼部二

卷四十一

礼部三【贡院】

卷四十二

兵部一

卷四十三

兵部二

卷四十四

刑部一

卷四十五

刑部二

卷四十六

工部一

卷四十七

工部二【宝源局】

卷四十八

都察院

卷四十九

通政司

卷五十

大理寺

卷五十一

太常寺

卷五十二

四译馆

卷五十三

太仆寺

卷五十四

国子监

卷五十五

府学

卷五十六

首善书院

卷五十七

太医院

卷五十八

钦天监一

卷五十九

钦天监二【观象台】

卷六十

鸿胪寺

卷六十一

行人司

卷六十二

上林苑

卷六十三

锦衣衞

卷六十四

名迹一

卷六十五

名迹二

卷六十六

寺庙

卷六十七

石刻

卷六十八

岩麓

卷六十九

川渠

卷七十

陵园

钦定四库全书

春眀梦余録卷一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建置

昔黄帝建都于涿鹿卽京师地史称帝都涿鹿之阿往来迁徙以兵爲营衞盖燕地在汉以前通名爲涿至汉髙帝六年始分燕置涿郡水经注引应劭云涿水出上谷涿鹿县按涿水自涿鹿东注湿水湿水东南迳广阳郡与涿郡分水涿郡受其称矣今保安州西南九十里有涿鹿山黄帝破尤于此州东南四十里有轩辕城尧建都于冀燕冀地也古者中国之地分爲九州大河以北爲冀尧都平阳此其甸服也及舜卽位以冀地太广始分冀东恒山之地爲幷州东北医无闾之地爲幽州又分辽东等处爲营州皆冀也汉末曹操领冀州牧又统名爲冀昌平有汉人张纯碑称冀州从事循古称也

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释名曰在北幽昧之地故曰幽也又曰燕之爲言燕也其气内盛而燕宛也尔雅曰两河间曰冀又冀近也

周封召公奭于燕封尧之后于蓟史记注云蓟今涿郡蓟县是也卽燕国之都水经注蓟城西北隅有蓟邱故以名之犹鲁之曲阜齐之营邱

燕有二国一称北燕姬姓召公所封一称南燕姞姓黄帝之后地里志曰东郡燕县南燕国无世家不知其君諡号惟鲁隐公五年衞人以燕师伐郑杜云南燕国庄公二十年郑伯和王室不克执燕仲父杜云南燕伯见传耳此据左传及注防之文是以北燕爲召公所封南燕爲黄帝之后也按史记武王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注今涿郡蓟县是也卽燕国之都孔安国司马迁皆云燕国召公与周同姓黄帝姓姬君奭盖其后也或黄帝之后封蓟者灭絶而更封燕郡乎

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爲广阳郡汉髙祖封卢绾爲燕王汉光武封叔父良爲广阳王其城有万载宫光明殿王莽改曰广阳县

广阳水名水经注云广阳水东南至阳鄕县右注圣水圣水又东南迳阳鄕城西县故涿之阳亭也志云阳鄕城在今府治西南二十五里

京西南有卢王屯在安次县常道鄕二十五里汉燕王卢绾屯军与刘贾夹攻燕者今名卢绾屯按常道鄕在耿就桥西去安次县五里唐贞观中县治也魏燕王宇子奂封常道鄕公卽此

幽州在唐爲范阳郡置卢龙军节度使石晋天福元年割山后十六州赂契丹燕土遂为辽有至金天辅五年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还宋宋宣和四年改燕山府爲永清军郭药师叛金金人复取之地复归金先是显德中周世宗亲策兵复瀛鄚诸州将抵幽病还宋太祖置封椿库曰晋割幽燕以遗契丹使一方限于境外朕甚悯之俟库满则以此酬之不然散滞财募勇士以图攻取然终宋之世未能复也

宋太宗垂拱中吏部尚书宋琪请复幽燕疏其言幽燕情形甚悉疏畧曰大举精甲以事讨除灵旗所指燕城必降但径路所趋不无险易必若取雄霸路直进不免更有阳城之围盖界河之北陂淀坦平北路行师非我所便况军行不离于辎重贼来莫测其浅深欲望回辕西适山路令大军会于易州循孤山之北涞水以西挟山而行援粮而进渉涿水并大房抵桑干河出安祖砦则东瞰燕城裁及一舎此是周德威收燕之路自易水距此二百余里并是沿山村墅连延溪涧相接采薪汲水我占上游东则林麓平冈非戎马奔冲之地内排枪弩歩队实王师备御之方而于山上列白帜以望之戎马之来二十里外可悉数也从安祖砦西北有卢师神祠是桑干出山之口东及幽州四十余里赵德钧作镇之时欲遏西冲曾堑此水况河次半有崖岸不可轻度其平处筑城防之守以偏师此断彼之右臂也仍虑步奚爲寇可分雄勇兵士三五千人至青白军以来山中防遏此是新州嬀川之间南出易州大路其桑干河水属燕城北隅绕西壁而转大军如至城下于燕丹陵东北横堰此水灌入髙梁河髙梁岸狭桑水必溢可于驻跸寺东引入郊亭淀三五日弥漫百余里卽幽州隔在水南王师可于州北系浮梁以通北路贼骑来援已隔水矣视此孤垒浃旬必克初宋太祖欲取幽蓟以地图示赵普普曰图必出曹翰帝曰然又曰翰可取否普曰翰可取孰可守帝曰以翰守之普曰翰死孰可代帝不语久之曰卿可谓远虑矣帝自此絶口不言伐燕及太宗平河东出讨幽蓟久未班师普手疏极谏甚谓陛下信邪謟之徒又谓望陛下精调御膳保养圣躬其言极切帝报曰将帅不遵成算往复劳爲辽人所袭此责在主将也朕踵百王之末粗致承平盖念彼民陷于涂炭将救焚而拯溺匪黩武以穷兵卿当悉之也疆场之事已爲之备卿勿爲忧遂罢进取之兵而宋之弱实基于此

辽会同元年立爲南京开泰元年号燕京金海陵贞元元年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爲京师号称中都元太祖于贞祐乙亥平中都金主奔汴至至元四年城京师称大都

燕之称京不始于辽也宋人方回曰燕将臧荼王燕都蓟今燕京大兴府东北有蓟县又曰陶渊明咏荆轲曰提剑出燕京盖燕之名京久矣按燕京易州西北乃金坡关卽紫荆关昌平之西乃居庸关顺州之北乃古北口景州东北乃松亭关平州之东乃榆关卽山海关自后唐属契丹安巴坚都于此其地平州爲要害至辽天祚时其将张防守平州以平州降宋金人取之并擒天祚而辽亡时宣和七年乙巳也至绍兴二十年金主亮以上京僻在一隅城燕京徙居之改析津府爲大兴府号中都以中京会宁府爲北京汴京开封府爲南京而旧辽阳府爲东京大同爲西京如故元世祖问刘秉忠曰今之定都惟上都大都耳何处最佳秉忠曰上都国祚短民风淳大都国祚长民风遂定都燕之计

明洪武元年改大兴府爲北平府二年立北平行中书省三年封燕王九年革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初欲建都于此以修撰鲍频力谏而止永乐元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言北平布政司实兴王之地宜遵太祖中都之制立爲京师制曰可其以北平爲北京上虽临御犹称行在十八年宫殿成去行在之号洪熙元年复称行在正统六年复去之以应天府爲南京

洪武元年改北平府诏一海宇以安人心正国统而君天下理势所在古人皆然自羣雄乘乱以来四方思治惟切元纲已隳疆土遂分孰拯斯民以定于一顾予非德造此丕图荷上天眷祐臣邻翊赞肇基江左平定中原睠惟幽蓟实彼根本命将北伐列郡皆顺已于洪武元年八月初二日克取燕城兵无犯于秋毫民不移于肆市防音来奏殊副朕怀今改燕城爲北平府命官屯守海宇旣同国统斯正方与生民共享安平之福尚赖内外臣僚夙夜公勤匡朕不逮

永乐十八年建北京诏开基创业兴王之本爲先继体守成经国之宜尤重昔朕皇考太祖髙皇帝受天明命君主中华创立江左以肇邦基肆朕缵承大统恢鸿业惟怀永图眷兹北京实爲都防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惟天意之所属实卜筮之攸同乃仿古制狥舆情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髙皇帝之先志下以开子孙万世之规且于巡狩驻守实有便焉爰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骈臻今工已告成选以永乐十九年正月朔旦御奉天殿朝百官诞新治理用致雍熙于戯天地清宁衍宗社万年之福山河绥靖隆古今全盛之基

永乐十九年北京御朝诏朕荷天地祖宗眷祐继承大统抚驭万方夙夜祗勤率遵成宪乃者绍皇考太祖髙皇帝之志效成周卜洛之规建立两京爲子孙帝王万世之基爰自经营以来赖天下臣民殚竭心力渉寒暑冐风霜趋事赴工勤劳匪懈朕心眷念拳切不忘今宫殿告成朕已御正朝祗祀天地祖宗社稷懋图治理嘉与维新重怀寛恤之仁用广好生之德大赦天下

史记天官书云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唐书天文志云箕尾析木津也初尾七度余二千七百五十杪二十一少中箕五度终南斗八度自渤海九河之北得汉河间涿郡广阳及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乐浪元菟古北燕孤竹无终九边之国尾得云汉之末派龟鱼丽焉当九河之下流滨于勃碣皆北纪之所穷也京师地最髙去通州四十里地高五丈河中置十闸始可行舟去上都一千里地高四十丈

洪武初定淮甸得冯国用问以定天下大计国用对曰金陵龙蟠虎踞真帝王之都愿先渡江取金陵置都于此然后命将出师扫除羣寇倡仁义以收人心天下不难定也上曰吾意正如此及克太平召陶安问之对如国用且曰据长江之险出兵以临四方何向不克此天所以资明公也上嘉纳之遂定计取金陵擒元将陈埜先等入其城遂置都焉其后旣定中原复以汴梁爲北京以临濠爲中都逮平陜西欲置都关中后以西北重地非自将不可议建都于燕以鲍频力谏而止金陵北阻长江南挹吴会虽称华丽然风气之厚形势之雄终不如西北扼天下之喉而拊其背爲最胜昔孙吴东晋以迄宋齐梁陈皆偏安江左迭兴迭废何能爲帝王孔明所云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者盖当时欲与孙吴结好姑爲此言以广其意未必然也其后成祖改都燕京而以金陵爲南京爰致太平垂三百禩可谓善继先志矣

建文初户部侍郎卓敬密奏曰燕王智虑絶人酷类先帝夫北平者强干之地金元所由兴也宜徙燕南昌以絶祸本夫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爲者势也势非至劲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建文不能用夫使卓司农之説行宁有靖难之事乎其后徙宁王于南昌及其叛也灭之不旋踵文皇盖隂用其言也

郭子章都论古今论形势之都曰秦曰洛而洛不如秦则自汉以来言之娄敬说汉髙曰洛阳天下之中有德易以兴无德易以亡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爲国案秦之故地搤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张良曰洛阳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国关中左殽函右陇蜀阻三面而易守敬说是也汉竟都关中二百年而王莽簒宋艺祖欲都长安晋王谏曰在德不在险艺祖曰吾将西迁者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都汴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宋竟都汴百五十年而徽钦掳议者谓洛不如秦似矣顾辟雍之诗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则周之都镐卜也周书曰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则周之都洛亦卜也夫周卜镐西东南北无思不服矣而复惓惓营洛者岂知其子孙终东迁耶镐距秦咫尺当其时何不卜秦而卜洛耶舎秦营洛周公未爲无见不徒专恃其德已也周歴八百都洛五百岂洛之王气或加于镐秦耶防独周也都秦者西汉二百余年唐二百八十年秦隋俱二世亡其长短之数可睹已都洛者东汉百九十五年魏晋百年唐末徙洛至宋靖康在汴洛间二百二十年拓跋完顔又百年其长短之数又可睹已则洛何以不如秦哉夫秦天下之首也洛天下之腹也首之爲体尊而腹之受大其可以都一也明兴定都金陵似若循六朝之旧洪武初营汴爲北京则亦周公意也末年东宫营秦则亦娄敬张良艺祖意也而卒不果岂天将以待燕耶成祖之营燕也当时台谏交口不便主事萧仪言之尤峻岂不以燕爲金元故都非明所宜都乎岂不以金祚仅百年元祚不盈百年非宜都乎盖未识上意所属也成祖曰北平之迁吾与大臣密计数月而后行今其所密计者卽不得闻以愚度之其説有四燕非金元始也周爲召公封国由召公传丹喜歴四十三世九百余年眎周歴且过之宜迁一古享国长久者靡不迁都商始亳迁耿迁相周始镐迁洛汉唐始秦迁洛宋始汴迁杭然皆廹于兵戈旤于侵逼不得已而后去故靖难之后因而迁徙亦以爲子孙长久计耳宜迁二西汉起汉中都秦东汉起南阳都洛唐起太原都秦宋起宋州都汴元起开平都燕明太祖起鳯阳都吴成祖曰吾起燕都燕耳宜迁三天下之祸莫烈于卤吾令子孙自当之庻几四海豪杰辐辏都下足与卤角宜迁四成祖密计或不出此四者彼书生之见岂足以逹英雄之畧哉虽然北敌隔一边垣正统己巳之变嘉靖庚戌之突可鉴也漕河仅一衣带水元人海运之制脱脱水田之议当讲也果兵足以制卤食足以自固则太行易水之间卽国家亿万禩无疆之宅也又何必问秦洛之强弱哉

李时勉北京赋惟皇明之受天命也我太祖皇帝首仗义师以平暴乱豪杰景从声振江汉削除僭窃拯民涂炭定鼎金陵抚绥万邦乃睠兹土实雄朔方仿成周之卜洛遂竝建而未遑逮我圣上继明重光握干御极一遵旧章仁声洋溢乎遐迩恩泽汪濊于八荒旣致治于太平遵皇衢以省方仰先志之未遂度规以作京羌经营之伊始徧中外其懽腾曰惟北都在冀之域右挟太行左据碣石背叠险兮重关面平原兮广泽宗恒岳其巍巍鎭毉闾而奕奕冠九州之形胜实爲天府之国是以轩辕邑之以分州唐尧阶之以为帝扩神化以宜民大勲德之光被欝王气之所钟于今兹而有待也于是仰瞻析木俯测地灵龟筮兆吉天人叶应神祗献珍而山石自出河岳效灵而神木自行民子来兮相续期不日而功成尔乃悬水树臬识景表营方位旣正髙下旣平羣力毕举百工并兴建不拔之丕址拓万雉之金城引天泉于西阜环汤池而镜清九衢百防之通逹连甍宇之纵横顾壮丽其若此非燕逸而娱情盖所以强干而弱枝居重以御轻展皇仪而朝诸侯遵先轨而播风声者也若乃四郊砥平王道正直视万国之环拱适居中而建极其南则万流宗海平林蔽天揽邯郸钜鹿之广衍驰平畴沃野之绵延溏淤恒卫经其野濡磁涞桑滙其前界以大陆广阿之壤扼以大茂井陉之连山包络赵魏襟带齐鲁膏腴之地绵亘三百余里而极于黄河伊頴之川其水陆之所产卓荦繁盛盖莫得而计焉其北则叠嶂峞层峦蔽亏长城矗乎云表百泉涌乎山隈壮天关而设险守一夫而莫开伟左盘而右顾宛鳯舞而龙飞实磅礴而欝积粤拥衞于邦畿包狼山上谷之阻据野狐独石之危掩祖山木叶之离立连白登紫塞之逶迤控女真而极乎洮河之北镇朔漠而逾乎瀚海之湄蒙苫之众引弓之伦畏威怀德相率而来归其东则潞河通漕控引江淮肥如滦涞灌注萦回连峯片石之隘首阳崆峒之崖玉田白璧神仙璚台超无终而越金山跨辽沈而逾鸭绿至于旸谷日出之涯固已遐哉邈乎而莫不在乎绥怀环以大海众水所归洪涛巨浪汹涌崔嵬盖不知其几千万里而蛮商番舶帆樯隐天上下不絶而往来又有蓬瀛方壶鳯麟聚窟十洲三岛灵异非一流精之阙琼华之室墉城岧嶤金台岑嵂紫气丹青景云瞩目灵圄偓佺安期羡门之伦相与从游于其间出入隐见而慌惚瞻帝京其伊迩庻可见其鸾驾鹤之髣髴其西则崇山郁翠髙挹泰岱北接居庸南首河内竒峯拥关龙门阻隘玊泉垂虹青烟浮黛上嶻兮倚空下蟠据而际海其麓则有浑河汤汤西湖泱泱盐沟琉璃桑干广扬雪波泛涌灏溔汪洋一泻千里防流帝鄕又有上林禁苑种植畜牧连郊逾畿缘邱弥谷泽渚川滙若大湖瀛海渺弥而相属其中则有竒花珍果嘉树甘木禽兽鱼鳖丰殖繁育飑飑籍籍不可得而尽录固可以因农隙而校田猎选车徒以讲武事乃遵国风稽王制诏期门简将帅乘玉辂拥翠盖出天关而雷轰轹芳郊而云防非所以黩武观兵娱乐骋意盖将取不姙而除菑害狩无择而顺杀气谨大易之用于三驱之时騐驺虞之仁于一发之际水衡虞人之容与武夫壮士之奋厉皆知夫仁者之为勇而投石超距之足鄙亦何必殄夷禽兽割鲜野食而以俛仰极乐之爲贵也若夫其宫室之制则损益乎黄帝合宫之宜式遵乎太祖贻谋之良居髙以临下背隂而面阳奉天凌霄以磊砢谨身镇极而峥嵘华盖穹崇以造天俨特处乎中央上仿象夫天体之圆下效法乎坤德之方两观对峙以岳立五门髙矗乎昊苍飞阁屼以奠乎四表琼楼嵬以立于两旁庙社并列左右相当东崇文华重国家之大本西翊武英严斋居而存诚彤玉砌璧槛华廊飞檐下啄丛楹髙骧辟阊阖其荡荡俨帝居于将将玉户粲华星之烱晃璇题纳明月而辉煌寳珠焜燿于天阙金龙夭矫于虹梁藻井焕发绮窓玲珑建瓴联络复道回冲轶霄汉以上出俯日月而荡胸五色映金碧晶荧浮辉扬耀霞彩云红其后则奉先之殿仁夀之宫乾清坤宁眇丽穹窿掖庭椒房闺闼闳通其前则郊建圆邱合祭天地山川坛壝恭肃明祀至于五军庻府之司六卿百僚之位严署宇之齐设比馆舎而并置列大明之东西割文武而制异至于京尹赤县之治所王侯贵戚之邸第辟雍成均育贤之地守羽林而掌佽飞者至九十而有四衞莫不井列而碁布各雄壮而伟丽其岩廊之上则有臯防稷契之伦元凯俊乂之辈相与赓虞廷之歌谈羲农之际罄补衮之能怀忠贞之志考礼文于大备赞声乐之尽美是以朝无缺政德教渐曁薄海内外均陶至治幸其有作聿来趋事成此大功忘其劬勚人和旣极休征滋至庆云瑞霭之覆于阙庭素鸟元兎之献于丹陛醴泉屡出甘露数坠麒麟驺虞之珍驯狮天马之类纷纭杂遝莫能殚记于以见天眷之益隆而圣德之纯备者也于是正月上日工旣讫功爰告成于天地肆绍美于祖宗清心凝虑斋沐肃雍粢盛旣洁牲牷旣丰芬郁郁以旁逹灵缤缤其来降锡嘉贶之穰穰介景福于帝躬将顺应于昌期趾盛美于无穷乃服衮冕御帝座开九重之深宫受万邦之朝贺内侯甸而要荒外殊方而异俗胥近悦而远来纷鼔舞而匍匐方物溢以充庭奓绚灿而骇瞩率舞蹈于阶墀效华封之三祝尔乃浃和防昭景铄铿鲸钟奏雅乐诏光禄以开筵合百辟而燕乐馔珍玊兮芳馨罍琼浆以斟酌联貂蝉兮夹陛杂蛮夷之荒服莫不酣畅而饱德咸颂歌而踊跃越填城而溢郛蔼欢声于寥廓斯可以嫓太古之无爲庆华胥而蹈栗陆顾皇上之谦抑视至治爲未足于是降德音播嘉惠省刑罚薄赋税汰冗浊旌亷吏举贤才擢俊乂发仓廪赈贫匮尊髙年而礼有德慎防御而修武备贵爵重赏以厉亷耻厚往薄来以驭遐裔盖欲使人知所本士知所励四方万国无一民之失所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举陶于春风和煦之中而乐于雍熙泰和之治此盖尧舜兢业之心文王敬止之意所以绍鸿业继先志益宏远而有伟故不劳而甚易冠絶乎前古垂休于后世固可必圣子之与神孙益昌盛而无替小臣微陋忝职文字愿赋帝都之盛槩扬国美于万禩复爲之歌曰煌煌帝都兮逾镐丰阻山带河兮壮以雄天开日明兮王气所钟穹隆造天兮惟帝之宫廓氛祲兮开溟蒙镇中外兮宣皇风王道平平兮四方来同愿皇图之巩固歴万世兮无穷

元人檇李顾渊白尝入京献燕都赋翰林元复初不喜曰今大朝四海一统六合一家燕盖昔时战国名何燕之称

春眀梦余録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春眀梦余録卷二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形胜

幽燕自昔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苏秦所谓天府百二之国杜牧所谓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杨文敏谓西接太行东临碣石钜野亘其南居庸控其北势防地以峥嵘气摩空而崱屴又云燕蓟内跨中原外控朔漠真天下都防桂文襄云形胜甲天下扆山帯海有金汤之固盖真定以北至于永平闗口不下百十而居庸紫荆山海喜古北黄花镇险阨尤着防通漕运便利天津又通海运诚万世帝王之都太行自西来演迤而北绵亘魏晋燕赵之境东而极于毉无闾重冈叠阜鸾凤峙而蛟龙走所以拥防而围绕之者不知其几千万里也形势全风气密堪舆家所谓蔵风聚气者兹地实有之其东一则汪洋大海稍北乃古碣石稍南则九河既道所归宿之地浴日月而浸乾坤所以界之者又如此其直截而广大也况居直北之地上应天垣之紫微其对面之案以地势度之则泰岱万山之宗正当其前也夫天之象以北为极则地之势亦当以北为极易曰艮者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以成终而成始也艮为山水为地之津液而委于海天下万山皆成于北天下万水皆宗于东于此乎建都是为万物所以成终成始之地自古所未有也前乎元而为宋宋都于汴前乎宋而为唐唐都于秦在唐之前则两汉也前都秦而后都雒然皆非冀州境也虽曰宅中图治道理适均而天下郡国乃皆背之而不靣焉者孔子曰为政以徳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易曰离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靣而聴天下向眀而治夫以北辰为天之枢居微垣之中而受众星之所向则在乎南焉今日京师居乎艮位成始成终之地介乎震坎之间出乎震而劳乎坎以受万物之所归体乎北极之尊向乎离眀之光使夫万方之广亿兆之多莫不靣焉以相见则凡舟车所至人力所通者无不在于照临之中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时下得地势中得人心未有过此者也

朱文公熹曰冀都天地间好个大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前靣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皆莫过于冀都盖指今之京师地也

唐赵徳钧为幽州节度使于幽之南六十里城阎沟而戍之又于幽之东五十里城潞县而戍之二城乃幽州之门户也阎沟即今良乡潞县即今通州

京师濒大海在秦始皇时起黄腄琅琊之粟转输北河秦时海运固已通于兹矣唐杜甫谓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又云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呉门持粟帛泛海凌蓬莱唐时已通吴之粟于此矣

京东至山海闗西至黄花镇为闗寨者二百一十二为营堡者四十四为卫二十二为守御所三设分守叅将五于燕河营太平寨马兰峪密云县黄花镇以管摄营堡谓之闗设守备都指挥五于山海永平遵化蓟州三河以管摄卫所谓之营设总兵官一员于三屯营以总镇焉闗设于外所以防守营立于内所以应援其制可谓密矣此所以控

御其形势者也

刘基云元氏入主中夏佐以姚刘许律诸君子虽因其迩于隂山以定都而地形之强实甲天下抚据全盛防将百年一时文章亦颇有竒气未必非山川形胜风气之观感或有以助之也至于元季四方鼎沸而国都固犹晏然自若也盖其东连沧海西接晋冀前有弥潴大陆之利北有重闗天险之固若非天命有归其主自逊于荒而以势利相

持虽引百万之兵顿之坚城之下嵗月之间成败利钝未知其势孰为得失也

刘基燕都龙虎台赋猗欤太行之山呀云豁雾结元气而左蟠于赫龙虎之台摩干轧坤魁羣山而独尊其背则崔嵬突嵂森冈峦而拱衞其势则昆仑駊騀仰星辰之可扪白虎敦圉而踞峙苍龙蜿蜒而屈盘仗昂首以奋角恍颷兴而云屯其北望则居庸嵲烟光翠结攅列防断崖立鐡踆鸟飞而不度古木樛以相掣其下视则涨海冲瀜飞波洗空风帆浪舶徃来莫穷想瀛洲之密迩睇三山之可通彼呼鹰戯马适足彰其陋而眺蟾望乌曷足逞其雄岂若兹台之不事乎版筑而靡劳乎土功也想其嵚岑碕礒曼衍迤逦形髙势平背山靣水巨灵献其幽秘归邪护其光晷何嵩华之足吞岂岱宗之可拟此所以通光道于上都掲神京之外垒匪松乔之敢登差乗舆之攸止也至若四黄既驾卤簿既济方玉车之万乗蔚翠华之萋萋载云防与九斿光彩绚乎虹霓山祗执警以广道屏翳洒雨以清埃朝发轫于清都夕驻跸于斯台眀四目以遐览沛仁泽于九垓眇轩辕之梁甫屑神禹之防稽雄千古之盛典又何数乎方壶与蓬莱慨愚生之多幸际希世之圣眀虽未获睹斯台之壮观敢不慕乎颂声遂作颂曰瞻彼神台在京之郊金城内阻灵闗外包上倚天倪下镇地轴太行为臂沧海为腹崇台峩峩虎以踞之羣山巃嵸龙以翼之于铄帝徳与台无穷于隆神台与天斯同崇台有伟銮驾爰止天子万年以介遐祉

春明梦余録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余录卷三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城池

旧幽州城在今城西南唐藩鎭城辽金故城也隋之天宁寺旧在城中今在城外矣悯忠寺有舍利记唐景福元年建其文曰大燕城内地东南隅有悯忠寺门临康衢悯忠寺旧在城中东南今在城外西南僻境矣铜马门在旧燕城东南隅古蓟城门城有十门此其一也昔慕容隽得竒马名赭白歴三世四十九歳而骏逸不减铜范其像立门外因以名门

唐武徳六年迁营州于蓟楼馆甚盛今二土阜尚存所谓蓟门也闾城在京西南古城基二石兽尚存

阳乡城在京西南汉旧县晋改长乡今地名古县君子城旧蓟城晋载记石勒每破一城必简别衣冠洎平幽州擢荀绰裴宪等居之号君子城

辽太宗于南京建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普北曰通天拱辰

金海陵天徳二年命张洪等增广燕城门十三东曰施仁宣曜阳春南曰景风丰宜端礼西曰丽泽颢华彰义北曰防城通元崇智光泰

元人玉堂嘉话云燕展筑南城系金海陵天徳二年见蔡无可大觉寺碑史记不载萧何修未央宫事此非细事司马迁汉史而不见书何谓又云燕城西南门曰端礼有大定末刘无党所撰左丞相唐括安礼碑

元至元四年城京师城方六十里里二百四十步分十一门正南曰丽正右曰顺承左曰文明北之东曰安贞北之西曰健徳正东曰崇仁东之右曰齐化东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右曰肃清西之左曰平则按元之南城周围五千三百二十八丈金之故基也金之遗址尚在所谓土城关是也人呼崇文门爲海岱宣武门爲顺承阜成门爲平则仍元之旧也

明洪武元年戊申八月庚午徐中山达取元都丁丑命指挥华云龙经理故元都新筑城垣南北取径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高三丈五尺五寸至永乐十八年遣营缮司郎中蔡信爲工部右侍郎重修益加宏壮正统四年命内臣阮安重修安交趾人一名阿留刻有营建纪至十年又以内面用土恐易頽毁乃命成国公朱勇等甓之与外面等凡九门南曰正阳南之左曰崇文右曰宣武北之东曰安定西曰徳胜东之北曰东直南曰朝阳西之北曰西直南曰阜成嘉靖三十二年十月京师外城成先二十一年七月边报日至御史焦琏等请修关厢墩堑以固防守都御史毛伯温等复言古者有城必有郭城以卫民郭以卫城常也若城外居民尚多则有重城凡重地皆然京师尤重太祖定鼎金陵旣建内城复设罗城于外成祖迁都金台当时内城足居所以外城未立今城外之民殆倍城中宜筑外城包络旣广控制更雄且郊坛尽收其中不胜大幸从之下戸工二部议覆以给事中刘养直言时当匮乏谏止至二十九年兵事益急议筑正阳崇文宣武三关厢外城不果三十二年三月给事中朱伯宸复申其説谓臣尝履行四郊咸有土城故址环绕如规周可百二十余里若仍其旧贯增卑培薄补缺续断事半功倍良爲便计通政使赵文华亦以爲言上问严嵩嵩力赞之因命平江伯陈圭等并钦天监官同阁臣相度形势择日兴工上是之然虑工费浩大成功不易屡以问嵩等嵩等请自至工所视之随上手劄言臣等今日出视城工时方修筑正南一面自东及西延长二十余里询之各官云前此难左筑基必深取实地有深至五六尺七八尺者今筑基皆已出土面其板筑土有才起一二板者有筑至四五板者其一最高至十一板盖地有高低培垫有深浅取土有近远故工有难易大抵上板以后渐见效矣上曰城工必果持久方可但土质恐未坚或且先作南面待财力都裕之时再因地计度以成四周之制可同圭详计之于是嵩防圭遵上旨议将见筑正南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并力坚筑刻期完报其东西北三面候再计度以闻上允之于是年十月工完计长二十八里命正阳外门名永定崇文外门名左安宣武外门名右安大通桥门名广渠彰义街门名广宁内外两城计垜口二万零七百七十二垜下炮眼共一万二千六百有二

刘定之游梁园记梁氏园在今京师西南五六里其外有旧城旧城者唐藩鎭辽金别都之城也元迁都稍东于是旧城东半遂入于朝市间全无迹可见而西半犹存号爲萧太后城梁氏园所在也萧太后者辽后皆以萧爲姓有子爲帝则太后别居宫城统部属故其亡也末帝淳之妻犹得独存称太后以主其国逾年乃灭也或谓此虽辽金都城而非唐藩鎭城不然也唐时此爲范阳藩鎭安史反后改名卢龙而所治幽州蓟县不改今移蓟以名州移卢龙以名衞各去此数百里其实唐之卢龙与蓟在此也乌得非唐藩鎭旧城乎辽金不因藩鎭以爲都而曷因乎其城仅存土而甓皆爲人取去今取犹未已其土皆眞黄土人取之和煤亦犹有之作墓者以其高坚也

城河其源出昌平州白浮村神山泉通榆河防一亩马眼诸泉滙爲七里门东流环绕都城曰玉河由大通桥而下至通州髙丽庄入白河与卢沟河合长一百六十余里元都水监郭守敬所凿赐名通惠河又名大通河潞河也又西山玉泉从水关经越桥俗谓银锭桥流入西苑绕宫禁自玉河桥出入城河合流至大通桥入漕玉河桥凡三一跨长安东街一跨文徳坊街一近城垣

崇祯己卯二月内监曹化淳议京城外开河以通漕粮自是年三月十九日起至辛巳六月所开河自土城广渠门起至大通桥运粮河北岸挑河长三千八百六十二丈又东直门外关帝庙挑月河长二百七十丈鬭虎营至关帝庙大石桥挑河长三千一百五十一丈命内监于跃爲河工总理而以兵部司官轮督班军共用班军二百三万二千余名五城两县募夫二万九百余名兵部侍郎呉甡视工以爲劳费无益且伤地脉抗疏止之尚有一万三千五百丈未完总理者侵冐不赀而震巽方之地势大伤矣

南城三里河元时运河名文明河在天地坛前去通州五十里地形髙通州六丈九尺置二闸可行舟今铁闸尚存南城外有减水河与天坛后河相通又城之东南有两水磨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呉中奏请修治

海子在府西三里旧名积水潭聚西北诸泉流入都城而滙于此

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旧爲下马飞放泊内有按鹰台永乐十二年增广其地周围凡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丈乃育养禽兽种植蔬果之所中有海子大小凡三其水四时不竭汪洋若海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别名曰南海子

杨士竒都城胜览云正统四年重作北京城之九门成崇台杰宇岿巍壮环城之池旣浚旣筑堤坚水深澄洁如镜焕然一新耆耋聚观忻悦嗟叹以爲前所未有盖京都之伟望万年之盛致也于是少师建安杨公少保南郡杨公偕学士诸公以暇日登正阳门之楼而纵览焉髙山长川之环固平原广甸之衍迤泰坛清庙之崇严宫阙楼观之壮丽官府居民之鳞次防市衢道之棋布朝觐防同之麇至车骑往来之坌集粲然明云霞滃然含烟雾四顾毕得之而胸次轩豁趣与景防乐哉游也南郡公有诗诸公皆倚和之缀辑成卷是时仆以赐吿南归不及与游旣获覩羣什而歆艶焉皆所谓登髙能赋之大夫也讽咏之余因慨叹凡事之成各有其时太宗皇帝肇建北京旣立郊庙宫殿将及城池会有事未暇及也已而国家屡有事久未暇及皇上嗣大位之五年仁恩覃霈海宇乂宁始及于斯而不日成之岂非得其时者乎夫得其时而不得其人犹未也盖尝闻命下之初工部侍郎蔡信飏言于众曰役大非征十八万不可材木诸费称是上遂命太监阮安董其役取京师聚操之卒万余停操而用之厚其旣廪均其劳逸材木诸费一出公府之所有有司不预百姓不知而歳中吿成盖一出安之忠于奉公勤于恤下且善爲画也谓事之成非繇于人乎嗟夫一事之成犹必得人则于爲国家天下之重且大不可推见乎词臣张四维京师新建外城记皇上临御之三十二年廷臣有请筑京师外城者参之佥论靡有异同天子廼命重臣相视原隰量度广袤计工定赋较程刻日于是京兆授徒司徒计赋司马献旅司空鸠役总以勲臣察以台谏与夫百司庶职罔不只严廼遂画地分工授规作则制缘旧址土取沃壤寮藩输镪以赞工庶民子来而趋事曾未阅嵗而大工吿成崇卑有度厚有级缭以深隍覆以砖埴门墉矗立橹楼相望巍乎焕矣帝居之壮观也夫易垂设险守国之文诗有未雨桑土之训帝王城郭之制岂以劳民所以固圉宅师尊宸极而消奸伺者也国家自文皇帝奠鼎燕畿南面海内文经武纬细大毕张而外城未建者非忘也都城足以域民而外无阛阓边氛时有报急而征马未息故有待于我皇上之缵绪而觐扬之耳夫以下邑僻陬有百家之聚莫不团练垣塞守望相保况夫京师天下根本四方辐辏皇仁涵育生齿滋繁阡陌绮陈比庐溢郭而略无藩篱之限岂所以巩固皇图永安蒸庶者哉故议者酌时势之宜度民情之便咸谓外城当建夫亦思患豫防顺时之道当然耳昔宋中叶武备弛矣而汴京平衍又非形胜之区其谋臣范仲淹议洛阳之城非可后者乃不见用我国家方当全盛将帅如云重关外峙而控山带海又非汴京者比外城之缓急可知也我皇上一闻廷臣之议命共工建兹丕业是岂羣臣之见越于仲淹实我皇上轸念民瘼忧厪国体其视宋君之忽于忠计者万万不侔也以隆王者居重之威以奠下民安土之乐以絶奸宄觊觎之念丰芑贻谋苞桑定业不亦永世滋大也哉呜呼此固圣人因时之政不得不然者耳要我皇上之心固将率土爲城寰海爲池怙冐八荒而无此疆彼界者岂一外城之建能爲限量者哉臣谨记孙承宗重修都重二城碑记维文皇奠鼎燕畿以建都城扼吭拊背维万世之安我世宗肃皇帝念生齿滋繁比庐溢郭重毖庚戌之役诏从侍郎臣邦瑞议筑外郛于三门凡以固圉宅师尊宸极消奸萌也今皇帝甲辰夏恒雨坏民庐舍无算城有圯于是秋七月朔工部尚书臣某以灾异上闻若曰天不忘根本肆不辑于两城而衅于雨夫众心爲城外頽中陷是且有土崩之象将无弥缝其阙而固吾圉也其何变之能图盖时报圯者方三百丈未甚也又旬日雨溢渠计圯都城且七百七十七丈有竒重城亦三百三十丈有竒而埤堄亭舍不与于是臣某再以数上闻若曰灾不可玩备不可弛玩灾弛备不可以宁是时皇上方以帑金十万理民庐舍疏入不问乃臣某再以修葺上闻若曰刻期我惟筑无宁狥故常而不虑事以授岂其不秋防是虞若犹是枕篆而不以闻也则少不逞剟戸而逸者四走无际它其谁捍御之其若掌故何定鼎来是墉是壑有基勿坏方今千丈之瑕秋防之候即三旬而成尚虞窥予况其平板干称畚筑非卒办也而缮司困惫曾糇粮之不具则登登之筑无宁泄泄也于是天子下其议停一切小修若曰上天示儆恒雨坏垣尚亟修之固我保障毋怠无玩乃以缮部郎中臣某同员外郎臣某实专料理而科臣某台臣某实专巡察时以行筑者饬其不勉者盖以八月趋事明年某月吿成功曰发丁男若干金钱若干天子重念劳人陞赏各有差且诏臣某爲之记臣以爲城以盛民也我皇上先民居而后两城其以巩皇图绥蒸庶意深远矣然威灵遐鬯荒裔率服方且极覆爲城极载爲池岂其介在藩篱是丰芑之谋不借爲大耳不然百家之聚尚勤藩垣岂其根本天下而不以备然臣窃有警也昔我肃皇帝建永定外郛而难其守臣谓守在城郭者危守在四夷者安守在民力者疎守在民心者密今天下浚膏实之而罢力筑之则民不堪暵溢灾之而筑凿苦之则天且若甚忍于民夫民不堪将生心而天不忍或其未忘也我皇上惕于生心而幸是未忘必且以祖宗之徳泽维法度而上爲百姓守法下且爲朝廷守国顷所爲愼重而不轻用民意在斯乎夫愼重而不轻用民先王之所以爲天下也臣谨稽首顿首而爲之言铭曰皇明御宇奄有万方燕畿奠鼎拊背扼吭文经武纬细大毕张是凭是式系于苞桑泰有茹彚城有复隍天子曰吁其固我防乃度广袤乃察相翔司徒计赋乃刍乃粻司马献旅乃谷乃扬司空鸠役乃饬乃奬万臿雷奋万雉云长悦以忘劳迄可大康天子曰都惟尔众襄词臣载笔俊迹用章小臣稽首曰惟帝光匪城不易惟守未遑过城则倾恃城则亡于铄帝赉比于金汤惟帝念功无怠无荒亿万斯年民悦无疆

魏大中濬濠疏迩自沈辽溃陷京都震耸仰厪圣虑严谕濬濠刻期毕事维时工部尚书王佐侍郎王永光姚思仁劄属何玉成等画地分任自东便门始而科臣霍守典台臣苏述先事而司监察之役迄臣大中臣文龙代受巡阅而玉成等先后报竣曁磨算有成数矣而臣时荣复与臣文龙代夫以一百五十万八百一十九名计匠以一千二百八十九名计班军积日以三万三千一十二名计费水衡金钱六万一千六百二十八两九钱一分四厘八毫七丝五忽司农银一千七百三十三两一钱三分米三千三百一石二斗诸椿木灰砖绳斗百物及运价咸具而锨镢不与焉锨镢以归监督盔甲厰主事沈棨收爲甲械之需而后受直于官否者不敢以冐此一役也工有详畧费有多寡而时有后先土有湿天有晴雨饩给有迟蚤势亦与爲难易焉易者以程工行其节用难者以惠使鼓其子来要无不拮据瘏痡于暑雨之中而臣等今日借手而吿成于皇上者也其有未尽者边烽吿急经始倥偬而濠之源未求也源出玉泉山而佃农分以爲灌漑豪右壅以爲园池其波及于濠者恃其余也濠之势未审也水自髙梁桥抵都城西北而泒爲二一循城之左而东而南一循城之右而南而东宜接旧闸爲地形之髙下而次第布之未可以丈尺槩也而分界任官各营其目前之咫尺于全濠灌输深浅之宜容有未协者矣更都城尠水独徳胜门而西濠水南奔入关迤衍沿洄周行大内以出玉河而今且北淤而南涸也则其脉未疏也濠之支亦未达也嘉靖庚戌筑重城以爲附则濠之深广宜凖都城而地势旣髙有掘未及泉而止者更庐井安堵而一旦议恢其故不无迁析之虞且班军非可以水部之官督也异日者国有暇时库有余积大司空董其属以治濠清其源审其势疏其脉达其支而总滙于大通桥大通而下又理葺诸闸以妙节宣蓄泄之宜而后濠有全功也以壮金汤亦以固风气也若其源壅而不输其流泻而不收虽濬奚益矣然此时就濠而论濠也非所论于天子之守也臣等以与有监察之责诸有事于濠者各以其文移防谨缀其总数开具以闻而幷及之如此

崇祯十二年四月给事中夏尚防请停河工疏京城创自成祖皇帝建都经野从来未有之胜使河须再求深广则当年物力极盛之时必先爲之嘉靖庚戌之役始增外楼七座臣愚以爲益其上者有崇墉之固故世宗皇帝毅然爲之而有余浚其下者不无穿凿之烦故列圣仍之而不改至于地脉来龙关系尤重桑麻庐舍毁损非少昔春秋书莒溃明城恶者弃险之非也书浚洙明劳民者非固本之道也若不察戸口殷耗岁时丰歉而遽勤民兴作使濬之而河流通犹虑所损已多矧又河髙流浅盈涸不时斥土粗疎旋淤旋壅究无当于险阻之用乎臣愚谓商理财之道于今日议生必不如议节而节之最大而最得已者莫如此河工商防患之道于今日地利不如人和而地之不足爲利徒以疲民耗财者亦莫如此河工疏上不纳以操其议者大珰也

春明梦余录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余录卷四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畿甸

京师地属顺天府其府治即元大都路总治旧署也先是辽升为京立幽都府又改为析津府至金为大兴府元初为大都路号大兴府官署为宗正所据官吏办事佛寺中至大中监路平章政事莫吉奏请以钱四万二千五百缗买灵椿里周氏地计十九亩建为公署永乐定鼎于此遂因其署而为顺天府歴朝来皆为京兆重地在元所辖州九县二十有三今领州五县二十二洪武中微有不同据天文分野书载北平府支郡四涿州通州霸州蓟州亲领县十一大兴宛平良乡永清昌平密云【旧州】东安【旧州】固安【旧州】顺义【旧州】香河【旧州】懐柔【新立】涿州亲领县一房山旧有范阳县附郭【后裁】通州亲领县四三河武清寳坻漷县【旧州】旧有潞县附郭【后裁】霸州亲领县三文安大城保定旧有益津县附郭【后裁】蓟州亲领县四遵化丰润平谷玉田旧有渔阳县附郭【后裁】

大兴宛平在元同为赤县畿内郡县亲领于六部故曰直隶而顺天府在辇毂下与内诸司相颉颃不以直隶称汉之京兆宋之开封其权极重开封牧至以皇子领之

旧制三品衙门用铜印顺天府印用银诚重之也其职掌京府之政令宣化和人劝农问俗均贡赋节征繇谨祭祀阅实户口纠治豪猾赈恤穷困清录罪囚务察知百姓之所疾苦而时抚摩之嵗攒实征十载造黄册凡赋役皆按册丁产而均适之嵗贡府学一人三嵗合试圻府生而贡士焉月朔奏老人坊厢听宣谕嵗立春迎春进春耕耤田奉青箱播种以从覈勲戚家人季终引造帐上国有市易平其价召商而时给之凡学校军匠积贮牧马柴炭河渠堤涂僧道医药之事宣徳中令所属地方每丁种桑枣百株官择耆老劝督天顺中令于宛大二县各设养济院以处贫者成化六年府尹阎铎以嵗饥坐视民患不能赈济降衢州府知府府丞而下并廵城御史加罚有差

府堂悬宣宗皇帝御制箴奕奕京师四方所瞻京尹之职民庶事咸周之内史汉之三辅不轻畀人择贤以付国家因之有尹有丞亦有庶僚用赞厥成茫茫区域辇毂其本王者施仁笃近举逺尔体予懐务勤以周情必上通泽必下流氷清玉刚准平绳直毋惮豪右毋纵奸慝赵张边延显显有规毋愧古人祗我训辞

按府尹即秦汉内史之职掌治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更名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右冯翊又更所谓都尉者名曰右扶风共为三府治长安城中唐京兆府置牧一人以亲王为之五代置开封尹宋牧尹不常置太宗真宗皆常尹后设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典司毂下为要剧之任

顺天二字乃史思明僣位于燕之年号宋熙寜中发地得大钱二十余千文皆顺天得一盖顺天乃其伪号得一则其钱名耳然则固不若北平二字之为得也

万歴二年戸部题顺天府宛平大兴孤贫张禄等四千五百九十四名口支领冬衣甲字库发给布四千五百九十四疋

京师古蓟门宋沈括曰余奉使至契丹界大蓟茇如车其地名蓟恐其因此也如扬州宜杨荆州宜荆之类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

雷礼顺天府题名记京师古设内史汉改置京兆尹服银章青绶佩水苍玉其地居毂下慿城社者类横恣抗法加之五方蛮貊凑集缘为奸市难格风靡所及为万国取则故唐宋以来选遣皆人望尹或以亲王为之小事专决大事则禀奏受成旨者刑部御史台无輙驳异盖肃清京师镇抚畿甸必隆重其任有若此我圣祖定鼎金陵稽古设应天府置尹丞等官司辇辖至我文皇龙飞北平迁都改北平布政司为顺天府于永乐六年先置尹丞等官如应天以后遂为都辇重职延今百有五十三年典守定于圣谟者赫然具在而年久法弛事变丛生一切征派和买之类干沸中禁出于绳限部台徃徃以势下诿而一二养望自全者凛不敢诘积为民蠧间有挺节廷诤以肃清镇抚为己任则云生事沽名九原可作安得起国初名京兆与之论职守也哉确山受齐刘公总尹务钧阳頴谷马公以丞副之慨然有槩于中思法前修表京师因阅碑刻多讹逸复搜辑增次具其姓名籍贯及歴官大略镌之于石请记于余余惟古之图容貎表室庐记官氏使善者知思而慕之因以乆其善恶者知指而谯之因以乆其恶凡以示惩劝策事功也况自昔京兆行事得失载之史籍万世可镜又不徒为一时四方取则而已唐人谚云前尹赫赫具瞻允若后尹熙熙具瞻允若言敷政寛严不同其以治称一也又云前尹举其纲而太简次尹综其目而太密后尹毁常法而取一时之声言寛严失宜均之为世所讥今二公坦易相符政不务苛细而绳检截然人方以赫赫熈熈并誉廼又即其前刻于石者时观省焉孰为秉忠励世戢豪右于黎庶如赵张在汉呉许在唐包范欧阳在宋毅然思齐如抠衣侍敎于一堂则弹压所加奸恣敛缩而仁恵沾濡民若更生自足以重京辇则四方矣逹之畿辅相与歌颂曰前有某公后有二公固不待睹石刻知名而声称不朽将与古名京兆并传彼愒时巧宦如仲方黎干之脂媚尹丞不辑如行余栖楚之相讪不无其人而重以为戒独非成事之师也哉愧予前尹顺天不足为后人景法此亦窃载名之荣云

叶向髙顺天府题名记令甲三嵗一计吏治自岳牧以至尉史鳞集于阙庭而京兆实摄郡事纲纪之意盖云维兹郡吏其式化于王畿故郡吏之视京兆不啻望表赴鹄夫内备列卿而外倡九牧秩尊而于民亲则无如京兆者二百年来名公钜卿多由兹奋确山刘公尝刻其名于石而司空丰城雷公为之记嵗乆石溢今尹广陵钱公少尹关西刘公砻石续纪而以记属余夫司空尝官京兆宜能言京兆余越俎而谭非其任矣然余有职于掌故不能辞则尝取司空言读之若慨然有慕于国初诸臣之丰裁而恫切于年来因循丛蠧之非是其为京兆规不啻详矣余惟国家初造耳目虽新声灵震乎遐陬而功令肃于庶府京邑翼翼四方之极奉职顺流亦可以为理故其治易也其后袭恬承熙辇毂之下日膏沐防濊于太平之休泽寖以窳惰而五方殊技辐凑灌输奔命于上国都市之政杂而多端奸日萌生治稍难焉又其后则恬熙益深耗蠧愈甚九阍之听既高而丰蔀之势易壅郊圻之内若隔万里势家寺人作奸犯科官府之宪令阂轵而不行因循则虞偷操断则虞掣绳墨周宻日不暇给京兆之难治遂为天下最矣盖尝总郡国之政论之其在开创则外难而内易何者依日月者愈近而愈易为光也其在承平则外易而内难何者慿城社者愈近而愈易为蠧也方司空时去国初才百五十年度事揆势已异昔日驯至于今又数十年矣职京兆者其感慨叹息当抑又甚焉弊乆则穷穷则复思其始今日之京兆亦起弊反始之一时已在汉以贤京兆称者则赵张三王然大都皆以精严为理而治行第一之黄次公一受事而輙谢去此何以故本始元康而后汉当极盛宦戚渐滋五陵豪少夤缘恣睢浸不可问如史所称吏民懈弛桴鼓数鸣厪县官忧此其时亦称难治而次公一切以郡国寛和之法行之宜其格矣故夫势有宜乗化有宜更难易之形殊不可以一术操也要于补偏苴漏酌缓急之施疏宣底滞无所壅阏恵京师以绥四国斯惟尹之任而称乎其为羣吏表已今天子神圣加意三辅赫然有愿治之思而钱公刘公皆当世名臣协力同心以理京兆将见畿甸太和百度咸修寜复有如司空之所慨也者夫数之相禅贞下起元弹冠振衣犹从其新而况躬奉宠灵为郡国首者乎是名之新题或亦事之适相符者予故乐为之记以请于二公若夫建置之由事权之重寛严忠佞之不同足以鉴徃诏来语具司空记中在事者业稔闻之矣

春明梦余録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余录卷五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城坊

京师虽设顺天府两县而地方分属五城每城有坊中城曰南薰坊澄清坊仁寿坊明照坊保泰坊大时雍坊小时雍坊安福坊积庆坊东城曰明时坊黄华坊思城坊居贤坊朝阳坊南城曰正东坊正西坊正南坊宣南坊宣北坊崇南坊崇北坊西城曰阜财坊金城坊鸣玉坊朝天坊河漕西坊关外坊北城曰崇教坊昭回坊清泰坊灵椿坊登祥坊金台坊教忠坊日中坊关外坊每城设御史巡视所辖有兵马指挥使司设都指挥副都指挥知事后改兵马指挥使设指挥副指挥革知事增吏目选于吏部昔宋以四厢都指挥巡警京城神宗置勾当左右厢公事民间谓之都厢元设警巡院三至元四年省其一止设二院分领坊市民事即今之巡城察院也

王琼京师捕盗事宜议窃议得京师内外先年设立五城兵马指挥使职专御风火察奸盗及锦衣衞官校巡警夜禁缉捕盗贼监察御史巡城禁革奸在外通州良乡等处各设有军衞委官巡捕其后通州等处又设分守涿州良乡又设守备又三年一次差御史锦衣衞官分路巡捕治元年为因盗贼生发奏准于三千营选拨官军一百员名于彰义门外义井儿及良乡县并清河髙碑店四处每处二十五名隄备盗贼正德初年京城内添设把总官二员委官八员各分地方每委官一员管领马军二十四名步军二十五名共四百员名京城外添设把总官二员每员领有马官军五十员名委官七员每员管领马军六十名共四百二十名正德十年防议京城内每委官一员各添马军二十五名步军二十五名共军七百九十二名马四百匹京城外每委官一员各添一百名共军一千一百二十名马一千一百二十匹把总并委官俱一年一换城外把总该领官军全给盔甲每巡马军给与一半八十副今年又奏差工部右侍郎赵璜专一整饬武备挑选河间等衞舍余交与分守通州都指挥袁杰及涿州守备崔澄亦添发官军各给与马匹严谨巡捕坝上良乡等处正系袁杰崔澄等该管地方立法不为不宻责任不为不专但京城内外人烟凑集游食者多坝上良乡等处军民艰窘差役繁重以此盗贼随捕随发难得尽絶自去年本部防官议添巡捕官军数多定拟条格赏罚严明又给盔甲火器马匹草料以此一年之间把总官捉获强盗二百余名锦衣衞坐委官校及各该缉事衙门亦皆缉捕数多奈何世情艰难财重命轻致厪圣虑屡降明防着落官军用心挨拏未得宁息今又奉防令臣从长议处停当奏来定夺臣等愚见若欲从长计议处置停当必先抚恤军民轻徭薄赋人得安生则盗贼自少前项节年议处捕盗事宜已极周宻今若不先抚安专立严法捜捉擒捕诚恐法网太宻致有激变前代汉武帝时为因山东盗起遣官衣绣持节发兵击斩至万余级盗贼愈滋至不可禁正德四年添设巡捕御史带领家眷专督捕盗法网严宻贼势愈炽凶恶之徒乗机倡乱肆行劫掠至动边军入勦逾年始平是其明验以故捕盗之法固不可寛纵亦不可太严今将弭盗根本及先年捕盗事件开查明白合无照依治元年事例本部防同锦衣衞并六科十三道掌印官再行计议应否施行奏请定夺正德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具题奉防是这先年捕盗事宜恁每还防官议处了来说

左都御史孙丕扬议久御史巡城之任疏臣观居重要地孰五城最哉巡视御史故事不专为喧閙设者事有奸依法送理正统间例也禁约赌博缉捕盗贼坐铺火夫究问优免成化间例也查问九门官吏多勒客商财物治间例也访察叅奏打防馈送嘉靖间例也至于禁止科敛诈骗裁抑豪横奸顽安恤孤独良善惩创奢侈游戏举劾兵马善恶何莫非御史事哉臣谓专责成便御史必用实授替差必劄一年宪度必期力举务相率而专心城务以遏此城社之狐防救此辇毂之疮痍而又省其外班以杜请托立为岁册以报满政斯都人猬冗之谷丝蚕食之辐凑可冀弹压之有资矣

附载元人王恽弹兵马司文切见在都兵马司设马步军五百人系专一警捕衙门自去年至今年三月终强窃盗贼计六十余起致有杀伤事主刦掠财物及本司公廨下为盗者盖当该官兵不为用心滋多如此三限不获行下取招并不回报其都辖上司纵令灭裂虚作行移亦不申明赏罚是作过之人无法可畏教之公行也都城辇毂之下库藏仓廪诸所在万一窥窃深系利害又间有败获贼徒除事关权势不能归结者才方申上自余无问轻重輙便鞫问断遣岂惟侵司越职窃弄威权但恐中间奸日滋实为事害兼是司自来并无囚系鞫问断遣之理今后合无令兵马司据应获盗贼略行取问即便解府归结施行外据失盗起数已获者赏未获者罚如此庶望上无纵恣虚行之失下革违错自专之赏罚既明民知所畏京畿之间不待岁月作过之人将自消弭据此合行纠呈

春明梦余录卷五

<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春明梦余录>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余録卷六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宫阙

燕中宫阙古不可考当自辽始辽史载其略云南京析津府本古冀州之地髙阳氏谓之幽陵陶唐曰幽有虞析为幽州商复为兾州周职方东北曰幽州武王封太保奭于燕汉为燕国广阳国后汉为广阳郡隋为幽州总管唐置大都督府改范阳节度使晋髙祖以辽有援立之劳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献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鳯西曰显西清普北曰通天拱辰大内在西南隅皇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殿二东曰宣和南曰大内内门曰宣教改元和外三门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万春右掖改千秋门有楼阁毬塲在其南东为永平馆皇城西门曰显西设而不开北曰子北西城巅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坊市廨舎寺观葢不胜书其外有居庸松亭榆林之关古北之口桑干河髙梁河石子河大安山燕山中有瑶璵府曰幽都军号卢龙开泰元年落军额

宋王曾奉使録略曰自防州白沟驿渡河四十里至新城县右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北渡涿水范水刘李河六十里至良鄊县渡卢沟河六十里至幽州号燕京子城就罗郭西南为之正南曰启夏门内有元和殿洪武殿东门曰宣和城中坊门皆有楼有悯忠寺本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造又有开泰寺魏王耶律汉寜造皆邀朝士游观城南门外有于越王廨为晏集之所门外永平馆旧名碣石馆请和后易之南即桑干河按辽之正殿曰洪武元之正殿曰大明是后之国号年号已见于此谁谓非定数也

金宫城史载海炀王遣左右丞相张浩张通古左丞蔡松年调诸路夫匠筑燕京宫室皇城周九里三十歩自天津槁之北曰宣阳门中门绘龙两偏绘鳯用金钉钉之中门唯车驾出入乃开两偏分双单日开一门过门有两楼曰文曰武文之转东曰来寜馆武之转西曰防同馆正北曰千歩廊东西对焉廊之半各有偏门向东曰太庙向西曰尚书省至通天门后改名应天楼髙八丈朱门五饰以金封东西相去一里余又各设一门左曰左掖右曰右掖内城之正东曰宣华正西曰玉华北曰拱辰及殿凡九重殿凡三十有六楼阁倍之正中位曰皇帝正位后曰皇后正位位之东曰内省西曰十六位乃妃嫔居之西出玉华门曰同乐园若瑶池蓬瀛栁荘杏村皆在焉都城四围凡七十五里城门十二每一面分三门其正门四旁又设两门正东曰宣曜阳春施仁正西曰显华丽泽彰义正南曰丰宜景风端礼正北曰通元防城崇智此四城十二门也此外有宣阳门即内城之南门也上有重楼制度宏大三门并立中门常不开惟车驾出入通天门即内城之正南门也四角皆垜楼瓦皆琉璃金钉朱户五门列焉常扄惟大礼祫享则由之宣华乃内城之正东门玉华正西门也左掖东偏门右掖西偏门各有武夫守卫拱辰即内城正北门也又曰后朝门制度守卫与玉华宣华等金碧翚飞规模宏丽矣

范石湖揽辔録其略云兴见宋使仪卫戊子早入见循东西御廊北行廊防二百间廊分三节每节一门将至宫城廊即东转又百许间其西亦然亦有三门出门中驰道甚濶两傍有沟上植栁廊脊皆以青琉璃瓦覆宫阙门户即纯用之北即端门十一间曰应天之门下开五门两挟有数如左右升龙之制东西两角楼端门内有左右翔龙门日华月华门前殿曰大安殿使人自左掖门入北循大安殿东廊入敷徳门东北行直东有殿宇门曰东宫直北西南列三门中曰书英是故夀康殿母后所居西曰防通门自防通北入承明门又北则昭庆门东则集禧门尚书省在门外东西则左右嘉防门门有楼即太安殿后门之后至幕次黒布拂庐侍班有顷入宣明门即常朝后殿也门内庭中列卫士二百许人帖金双鳯幞头团花红锦衫散手立入仁政隔门至仁政殿下团鳯大花氊可半庭殿两傍有朶殿朶殿上两髙楼曰东西上閤门两廊悉有帘幙中有甲士东西御廊循檐各列甲士东立者红茸甲金纒竿枪黄旗畵青龙西立者碧茸甲金纒竿枪白旗畵黄龙至殿下皆然惟立于门下者锦袍持弓矢殿两阶杂列仪物幢节之属如道家醮坛威仪之类使人由殿下东行上东阶却转南由露台北行入殿阈谓之栏子金主幞头红袍玉带坐七寳榻背有龙水大屏风四壁帟幕皆红綉龙拱斗皆有绣衣两槛间各有焚香大金狮蛮地铺礼佛毯可一殿两傍玉带金鱼或金带者十四五人相对列立遥望前后殿屋崛起甚多制度不经工巧无遗力炀王亮始营此都规摹出于孔彦舟役民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

金朝北京营制宫殿其屏扆牖皆破汴都辇致于此汴中工匠有名燕用者制作精巧凡所造下刻其名及用之于燕而名已为先兆

元大都宫殿考宫城周九里三十歩东西四百八十歩南北六百十五歩髙三十五尺分六门正南曰崇天左曰星拱右曰云从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厚载旧记曰南丽正门内千歩廊可七百歩建灵星门门建萧墙周廽可二十里俗呼红门阑马墙门内二十歩有河上建白石槗三座名周槗槗四白石龙擎载旁尽髙桞欝欝万株逺与城内海子西宫相望及槗可二百歩为崇天门门外有五总建关楼其上连内观旁出为十字角楼其左有门为东华右为西华中为大明门仍旁建掖门绕为长庑中抱丹墀之半左右为文武楼与庑相连中为大明殿乃登极正旦夀节防朝之正衙也殿后连为主廊十二楹四周金红锁连建后宫广三十步殿半之后有寝宫俗呼为拏头殿东西相向至冬则自殿外一周皆笼防皮帐夏则黄油绢幕内寝屏帐重覆帷幄而后褁以银防席地皆编细簟上架深红厚氊后覆茸卑宫后连抱长庑以通前门以贮妃嫔而每院间必建三楹东西相向为绣榻庑后横亘道以入延春宫丹墀皆植青松即万年枝也置金酒海前后列红莲牀其上为延春阁后仍为主廊东有文思小殿西有紫檀小殿寝东有玊徳殿又东有宣文阁旁有秘宻堂西有鹿顶小殿前后散为便门髙下分引而入更为别殿飞甍数座又后为清寒宫宫后引抱长庑逺连长春宫其中皆以处嬖幸也又后为厚载门上建髙阁东百歩有观星台台傍有雪栁万株防西为内浴室有小殿在前由浴室而出内城临海子广可五六里驾飞槗于海中起瀛洲之殿后引长槗上万嵗山山髙可数十丈东临太液池西北皆俯瞰海子下有故殿基尚存金主围棋石盘山半有方壶殿又为吕公洞洞上数十歩为金露殿由东而上为玉虹殿殿前有石岩如屋绕层阑登广寒殿内列二十四楹出为露台绕以白石阑道旁有铁竿数丈上置金葫芦三引铁练以繋之乃金章宗所立以镇其下龙潭山下万栁中有浴室前有小殿为穴中盘双龙昻首共吐一丸于上注以温泉自瀛洲外城西度飞仙槗上入明仁殿半临河河流引自瀛洲西地而出绕延华阁达于兴圣宫复西折秃乐斯后老宫而出抱前苑东下于海子约逺三四里新殿后有二水晶圆殿中有脩衢长槗逺而升懿徳殿槗傍二石柱度槗前苑入懿徳殿主廊寝宫亦如前制乃建都之初基也山后仍为寝宫连以长庑庑后西绕河东流水出便门走绕东北又绕红墙入红门可二十歩许为光天门仍辟左右掖门而绕以长庑中为光天殿殿后穿廊如前但廊后髙起隆福宫左右后三向皆为寝殿殿东有沉香殿长庑环抱又后为兴圣宫中建小直殿引河分流绕其下甃以白石翌为仙槗四起锁而抱防楼楼后东西为日月殿后又有礼天台髙跨殿上又少东有流杯亭又少东出便门歩河入明仁殿后为延春阁规制髙大与延华相望四面皆临花苑苑东有端本堂又东为棕毛殿少西出掖门为慈仁殿又后苑中为金殿四外尽植牡丹百余年髙可五尺又西有翠殿又有花亭毬阁金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中空有桃子如丹朱苑外重绕长庑庑后出内墙东连海子以接厚载门

元世祖思创业艰难取所居之地青草置于大内丹墀之前谓之誓俭艸司农达不花诗墨河万里金沙漠世祖深思创业难却倚阑干望青艸丹墀留与子孙看

明太宗永乐十四年车驾巡幸北京因议营建宫城初燕邸因元故宫即今之西苑开朝门于前元人重佛朝门外有大慈恩寺即今之射所东为灰厰中有夹道故皇墙西南一角独缺太宗登极后即故宫建奉天三殿以备巡幸受朝至十五年改建皇城于东去旧宫可一里许悉如金之制而敞过之按金陵宫殿作于吴元年门曰奉天三殿曰奉天曰华葢曰谨身两宫曰乾清坤寜四门曰午门东华西华元武至洪武十年改作大内午门添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奉天门之左右为东西角门奉天殿之左右曰中左中右两庑之间左文楼右武楼奉天门外两庑曰左顺右顺及文华武英二殿至二十五年建金水槗及端门承天门楼各五间长安东西三门北京宫殿悉仿其制永乐十五年起工至十八年三殿工成十九年辛丑四月初八日庚子灾

新宫既迁旧内东华门之外逼近居民喧嚣之声至彻禁籞宣徳七年始加恢扩移东华门于河之东迁民居于灰厰西之隙地正统五年三月建三殿两宫六年九月工成嘉靖三十六年丁巳四月十三日奉天等殿门灾是日申刻雷雨大作戍刻火光骤起由正殿延烧至午门楼廊俱尽次日辰刻始熄三十七年七月大朝门等工成四十一年三殿成改奉天殿曰皇极殿门曰皇极门华葢殿为中极谨身殿为建极文楼曰文昭武楼曰武成左顺门曰防极右顺门曰归极东角门曰政西角门曰宣治又改乾清右小阁曰道心左门曰仁荡右门曰义平正徳九年两宫灾万歴二十四年丙申三月乾清坤寕灾二十五年二月重建是年六月十九日三殿灾天启五年二月起工至七年八月初二日三殿工成共用银五百九十五万七千五百十九两余皇城外围墙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其门凡六曰大明门曰长安左门曰长安右门曰东安门曰西安门曰北安门俗呼曰厚载门仍元旧也墙外红铺七十二登闻鼓院在长安右门外

紫禁内城墙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尺东西各三百二丈九尺五寸其门凡八曰承天门曰端门曰午门即俗所谓五鳯楼也东曰左掖门西曰右掖门再东曰东华门再西曰西华门向北曰元武门墙外红铺三十六午门之内曰皇极门左曰政门右曰宣治门旁曰归极门曰防极门皇极门内东曰文昭阁西曰武成阁上曰皇极殿中曰中极殿后曰建极殿所谓三大殿也中极渗金圎顶如穿堂之制建极殿后曰云台门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亦名曰平台又东则景运门西则隆宗门中则乾清门上则为乾清宫崇祯元年八月初四日题敬天法祖牌东暖阁曰昭仁殿西暖阁曰徳殿左曰日精门右曰月华门曰端凝殿曰懋勤殿左小门曰龙光右小门曰鳯彩西御憇房万歴中更夀安居乾清宫后披檐东曰思政轩西曰养徳斋中圎顶则交泰殿上则曰坤寜宫皇后所居坤寜东露顶曰贞徳斋西露顶曰养正轩东披檐曰清暇居北围廊曰逰艺斋左曰景和门右曰隆福门再北左曰端则门右曰基化门便接琼苑左右门矣此中一路之大略也

乾清宫后过日精门之东曰崇仁门稍南则曰奉慈殿万歴中改东裕库曰孝殿崇先殿改为神霄殿日精门徃北曰顺徳北门则东一长街也再北向西与龙光门斜对者曰咸和左门向南者曰景仁宫其东则东二长街也南首曰麟趾门北首曰千婴门麟趾门之东曰延禧宫曰怡神殿再东曰嘉徳左门再东曰苍震门咸和左门之北向西与景和门相对者曰广和左门向南者曰承干宫东宫贵妃所居东二长街之东曰永和宫广和左门之北向西与端则门相对者曰大成左门向南者曰钟祥宫皇太子所居后改兴龙宫东二长街之东曰景阳宫千婴门之北并列者则干东之房五所宫正司六尚局皆在乾清宫之东此东一路之大略也乾清宫后过月华门之西曰遵义门向南则养心殿西南则祥寜宫宫前向北者曰无梁殿嘉靖中元修之所月华门之西南者曰隆道阁原名道心阁下曰仁徳堂东曰忠义室曰仁荡门曰义平门西南则慈寜宫矣月华门徃北曰顺徳右门则西一长街也再北向东与鳯防门斜对者曰咸和右门向南者曰毓徳宫原名长乐宫后又改永夀宫则西二长街也北首曰百子门南首螽斯门西曰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内二石坊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徳永衍葢兴献帝所生之地也再西曰嘉徳右门曰隆徳殿祀三清诸神左有容轩右无逸斋配殿左曰春仁右曰秋义再西北曰英华殿有菩提树二株北则北角井再西则咸安宫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兴福门相对者曰广和门向南者曰翊坤宫西宫贵妃所居西二长街之西曰永寜宫后改长春宫广和右门与基化门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又后则干西之房五所此西一路之大略也

坤寜宫所谓中宫也宫后则为后苑钦安殿在焉曰天一门万春亭千秋亭对育轩清望阁金香亭玉翆亭乐志斋曲流馆四神祠有假山曰堆绣山山亭曰御景池亭二东曰浮碧西曰澄瑞万歴十一年修东南曰琼苑左门西南曰琼苑右门钦安殿后曰顺贞门此外则元武门矣

皇极门之东曰防极门门东曰文华殿中悬神宗御书学二帝三王治天下大法十大字有精一堂恭黙室九五斋殿之后曰玉食馆西北曰省愆居殿之西曰崇本门殿之后曰刻漏房铜壶验时之所殿东向后开门者曰圣济殿御用药饵之所再则徽音门亦曰麟趾门其内则慈庆宫又奉宸宫朂勤宫承华宫昭俭宫麟趾门之东曰关雎左门西曰关雎右门再西曰元辉殿再北朝南者曰寳善门迤东曰慈庆宫后门门之外曰奉先殿即内太庙也街东则隆祀门其内则外东裕库也又东北并列二门曰履顺蹈和则一号殿仁夀宫之门内有哕鸾宫喈鳯宫宫妃养老之处自寳善门亦可通元武门其中之门则莲花门也皇极门之西曰归极门门西曰武英殿殿西曰大庖曰尚膳监东北曰思善门曰仁智殿西南曰御酒房又北曰慈寜门嘉靖十五年以仁夀宫故址并撤大善殿建慈寜宫过慈寜宫皆内侍直房再北过长庚槗则元武门矣

紫禁内城之外北安门东曰黄瓦东门街南曰尚衣监街北曰司设监再东酒醋面局曰内织染局曰皮房纸房曰针工局曰巾帽局曰火药局再东稍南曰供用库曰畨经厰曰汉经厰曰司苑局曰钟鼓司再南曰新房曰都知监曰司礼监曰御马监再南曰杵子房北膳房南膳房曰暖阁厰曰明器厰曰混堂司曰尚膳监曰百花房曰印绶监曰中书房曰蹴圎亭曰内承运库曰外马房过东上北门东曰弹子房曰学医读书处曰光禄寺曰箆头房自东上南门之东曰重华宫制度如乾清宫有中路有两长街中路门曰永泰昭祥端拱昭徳重华广爱咸熈肃雍康和丽春殿曰重华圎殿阁曰清和馆曰迎春东长街门曰广顺中和景华宣明景明殿曰洪庆西长街门曰兴善丽景长春清华髙明宫曰寜福延福嘉福明徳永春永寕宜春宜喜延春又东则内承运库再东南则崇质宫俗云黑瓦殿景泰年间英宗居此所谓南城也再南则皇史宬蔵贮歴朝宸翰及实録左右小门曰歴再东则追先阁钦天阁嘉靖中御制钦天颂石碑再南则御作也皇史宬之西过观心殿稍南则嘉乐馆东为苍龙门南为丹鳯门中为龙徳殿左右曰崇仁广智北有槗玲珑精巧来自西域槗之南北有飞虹戴鳌两坊大学士姜立纲书东西有天光云影二亭又北叠石为山曰秀岩山上有圎殿曰干运其东西二亭曰云御风山后有佳丽门又后为永明殿最后为圎殿引流水绕之曰环碧再北则玉芝宫门曰寳庆曰芝祥曰景神殿曰永孝殿曰大徳殿其东墙外则观心殿也自皇史宬东西有门通河河上有涌福阁原名澄辉稍北则吕梁洪东安槗再北槗亭曰防碧又北曰回龙观其殿曰崇徳观内海棠每春开如堆绣北安门内街东曰安乐堂内官有疾者移此再南黄瓦西门之里则内官监也过北中门迤西则白石槗万法殿大髙元殿炅真阁灵轩象一宫等处皆供奉仙道过北中门之南曰夀皇殿曰北果园东曰永夀殿曰观徳殿习射处也南则万嵗山山髙一十四丈树木蓊欝有毓秀夀春长春翫景集芳防景诸亭山下一洞曰夀明殿曰观花曰永夀楼曰翫春阁曰万福永康延寕山前门曰万嵗再南曰北上门左曰北上东门右曰北上西门再南过北上门则元武门北上西门之西则石作又西曰干明门曰兵仗局曰袍房曰旧监库曰尚膳外监甜食房曰西上北门其东则西下马门矣过西上南门则御用监又南曰灵台曰寳钞司自西中门之西则尚寳监鹰房司再西出西苑门迤南向东曰灰池曰乐成殿有水碓水磨河之西曰昭和殿曰紫光阁曰阳徳门曰万夀宫曰旋磨台即兎儿山也曰无逸殿曰豳风亭金海槗之北曰玉熈宫曰承华殿曰元禧殿曰寳月亭曰清馥殿曰王妈妈井槗之东北金之琼花岛至元八年赐名万嵗山俗呼为萧太后梳妆楼者误也山皆竒石叠成中三殿中曰仁智左曰介福右曰延和至其顶为广寒殿左右四亭曰方壶瀛洲玉虹金露山北有殿临池曰凝和二亭临水拥翠飞香西北有殿用草曰太素后草亭曰嵗寒左轩临水曰逺趣前草亭曰防景西岸南行有亭临水曰映辉又南有殿临池曰迎翆有亭临水曰澄波又西东小山引泉喷潡曰水帘有殿曰翼然再南则曰南台有殿临水曰昭和琼花岛东南曰圎殿即承光殿有古松三株曰金水槗有坊二一曰金鳌一曰玉蝀再南曰五雷殿即椒园也实録成焚草于此由金水槗玉熈宫迤西曰棂星门迤北曰羊房夹道虎城西曰西酒房曰花房曰经厰曰大光明殿曰大极殿曰洗帛厰曰果园厰曰甲字十库曰司钥库曰惜薪司曰鸽子房曰西安门

皇城内河来自玉泉山经髙梁槗分而为二一灌城隍一从徳胜水关滙入后湖至药王庙西槗下流入禁地所谓西苑太液池也池水又分为二一环绕灵台寳钞司东与防城河合流过长安右门之北经承天门前再东过长槗左门之北自涌福阁下从巽方流出经玉河槗与城河防一自元武门之西从地沟入由懐公门过长庚槗里马房槗经仁智殿西御酒房东武英殿前思善门外皇极殿前文华殿西而北而东自慈庆宫外南从地沟亦至巽方而出防扵玉河槗

附载宫殿额名考

中路

大明门扁 长安左门无扁

长安右门无扁 承天之门牌

庙街门牌 社街门牌

太庙牌 社稷坛无扁

端门牌 神防门牌

社左门牌 阙左门牌

阙右门牌 午门牌

左掖门扁 右掖门扁

左顺门更防极门牌 右顺门更归极门牌

奉天门更皇极门牌 东角门更政门牌

西角门更宣治门牌 文楼更文昭阁扁

武楼更武成阁扁 奉天殿更皇极殿牌

华葢殿更中极殿牌 谨身殿更建极殿牌

已上左顺门起俱嘉靖四十一年七月十三日更

中左门牌 中右门牌

后左门牌 后右门牌

景运门牌 隆宗门牌

乾清门牌 乾清宫牌殿内敬天法祖牌

崇祯元年八月初四日悬安

东暖殿万歴十一年闰二月添额名徳殿本年四月

初七日更昭仁殿扁

西暖殿万歴七年五月十五日添额名雝肃殿万歴十

一年四月初七日更徳殿扁

日精门牌 月华门牌

端凝殿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额

懋勤殿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额

龙光门牌 鳯彩门牌

西御憇房万歴二十二年十月初三日更夀安居添额万歴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去额不悬

乾清宫后披檐东思政轩扁西养徳斋扁俱崇祯五年

四月二十日安

中圎殿更交防殿扁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额

景和门牌 隆福门牌

方殿万歴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添额万歴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拆方殿改造夀安殿防昌元年十月二十六日拆

坤寜宫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额东露顶安徳斋改贞徳斋崇祯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安扁西露顶养正轩崇祯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安扁东披檐清暇居崇祯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安扁北围廊逰艺斋崇祯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安扁

永祥门 增瑞门俱万歴二十五年二

月十一日添额

基化门牌 端则门牌

广运门更坤寕门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额

钦安殿牌 天一之门嘉靖十四年四月

十一日添牌

万春亭牌 千秋亭牌

已上二亭嘉靖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添牌

对育轩嘉靖十四年五月初十日更玉芳轩添牌四神祠牌

观花殿万歴十一年闰二月二十五日拆去垒垜石山子劵门石扁名堆秀山子上葢亭子一座牌名御景亭东西两邉鱼池二池上葢亭子东邉牌名浮碧亭西邉牌名澄瑞亭已上万歴十一年三月初二日添葢

清望阁牌 金香亭牌

玉翆亭牌

已上嘉靖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添牌

乐志斋曲流池万歴十九年闰三月十九日拆西连房

添葢扁

承光门牌 集福门牌

延和门牌

坤寜门更顺贞门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牌

东长街

景和门更顺徳左门牌

迎祥门更崇仁门牌 百福门更咸和左门扁千祥门更广生左门扁

长庆门更大成左门扁

长寜门更长寜左门牌

嘉福门更琼苑东门牌

已上七门嘉靖十四年十月初九日更

长安宫更景仁宫牌 景仁门牌

惟和亭扁 从善亭扁

长夀宫更延祺宫牌 延祺门牌

集瑞亭牌

瑞安左门牌 瑞安右门牌

永寜宫更承干宫崇祯五年八月十二日安牌

承干门牌

东配殿崇祯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安贞顺斋扁

西配殿崇祯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安明徳堂扁

永安宫更永和宫牌 永和门牌

咸阳宫更钟粹宫牌 钟粹门牌

隆庆五年十一月二十日钟粹宫前殿更兴龙殿牌后殿添圣哲殿牌后小院添龙徳斋扁

长阳宫更景阳宫牌 景阳门牌

已上六宫嘉靖十四年五月初十日更

怡神殿万歴三十九年四月十九日被燬万歴四十三年五月初二日拆西城清虚殿连房四添葢连房怡神门万歴三十九年四月十九日被燬

玉食厨牌

东宫门更苍震门嘉靖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更牌嘉徳门更嘉徳左门嘉靖十四年十月初九日更牌夀春门更麟趾门 庆安门更千婴门

已上二门嘉靖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更牌

东头一所扁 东第二所扁

东第三所扁 东第四所扁

东第五所扁

东二长街

衍福门扁 迎瑞门扁

徳阳门扁 履和门扁

西长街

顺徳门更顺徳右门牌

膳厨门更遵义门牌 广安门更咸和右门扁广生门更广生右门扁 大成门更大成右门扁丽景门更长寜右门牌 隆徳门更琼苑西门牌已上七门嘉靖十四年十月初九日更名各添悬扁额

螽斯门牌 百子门牌

长乐宫更毓徳宫牌万歴四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更

永夀宫 永夀门牌

未央宫更启祥宫牌 启祥门牌

已上二宫嘉靖十四年五月初十日更名各添悬扁额

牌楼

贞源茂始更 圣本肇初

庆泽无终更 元徳永衍

已上二牌楼嘉靖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添额名四十四年九月十五日更

万安宫更翊坤宫牌 翊坤门牌

长春宫更永寕宫牌万歴四十三年六月十二日更长

春宫 长春门牌

夀昌宫更储秀宫牌 储秀门牌

夀安宫更咸福宫牌 咸福门牌

咸熈宫更咸安宫牌 咸安门牌

已上五宫嘉靖十四年五月初十日更

宫西门更长庚门牌 肃禁门牌

太安门牌

景福门嘉靖十四年十月初九日更嘉徳右门牌通元门隆庆元年六月二十日拆

西头一所扁 西第二所扁

西第三所扁 西第四所扁

西第五所扁

西二长街

翔鸾门扁 仪鳯门扁

崇禧门扁 长泰门扁

奉先殿牌 奉先门牌

崇先殿更神霄殿牌万歴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添

葢左蔵库

神霄门牌 景云殿牌

景云门牌 奉慈殿更东裕库牌

寳善门牌 文华殿牌

文华门牌 九五斋牌

临寳室扁 精一堂扁

恭黙室扁 省愆居牌

端敬殿牌 端敬门牌

理办房牌 御食馆牌

圣济殿牌 元辉殿牌

元辉门牌

方殿万歴二十七年十一月初十日拆去添葢库座清寜宫后小宫五花宫花园拆葢

慈庆宫牌 徽音门牌

闗雎左门牌 闗雎右门牌

麟趾门牌 慈庆门牌

纯禧左门牌 纯禧右门牌

膳厨无扁 厨库房无扁

太寜门牌

后四宫

奉宸宫牌 奉宸门牌

朂勤宫牌 朂勤门牌

承华宫牌 承华门牌

昭俭宫牌 昭俭门牌

韶圃门牌 丽园门牌

撷芳殿牌 隆祀门牌

本恩殿被燬万歴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九日葢常盈库

悬牌

仁夀殿牌 仁夀门牌

嘉庆左门牌 嘉庆右门牌

履顺门牌 蹈和门牌

景福宫牌 景福门牌

元吉阁牌 恊瑞门牌

哕鸾宫牌防昌元年十月二十四日被燬

喈鳯宫牌 宫正司

尚衣局 尚食局

尚功局 尚服局

尚寝局 尚宫局

短连库座万歴二十七年五月十二日添葢

仁夀宫大善殿嘉靖二十一年九月初八日拆葢

慈寜宫牌 慈寜门牌

长信门牌 徽音左门牌

徽音右门牌 永安门牌

慈寜宫花园咸若亭一座万歴十一年五月内更咸若

馆扁 翠芳亭扁

花园内槗万歴六年添葢临溪馆一座万歴十一年五

月内更临溪亭

瑞花亭万歴十一年五月内葢造添扁

精一堂隆庆四年正月二十八日更仁徳堂

精一门更仁徳门牌

皇极阁更道心阁隆庆四年正月二十八日更

隆道阁牌 下仁徳堂牌

忠义室牌 防极门更仁荡门牌

归极门更义平门牌

已上嘉靖四十一年七月十三日更

养心殿牌 养心门牌

前东配殿履仁斋扁 前西配殿一徳轩扁

后殿

防春室扁 东隆禧馆扁

西臻祥馆扁

已上前东配殿起万歴二十二年十月初九日添额

祥寜宫牌 祥寜左门牌

祥寜右门牌 临寳室扁

元极寳殿隆庆元年六月二十日更隆徳殿牌天启七年三月初二日添葢崇祯六年四月十五日更中正殿牌左有容轩右无逸斋俱扁左配殿春仁殿右配殿秋义殿俱牌

元极门隆庆元年六月二十日更隆徳门牌崇祯六年

三月内拆

二南门牌 四徳门牌

隆禧殿更英华殿牌崇祯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拆去

牌面出回衙门收贮

英华门隆庆元年六月二十日更扁

仁智殿牌 思善门牌

武英殿扁 大庖厨牌

南薰殿牌

世庙

景神殿牌 永孝殿牌

睿宗庙嘉靖四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更名玉芝宫牌

悬额 后殿大徳殿牌

宫门芝祥门牌 外劵门寳庆门牌

延祥宫扁 佳丽门扁

永明殿扁 干运殿牌

云亭牌 御风亭牌

秀岩石扁 天光亭牌

云影亭牌 戴鳌牌楼

飞虹牌楼 龙徳殿牌

崇仁殿牌 广志殿牌

丹鳯门牌 苍龙门扁

昭明门扁 环碧殿牌

嘉乐馆扁 瑞云馆扁

紫芝轩牌 昭庆殿扁

崇先殿牌 昭融馆扁

咸春阁牌 安福左门牌

安福右门牌 迎祥左门牌

迎祥右门牌 休明门扁

钦天阁牌 追先阁牌

已上二阁嘉靖十九年九月十九日添牌

麒麟房无扁 环翠殿扁

崇智殿扁 清华殿牌

琼林石扁 宣仁门扁

翔鳯之殿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初六日被燬地基万歴

二十八年四月初四日添葢库座

金寳库嘉靖十三年七月初七日拆葢

皇史宬牌 皇史门牌

歴左门牌 歴右门牌

南城

中路

永防门扁

观心殿万歴二十八年六月二十日添葢扁

昭祥门扁 端拱之门牌

昭徳门牌 重华门牌

广爱门牌 咸熈门牌

重华殿牌 中圎殿无扁

肃雍门牌 康和门牌

后殿无扁 丽春门牌

清和阁牌 迎春馆扁

圎殿牌

东长街

广顺门扁 中和门扁

景华门扁 宣明门扁

景明门扁 洪庆门牌

洪庆殿牌 后殿无扁

膳房无扁 库无扁

景和门扁

西长街

兴善门扁 丽景门扁

长春门扁 清华门扁

二所无扁 寜福宫扁

延福宫扁 嘉福宫扁

髙明门扁 明徳宫扁

永春宫扁 永寜宫扁

宜春宫扁 延喜宫扁

延春宫扁 御前作

河东

崇徳殿即回龙观万厯二十八年六月初四日拆去葢造观心殿修补干运殿万厯三十二年三月十六日添葢崇徳殿牌

翫芳亭万厯三十二年三月十六日添葢牌

集祥门扁 桂香馆万厯二十八年六月初四日拆去葢造观心殿修补干运殿

膳房万厯二十八年六月初四日拆去葢造观心殿修

补干运殿

翠玉馆扁 浮金馆扁

撷秀亭 聚景亭

已上二亭嘉靖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添牌

吕梁洪嘉靖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更

金左亭 金右亭

已上二亭嘉靖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添牌

含和殿牌

澄辉阁万厯三十年四月二十九日更涌福阁

秋香阁无扁 东华门牌

东上门牌 东上南门牌

东上北门牌 东中门牌

大烹厨牌 东安门牌

正心殿嘉靖四十四年九月十八日更斋宫

始阳静五师堂左右配殿后小殿宫门

已上正心殿等隆庆元年三月初一日工部拆去

万嵗山崇祯七年九月初九日奉旨万嵗山顶至山根斜量二十一丈着拆髙多少合每丈拆髙七尺共拆髙一十四丈零七尺

万嵗门牌 山左门

山右门

已上三门万厯三十年八月十一日添牌

毓秀亭嘉靖十三年五月十一日更

玩芳亭万歴二十八年四月十四日更

翫景亭万歴二十九年八月十七日更

长春亭牌 长春门牌

夀皇殿牌 左毓秀馆扁

右毓秀馆万歴三十八年六月二十九日添葢扁

万福阁牌 下臻禄堂牌

永康阁牌 下聚仙室牌

延宁阁牌 下集仙室牌

已上万厯三十年闰二月初八日添盖

万福阁东

观徳殿万歴二十八年五月初八日添葢牌

后亭

夀春亭万歴三十一年二月十三日添盖牌

山子上翫景亭牌下洞

夀明洞万歴三十一年二月十三日添葢扁

永夀殿牌 永夀门牌

观花殿万厯三十年闰二月初八日添葢牌

后亭

集芳亭万歴三十一年二月十三日添盖牌

防景亭万歴三十年五月十三日添牌

兴庆阁万厯四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更翫春楼牌夀安室万歴三十年九月十七日添牌

万福阁西

永安亭万歴三十一年二月十三日添葢牌

永安门牌

干祐阁牌 下嘉禾馆牌

干祐门牌

兴庆阁万歴四十一年四月十五日添葢牌

景明馆牌

山左里门万歴三十年七月初二日添盖牌

山右里门牌 山右门

已上嘉靖二十一年三月初七日添牌

元武门牌 北上门牌

北上东门牌 北上西门牌

北中门牌 北安门牌

道经堂更书造局无扁 防道殿

大髙元殿等处

前牌楼名

先天明镜 孔绥皇祚

太极仙林 佑天民

亭名

炅真阁牌 灵轩

已上嘉靖二十一年四月初一日添牌

始青道境牌 福静门扁

康生门扁 髙元门牌

苍精门牌 黄华门牌

大髙元殿牌 无上阁牌

下龙章鳯篆牌 始阳斋牌

象一宫牌 寜安门扁

夀昌门扁 隆道斋

万法寳殿被燬万歴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添葢佛殿连房万厯三十年十一月初四日佛殿添额名祖师殿牌

长寜门更永亨门牌 龙翔门牌

西便门更长寜门 慈济门

咸明门牌

圎明阁嘉靖二十六年二月初四日添葢牌

承光殿嘉靖三十一年八月初三日更干光殿牌金海

等处

广寒殿万歴七年五月初四日坍塌六月初六日拆去

牌楼名

堆云 积翠

大桥

牌楼名

金鳌 玉蝀

太液桥

陟山门嘉靖二十一年三月初一日添扁

凝和殿嘉靖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更恵熈殿嘉靖

四十三年三月十二日更元熈殿扁

凝和门嘉靖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更恵熈门嘉靖

四十三年三月十二日更元熈门扁

元熙殿马头左拥翠亭万厯三十年七月十五日更元

津亭

右飞香亭万歴三十年七月十五日更元润亭

船坞 济神祠牌

北闸口亭嘉靖十三年六月初六日更涌玉亭嘉靖二

十二年三月初六日更滙玉渚扁

西马头龙渊亭万厯三十年七月十五日添葢扁

凝道雷轩扁 念善馆

已上嘉靖二十二年三月初六日添

逺趣轩更神应轩又更元雷居牌

元雷门牌

防景亭嘉靖二十二年三月初六日更龙泽亭万歴三

十年七月十五日更龙湫亭牌

雷霆洪应之殿牌 坛城

轰雷轩 啸风室

嘘雪室 灵雨室

耀电室 清一斋

寳渊门牌 灵安堂

精馨堂 驭仙次

辅国堂 演妙堂

入圣居

已上嘉靖二十二年三月初六日悬额

漙恵门牌

太素殿嘉靖四十三年七月内更夀源殿牌

正心斋 持敬斋

已上嘉靖二十二年三月初六日添

素左门

素右门天启七年六月内垒塞

嵗寒亭嘉靖二十二年三月初六日更五龙亭牌龙神祠扁

北台万歴二十九年六月十三日添葢天启元年十一

月初四日拆

干徳殿万歴二十九年六月十三日添盖万歴三十年八月初五日更干徳阁牌天启元年八月初四日奉防拆卸天启四年五月初一日添葢嘉徳殿牌

下祐皇殿牌 延景门

干徳门牌

牌坊名

南福渚扁 北夀岳扁

五亭名

中龙泽亭牌 左澄祥亭扁

右涌瑞亭扁 左滋香亭扁

右浮翠亭扁

三洞名

上隆夀洞牌 中玉华洞牌

下仙逰洞牌

已上万歴三十年七月十四日添天启元年拆

□祥桥牌 狮子房

虎城无扁

振武殿万歴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添盖牌

恒裕仓扁 省敛亭扁

天鵞房嘉靖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拆葢腾禧殿牌湰沼门

秋辉亭嘉靖二十二年四月初九日更腾波亭嘉靖三十五年五月十九日更滋祥亭万歴三十年七月十七日更香津亭扁

清馥殿牌 丹馨门扁

锦芳亭牌 翠芬亭牌

已上嘉靖十一年三月初三日添牌

长春门牌 昭馨门扁

瑞芬门扁 馥景门

仙芳门扁 馥东门

馥西门嘉靖三十五年十一月初六日安扁

澄碧亭嘉靖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更飞霭亭嘉靖三十年五月十九日更涌福亭万厯三十年七月十七日更腾波亭扁

涌瑞亭万歴三十年七月十七日更飞霭亭扁

迎翠殿更承华殿万歴三十年十月初六日拆去干徳

阁工所用

迎翠门更承华门扁

已上嘉靖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更

浮香亭嘉靖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添嘉靖三十年六

月初四日更芙蓉亭扁

寳月亭嘉靖十一年三月初三日那葢添牌

延年殿嘉靖四十三年三月十二日添葢牌

滋龄门扁

滋龄亭万厯三十一年二月十三日更南教塲平台嘉

靖三十五年三月十五日拆葢

紫光阁牌 下玉仙室扁

明徳殿万歴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添牌

玉熙宫牌 熈祥门牌

熈瑞门牌 后殿清仙宫牌

东夀祺斋扁 仙辉馆扁

鳯和居扁 西禄祺斋扁

仙朗馆扁 鸾鸣居扁

羊房夹道

贞庆殿万厯三十一年八月初七日拆去大山子工所

福徳门

大仙都殿嘉靖二十八年三月初三日更大道殿牌大道门牌天启七年三月初二日拆葢隆徳殿

清虚殿牌 清虚门牌

鍳戒亭牌

已上嘉靖十三年八月十三日添

曲流观扁

曲流观门万歴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添扁

翠林 瑶景

旋波台嘉靖二十八年三月十六日更仙台万歴九年七月内添四柱方亭一座万歴四十年九月初六日添迎仙亭牌

牌坊名

南福峦 北禄渚

台上七层牌额

一层玉光 二层光华

三层华耀 四层耀真

五层真境 六层境僲

七层僲台

朝元馆牌

馆门嘉靖四十五年五月初四日添葢万歴二十八年

五月二十六日拆

显阳殿万歴二十九年五月十三日添葢牌

景徳殿万歴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添盖牌

大光明殿等处

西登丰门牌 广福门牌

广和门牌 广寜门扁

二门

玉宫门牌 昭祥门扁

凝瑞门扁 大光明殿牌

左太始殿牌 右太初殿牌

宣恩亭牌 响祉亭牌

一阳亭牌 万仙亭牌

后门

永吉门牌 左安门

右安门 太极殿牌

东统宗殿牌 西总道殿牌

帝师堂牌万歴三十年九月十九日拆

积徳殿牌万歴三十年九月十九日拆

夀圣居万歴三十年二月十三日拆

福真憇万歴三十年二月十三日拆

禄仙居万歴三十年二月十三日拆

天元阁牌 下阐元保祚

朝东外门

天平门 丰和门

万夀宫嘉靖四十二年九月初二日更恩夀宫嘉靖四

十四年三月十五日更万夀宫牌

万夀门牌

夀源宫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十五日更百禄宫牌五福殿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十五日添

承祐殿扁 左祐祥殿扁

右祐寜殿扁

龙禧殿嘉靖四十二年二月十二日更龙煌斋嘉靖四

十四年三月十五日更龙吉斋

鳯祺馆嘉靖四十二年二月十二日更鳯煜馆嘉靖四

十四年三月十五日更鳯祥馆

福臻阁嘉靖四十二年二月十二日更昭祥阁

禄康御更朗瑞居

曦福门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十五日更耀曦门

朗禄门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十五日更耀朗门

含祥门牌 成瑞门牌

永康门更永和门牌 永顺门

永绥门牌 永祉门

纳康门

衍庆门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十五日更长寕门牌太元亭嘉靖四十四年二月十九日拆

凝一殿牌

万春宫 春明门牌

后含春殿牌 春静门

万和宫 万和门

万华宫 万华门

万寜宫 万寜门

御馔庖扁 御馔门扁

体仁门扁 履康门扁

启泰门扁 纳祉门

泰安门

西

仙禧宫更千秋宫 仙乐宫更千乐宫

仙安宫更千景宫 仙明宫更千安宫

已上四宫嘉靖四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更朝东南起

常寜门扁 常和门

常善门 常辉门

金寜门 攸顺门

攸利门 金静门

金瑞门 宣恵门

静安门 灌木门更素康门扁

授衣门更金寜门 螽斯门更常静门

已上三门嘉靖三十七年二月十四日更

夀安门嘉靖三十三年正月十九日添葢

广成门嘉靖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添葢

东和门更平安门

南阳徳门牌 永光门扁

北嘉安门牌 东迎和门牌

已上嘉靖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葢

帝社稷坛 帝社街

无逸殿更书馆 豳风亭更冩法亭

夀明殿无扁 夀明门无扁

已上殿门嘉靖三十七年闰七月二十六日添盖省耕亭

西荘家门马头

飞香亭万厯三十年七月十五日添扁

昭和殿牌

拥翠亭万歴三十年七月十五日添扁

趯台坡牌

翠香亭万歴三十年七月十五日添扁

澄渊亭牌 海神祠扁

已上嘉靖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添

乐成殿扁 防碧亭牌

浮玉亭万歴三十年七月十五日添扁

西苑门扁 左临海亭扁

右临海亭扁

已上嘉靖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添葢

崇智殿嘉靖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拆葢

五雷殿牌 左迎祥馆

右集瑞馆万歴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添扁

太元亭扁 问法所

临漪亭牌 水云榭牌

已上嘉靖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添葢

西华门牌 西上门牌

西上南门牌 西上北门牌

西中门牌 干明门牌

西安里门牌 西安门牌

明洪武元年八月大将军徐达遣指挥张焕计度元皇城周围一千二十六丈将宫殿拆燬至二十二年封太宗为燕王命工部于元皇城旧基建府其制山川二坛在王城南之右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门楼廊庑二百七十二间中曰承运殿十一间后为圎殿次曰存心殿各九间承运殿之两庑为左右二殿自八间殿之后前中后三宫各九间宫门两厢等室九十九间王城之外周垣四门其南曰灵星余三门同王城门名周垣之内堂库等室一百三十八间凡为宫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间

宫禁诫勅

明太祖洪武三年命工部造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之宫中申严宫闱之禁皇后之尊只得治宫中之事宫门外事毫不得预后妃嫔嫱宫中诸费皆尚宫奏之发内官监覆奏方得赴部闗领若尚宫不奏而輙发内官监内官监不奏而輙赴部擅领者皆论死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宫惟问症取药而已羣臣命妇惟庆莭朝见中宫无事不许入宫人主亦无见命妇之礼凡天子及亲王后妃宫人等必湏选择良家子女以礼聘娶不拘防所勿受大臣进送

命儒臣修女诫曰治天下者脩身为本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使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若宠之太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观厯代宫阃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乱者也夫内嬖惑人甚于鸩毒惟贤明之主能察之于未然其他未有不为所惑者卿等纂述女诫及古贤之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宫官

宫官有六局一司局洪武十二年置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

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四司之官属凡六尚事物出纳文籍皆印署之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司记掌印宫内诸司簿书出入録目审而付行典记掌记佐之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司言二人正六品典言二人正七品掌言二人正八品司言掌宣传奉启之事典言掌言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簿二人正六品典簿二人正七品掌簿二人正八品司簿掌名籍廪赐之事典簿掌簿佐之女史六人掌报文书司闱六人正六品典闱六人正七品掌闱六人正八品司闱掌宫闱管钥之事典闱掌闱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尚仪局尚仪二人正五品掌礼乐居总司籍司乐司賔司赞四司之官属司籍二人正六品典籍二人正七品掌籍二人正八品司籍掌经籍教授笔札几案之事典籍掌籍佐之女史十人掌执文书司乐二人正六品典乐四人正七品掌乐四人正八品司乐掌率乐人习乐陈县拊撃进退之事典乐掌乐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賔二人正六品典賔二人正七品掌賔二人正八品司賔掌朝见宴防赏赐之事典賔掌賔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赞二人正六品典赞二人正七品掌赞二人正八品司赞掌朝见宴防赞相之事典赞掌赞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彤史二人正六品掌后妃羣妾御于君所书其月日

尚服局尚服二人正五品掌供内服用采章之数总司寳司衣司饰司仗四司之官属司寳二人正六品典寳二人正七品掌寳二人正八品司寳掌寳符契圗籍典寳掌寳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衣二人正六品典衣二人正七品掌衣二人正八品司衣掌衣服首饰典衣掌衣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饰二人正六品典饰四人正七品掌饰二人正八品司饰掌膏沐巾器玩之事典饰掌饰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仗二人正六品典仗二人正七品掌仗二人正八品司仗掌羽舆仗卫之事典仗掌仗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尚食局尚食二人正五品掌供膳羞品齐之数总司膳司醖司药司饎四司之官属凡进食先尝之司膳四人正六品典膳四人正七品掌膳四人正八品司膳掌割烹煎和之事典膳掌膳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醖二人正六品典醖二人正七品掌醖二人正八品司醖掌酒醴酏饮之事典醖掌醖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药二人正六品典药二人正七品掌药二人正八品司药掌医方药物之事典药掌药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饎二人正六品典饎二人正七品掌饎二人正八品司饎掌给宫人廪饩薪炭之事典饎掌饎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尚寝局尚寝二人正五品掌燕寝进御之次序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司之官属司设二人正六品典设二人正七品掌设二人正八品司设掌帷帐裀席洒扫张设之事典设掌设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舆二人正六品典舆二人正七品掌舆二人正八品司舆掌舆辇繖扇羽仪之事典舆掌舆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苑二人正六品典苑二人正七品掌苑二人正八品司苑掌园苑种植蔬菜之事典苑掌苑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司灯二人正六品典灯二人正七品掌灯二人正八品司灯掌灯烛膏火之事典灯掌灯佐之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尚功局尚功二人正五品掌女功之程课总司制司珍司防司计四司之官属司制二人正六品典制二人正七品掌制二人正八品司制掌衣服裁制缝线之事典制掌制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司珍二人正六品典珍二人正七品掌珍二人正八品司珍掌金玉寳货之事典珍掌珍佐之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司防二人正六品典防二人正七品掌防二人正八品司防掌防缯锦枲之事典防掌防佐之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司计二人正六品典计二人正七品掌计二人正八品司计掌度支衣服饮食薪炭之事典计掌计佐之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宫正司宫正一人正五品掌纠察宫闱责罚戒令之事司正二人正六品典正四人正七品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二十九年授六尚局官勑曰朕观帝王为治必自齐家始未有家不齐而能治国平天下者周之内宰以隂礼教六宫九嫔以妇职之法敎九御各有职司非细故也朕起布衣陟尊位而于内治之道不敢忽焉是以内设六尚以职六宫斯列圣相维之道也近年精选民间淑徳入宫者数人使兼六尚事人各克勤事多周备今特命某为某官尔尚克遵前规慎守乃职毋怠毋忽其外有家者女子服劳既多或五载六载归其父母从其婚嫁人受命年髙者许归以终天命愿留者聼其宫闱及见受职者家与禄视外品官等

内官监【承运等库局附】

内官监通掌内史名籍总督各职凡差遣及缺员具名奏请设令一人正六品丞二人从六品典簿一人正九品所掌文籍以通书算小内使为之神宫监掌太庙祭器及祭祀洒扫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徔七品奉御一人正八品尚寳监掌御寳图书凡用御寳则奏请然后付尚寳司官用之毕则捧入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尚衣监掌御用冠冕衣服靴履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奉御四人正八品尚膳监掌御膳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徔七品司设监掌御用仪仗辇辂舆帐裀褥张设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徔七品奉御四人正八品司礼监掌宫廷礼仪凡正旦冬至等节命妇朝贺等礼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七品直殿监掌各殿洒扫陈设设令一人正七品丞四人徔七品小内使一十五人宫门承制掌传奉宣召设奉御五人正八品宫门守门官掌宫门洒扫时其开阖讥察出入设门正一人正八品副四人徔八品内承运库掌供御金银縀疋等物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徔九品司钥库掌皇城各门管钥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四人徔九品巾帽局掌造内府冠帽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二人徔九品针工局掌造内府衣服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徔九品织染局掌织染縀疋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徔九品顔料局掌烧造银硃等项顔料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司苑局掌种莳蔬果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司牧局掌牧养孳牲设大使一人正九品皆于内官内选用外承运库掌收金银縀疋等物甲字库掌收铜钱布疋顔料乙字库掌收衣服衾帐纸劄等物丙字库掌收纻丝绵纱线丁字库掌收铜铁锡香茶蜡诸物戊字库掌收氊衫胡椒并支军器广源库掌收贮寳钞广恵库掌收支寳钞每库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徔九品皆于流官内选用户部皮作局掌硝熟皮张成造靴鞋鞍辔兵仗局掌造各项军器寳源局掌鼔铸铜器每局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徔九品皆于流官内选用工部内官禁令凡内使于官城内相骂詈先发而理屈者杖五十后发而理直者不坐其不服本官钤束而抵骂者杖六十内使骂奉御者杖六十骂门官监官者杖七十内使等于官城内鬭殴先闘而理屈者杖七十殴伤者加一等后应理直而无伤者笞五十不服本官钤束而殴之者杖八十殴伤加一等殴奉御者杖八十殴门官监官者杖一百伤者各加一等内使有心懐恶逆出不道之言者迟处死知情而蔽之者同罪知而不首者斩首者赏银三百两洪武二年谕吏部曰朕观周礼内官未及百人后世至逾数千卒为大患今虽未能复古亦当为防微之计古时此辈所治止于酒浆醯醢司服守阍数事今朕不过以备使令非别有委任可斟酌其宜毋令过多又曰此辈自古以来求其善良千百中不一二见若用以为耳目即耳目蔽矣以为腹心即腹心病矣驭之之道但常教戒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则骄恣畏法则检束检束则自不敢为非也乃定置六十人

中官之制凡内使小火者乌木牌平巾者不得衣圆领束带唯请长随并都知监长随各狮子等补束角帯及有牙牌官帽便谓之奉御正六品得服麟补束金厢瑇瑁或犀帯自奉御而上左右监丞五品左右少监徔四品太监正四品太监而上方服斗牛补再陞则膝襴飞鱼斗牛及蟒衣陞方赐玉带冬则光素夏则玲珑三九月则顶收陞则内府骑马凡骑马者自东西下马门起至南内西上南门起至寳钞司凡遇圣节正旦大婚诞庆各进马一匹再陞则每嵗禄米十二石后加一级皆益十二石逆贤以辽左缺马凡中官力能办马者皆赐骑一时数百人有每次进十疋至五十匹每嵗传进十余次其身顿加禄米一次至一千二百石葢百级矣皆滥典也

内书堂教习内官始于宣庙初以大学士陈山后皆以编检矣然不施夏椘其权反在学长其罚典则以界方捶手重则于圣人前罚跪再重则扳着防炷香扳著者向圣人直立弯腰用两手扳住两脚不许股屈屈则界方两下

嘉靖中詹事霍韬等重修防典疏谓内臣监局官员祖训置軄甚详惟治年间儒臣失考不及纂述宜查洪武年间各监局軄掌何如员数何如编列礼典亦以礼制治之意也不报嗣是屡防典无人议及矣

附载

宫人叅随视朝起扵晋代六朝相因至唐不改六典曰宫嫔掌朝防赞相之事引容立于殿廷杜诗所谓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是也崔尽诛宦官止令内夫人至中学士院传宣圣谕及朱温将谋禅代而始罢宫人传宣及随朝之仪永乐末年上有疾用宫人随侍出朝后无复有此事

汉时宫中有对食者宫人相与配合为夫妇也陈皇后无子使宫人衣上衣冠与之寝防武帝废之责以为女而男滛后世宫人率与中官为匹偶其昵甚于夫妇

唐时宫中给使令者皆有冠巾谓之裹头内人旧制宫中女官亦给冠帯即其遗制也

宋制以内夫人六人轮日修起居至暮封付史馆旧制有女秀才代书王命而不职起居此不及宋古塟宫人之所谓之宫人斜京城阜城门外五里许有静乐堂砖甃二井屋以塔南通方尺门谨闭之井前结石为洞四方通风宫人有病非有名称者例不赐墓则出之禁城后舜贞门榜右门承以敛具舁出元武门北上门北中门达安乐堂授其守者召本堂土工移北安门外易以朱棺礼送之静乐堂火塟塔井中凡宫人故必请旨凡出必以铜符合符乃遣嘉靖中有贵嫔捐资易民地数亩其焚烬不愿井者悉内地中

礼仪房奶口

皇城东安门外稍北有礼仪房乃选养奶口以内廷宣召之所俗名--府有提督司礼监太监有掌房有贴房俱锦衣卫指挥每季选奶口四十名养之于内谓之坐季奶口别选八十名籍于官谓之防卯奶口倘坐季者有故即以补之先期宛平大兴两县及各衙门博求军民家有夫女口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夫男俱全形容端正第三胎生男女仅三月者杂选之仍令稳婆騐无隠疾具结起送司礼监请旨差内官出合各衙门所送奶口防选乃定每口日给米八合肉四两光禄寺支领每年更番什物每季煤炭杂器两县召商办送每遇宣取则就中选取一人易髙髻新衣宫妆以进崇祯十六年五月司礼监王徳化本云奶口例有定额按季遴选季终退换故取之于军者则锦衣等二十八卫之大小地方之广狭以定口数之多寡故卫之口数最多者为锦衣额数以一百计余卫则十五以至十口止城县之最多者为南城额以一百七十计余则一百二十以至二十口止每遇选期慎择生男生女各二十口并所乳婴儿存房作养以备一季之取用上季未用者即行疎放此旧例也今宜选生男生女各以十五口为额少副轸恤之意至于里甲之勒索佥报之骚扰事属城司宜严申禁

故事民间妇无得入禁中者即诸宫女已承恩赐名称其母非得防亦不入惟三婆则时有之一曰奶婆即二县与各衙门选送礼仪房坐季奶口若内廷将有诞喜先铺月子房传预选则数人之内直房产男用乳女者产女用乳男者初亦杂试月余乃留一人一曰医婆取精通方脉者内有防则各衙门选取以送司礼监防选中籍名待诏入选者妇女多荣之一曰穏婆即民间收生婆中预选籍名在官者惟内府所用之如选宫女则用以辨别妍可否如选奶口则用以等第乳汁厚薄隠疾有无如内廷有喜则先期预集老扵事者直宿日伺之事定乃罢诸婆中有一经传宣者则出入髙髻彩衣如宫装以自别于曹偶民间亦以此信而用之医婆穏婆事竣皆得出惟奶口一留用则终其身事所乳得霑恩泽无复出理其食报葢特隆云崇祯辛巳令乳皇子至七嵗放出保母之崇非先王之制即中季亦自陆令萱等一二人而外不多见明制例封夫人而永乐之保母贤顺夫人冯氏夫王忠赠左都督諡恭靖洪熈之卫圣夫人杨氏夫廷封追封保昌伯諡荘靖此作法于矣至天启之奉圣夫人客氏子弟官俱累都督客氏党比逆贤几危宗社

后市【附】

古国都如井田法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一区君之宫室宫室前一区为外朝朝防蔵库之属皆在焉后一区为市市四面有门每日市门开则商贾百物皆入惟民得入公卿大夫士皆不得入入则有罚市官之法如周礼司市平物价治争讼讥察异服异言之类此国君都邑规模之大槩也

宫阙之制前朝后市市在元武门外每月逢四则开市听商贾易谓之内市灯市自正月初旬起至月半止嵗惟一举每月逢朔望及二十五则城隍庙市每月逢三则土地庙市谓之外市然外市系士夫庶民之所用若竒珍异寳进入尚方者咸于内市萃之至内造如宣徳之铜器成化之窑噐永乐果园厰之髹器景泰御前作房之珐琅精巧逺迈前古四方好事者亦扵内市重价购之

自古都邑大贾名侠皆有称号如古地官司徒司市市官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以次序分地而经市以陈肆辨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市以量度教贾而征价以质剂结信而止讼以贾民禁伪而除诈以刑罚禁虣而去盗以泉府同货而敛賖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汉书所谓东市贾万城西万章箭张禁酒赵放又如货殖传所载翁伯贩脂张氏卖浆郅氏洒削浊氏胃脯其所货至为纎啬往往鼎食撃钟富比王侯都城旧日如勾栏胡同何关门家布前门槗陈内官家首饰双塔寺李家冠帽东江米巷党家鞋大栅栏朱家靴双塔寺赵家薏酒顺承门大街刘家冷淘麺本司院刘鹤家香帝王庙街刁家丸药皆名著一时起家钜万至抄手胡同华家专煑猪头内而宫禁外而勲戚皆知其名蓟镇将帅置走马传致亦当日太平胜槩也

登闻鼔院【附】

院在西长安门小防三间东向傍一小楼悬鼓俾寃民撃之通达下情每日科道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司其事民有寃抑有司不为申理具状通政司又不为转达审实列其状以闻

唐时宫阙前有肺石长可八九尺形如垂肺古秋官大司防以肺石达穷民原其义乃伸寃者撃之立其下然后士聼其词所以肺形者肺主声声所以达其寃也

宪纲凡按察司官断理不公不法等事果有寃枉者许赴廵按监察御史处声寃监察御史枉问许赴通政司递状送都察院申理都察院不与理断或枉问者许撃登闻鼓陈诉

春明梦余録卷六

<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春明梦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