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岐
鸣岐读音为 míng qí。意思是:《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
繁体鳴岐
拼音míng qí
注音ㄇㄧㄥˊ ㄑㄧˊ
词语分解
鸣岐míng qí
词语解释: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
分词解释:相传:
1.递相传授。
2.长期以来互相传说。
亶父:
1.亦作“亶甫”。
2.即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追尊为太王。
别名:
1.正名以外的名字;异名。
2.《荀子》中的逻辑术语。荀况把概念的基本属种关系相对地分为“共名”和“别名”两级。“共名”相当于属概念,“别名”相当于种概念。
国语:
①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是汉语普通话的旧称。
②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岐山:
山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上古称“岐”。
词语解释: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
分词解释:相传:
1.递相传授。
2.长期以来互相传说。
亶父:
1.亦作“亶甫”。
2.即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追尊为太王。
别名:
1.正名以外的名字;异名。
2.《荀子》中的逻辑术语。荀况把概念的基本属种关系相对地分为“共名”和“别名”两级。“共名”相当于属概念,“别名”相当于种概念。
国语:
①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是汉语普通话的旧称。
②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岐山:
山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上古称“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