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迎春的分词解释
yíngchūn

迎春

迎春读音为 yíng chūn。意思是: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 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 3.迎候春天。 4.迎新年。 5.花名。即迎春花。 6.花名。辛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拼音yíng chūn

注音ㄧㄥˊ ㄔㄨㄣ

词语分解

迎春yíng chūn
词语解释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
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
3.迎候春天。
4.迎新年。
5.花名。即迎春花。
6.花名。辛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分词解释
花名:
1.即花户。
2.旧指娼妓在妓院中使用的化名。
祭礼:
①祭祀或祭奠的仪式。
②祭祀或祭奠用的礼品。
东郊:
1.西周时,特指其东都王城以东的郊外。周灭商后,迁殷民于此。
2.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
僚佐:
旧时官署中的助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