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裲裆的分词解释
liǎngdāng

裲裆

裲裆读音为 liǎng dāng。意思是:1.古代的一种长度仅至腰而不及于下,且只蔽胸背的上衣。形似今之背心。军士穿的称裲裆甲。一般人穿的称裲裆衫。 2.即兜肚。

繁体裲襠

拼音liǎng dāng

注音ㄌㄧㄤˇ ㄉㄤ

词语分解

裲裆liǎng dāng
词语解释
1.古代的一种长度仅至腰而不及于下,且只蔽胸背的上衣。形似今之背心。军士穿的称裲裆甲。一般人穿的称裲裆衫。
2.即兜肚。
分词解释
背心:
(背心儿)不带袖子和领子的上衣。
长度:
1.一种领取官钱的凭证。《管子.轻重甲》﹕“民无以与正籍者﹐予之长假﹔死而不葬者﹐予之长度。”马非百新诠﹕“此盖言死而不葬者﹐即由政府以所谓长度者予之﹐使其持向所在地官府支取官钱﹐作为购备棺衾之用。犹今人之言领款凭据矣。”一说指葬地。参阅郭沫若等《管子集校.轻重甲》。
2.汉代财政术语。谓一年之财政计划。
3.两端之间的距离。
军士:
高于兵,低于尉官的军人。
兜肚:
贴身护在胸部和腹部的像菱形的布,用带子套在脖子上,左右两角钉带子束在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