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蚂蚱的分词解释
zha

蚂蚱

蚂蚱读音为 mà zha。意思是:“蝗虫”的俗称。亦指蚱蜢。见“蝗虫”。

繁体螞蚱

拼音mà zha

注音ㄇㄚˋ ㄓㄚˋ

近义词小心 谨慎 

词语分解

蚂蚱mà zhà
词语解释
“蝗虫”的俗称。亦指蚱蜢。见“蝗虫”。
分词解释
蝗虫:
昆虫,种类很多,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有的地区叫蚂蚱。
俗称:
通俗的或非正式的称呼。
蚱蜢:
1.别名“蚂蚱”,为蝗科昆虫稻蝗,是害虫,吃稻叶等。
2.又如:蚱虫(即蚱蜢):蚱蜢竹(竹的一种)。

● 蚱zhà ㄓㄚˋ
◎ 〔蚱蜢〕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短,不能远飞,对农作物有害。
◎ 〔蚱蝉〕蝉的一种。
◎ 〔蚂(mǎ)蚱〕见“蚂3”。
● 蚂(螞)mǎ ㄇㄚˇ
◎ 〔蚂蟥〕环节动物,身体长形,稍扁,黑绿色,尾端有吸盘。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吸食人畜的血液。亦称“马鳖”、“水蛭”。
◎ 〔蚂蚁〕见“蚁”。
● 蚂(螞)mā ㄇㄚˉ
◎ 〔蚂螂〕“蜻蜓”的俗称。
◎ (螞)
● 蚂(螞)mà ㄇㄚˋ
◎ 〔蚂蚱〕“蝗虫”的俗称。
◎ (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