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纲理的分词解释
gāng

纲理

纲理读音为 gāng lǐ。意思是:1.纲纪,法度。 2.统治。

繁体綱理

拼音gāng lǐ

注音ㄍㄤ ㄌㄧˇ

词语分解

纲理gāng lǐ
词语解释
1.纲纪,法度。
2.统治。
分词解释
纲纪:
〈书〉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法纪:纲纪有序ㄧ纲纪废弛。
统治:
依靠权势控制、支配和管理;也指统治的权势:推翻黑暗势力的统治。
法度:
①法令制度;法律。
②行为的准则;规矩:不合法度。

● 纲(綱)gāng ㄍㄤˉ
◎ 提网的总绳。
◎ 事物的关键部分:大纲。纲领。纲目。纲要(a.提纲;b.概要)。
◎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纲(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纲。生辰纲。
◎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
◎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纲纪。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áo )纲(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
● 理lǐ ㄌㄧˇ
◎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 古代指狱官、法官。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