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竹素的分词解释
zhú

竹素

竹素读音为 zhú sù。意思是: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

拼音zhú sù

注音ㄓㄨˊ ㄙㄨˋ

近义词竹帛 书籍 

词语分解

竹素zhú sù
词语解释
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
分词解释
竹帛:
竹简和白绢,古代可供书写。代指史册:功迹著于竹帛。
史册:
也作“史策”。有关历史的记录:名垂史册|载入史册。
书籍:
1.谓校定简册。
2.泛指一般图书。
3.谓登记户籍。
4.书于简册。谓有记载。
5.文书。诏命典策等。

● 竹zhú ㄓㄨˊ
◎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 素sù ㄙㄨˋ
◎ 本色,白色:素服。素丝。
◎ 颜色单纯,不艳丽: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
◎ 洁白的绢:尺素(用绸子写的信)。
◎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 物的基本成分:色素。毒素。维生素。
◎ 向来:素来。素常。素志。平素。
◎ 白,不付代价:素餐。
◎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素食。素席。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