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牍背的分词解释
bèi

牍背

牍背读音为 dú bèi。意思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勃以申辩之方。后用其事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繁体牘背

拼音dú bèi

注音ㄉㄨˊ ㄅㄟˋ

词语分解

牍背dú bèi
词语意思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勃以申辩之方。后用其事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分词解释
置辞:
1.亦作“置词”。
2.措词。
3.指申辩。
4.指修辞技巧。
背面:
①(背面儿)物体上跟正面相反的一面:在单据的背面签字。
②指某些动物的脊背。
千金:
①极多的钱:千金市骨|日费千金。
②比喻十分宝贵:一刻千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
③对别人女儿的客气称呼:千金小姐|您有几位千金。
廷尉:
官名。掌司法刑狱。始置于秦,汉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东汉后或称廷尉、大理和廷尉卿。北齐至明清都称大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