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毛公鼎的分词解释
máogōngdǐng

毛公鼎

毛公鼎读音为 máo gōng dǐng。意思是:西周晚期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鼎上有铭文四百七十九个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赏臣下毛公厝的事情。是中国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现藏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拼音máo gōng dǐng

注音ㄇㄠˊ ㄍㄨㄙ ㄉㄧㄥˇ

词语分解

毛公鼎máo gōng dǐng
词语解释
西周晚期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鼎上有铭文四百七十九个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赏臣下毛公厝的事情。是中国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现藏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分词解释
现存:
1.现有或备有的——随时可以交货的。如:现存物资。
2.现在有或仍然有生命力的。如:现存的昆虫种类。
告诫:
警告劝戒(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再三告诫ㄧ谆谆告诫。也作告戒。
岐山:
山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上古称“岐”。
事情:
1.事物的真相;实情。
2.事理人情。
3.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4.犹工作,职业。
记述:
用文字叙述;记载:记述往事ㄧ那篇文章对此事有翔实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