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抢篱的分词解释
qiǎng

抢篱

抢篱读音为 qiǎng lí。意思是:竹篱笆。

繁体搶籬

拼音qiǎng lí

注音ㄑㄧㄤˇ ㄌㄧˊ

词语分解

抢篱qiǎng lí
词语解释
竹篱笆。
分词解释
● 竹zhú ㄓㄨˊ
◎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 笆bā ㄅㄚˉ
◎ 用竹子、柳条、荆条等编成的像席箔那样的东西:竹篾笆。荆笆。篱笆(亦作“笆篱”)。
● 抢(搶)qiǎng ㄑㄧㄤˇ
◎ 夺,硬拿:抢劫。抢夺。
◎ 赶快,赶紧,争先:抢先。抢占。抢购。抢攻。
◎ 刮,擦:磨剪子抢菜刀。
◎ 当面责备或讽刺:抢白他一顿。
● 抢(搶)qiāng ㄑㄧㄤˉ
◎ 碰,撞:呼天抢地。
◎ 同“戗”。
● 抢(搶)chēng ㄔㄥˉ
◎ 〔抢攘〕纷乱的样子,如“支离抢抢兮,遭世孔疚”。
◎ (搶)
● 篱(籬)lí ㄌㄧˊ
◎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篱笆(“笆”读轻声)。樊篱。篱落。篱墙。篱栅。篱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