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庐山面目的分词解释
shānmiàn

庐山面目

庐山面目读音为 lú shān miàn mù。意思是: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繁体廬山面目

拼音lú shān miàn mù

注音ㄌㄨˊ ㄕㄢ ㄇㄧㄢˋ ㄇㄨˋ

近义词庐山真面目 庐山真面 

词语分解

庐山面目lú shān miàn mù
词语解释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分词解释
事物:
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真相:
1.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后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2.谓实任宰相。
3.犹宝相。即神﹑佛的画像或塑像。
九江市:
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向九铁路终点。古称浔阳。1949年设市。人口46.4万(1995年)。为江西北部物资集散及水陆交通中心,长江中游重要港口之一。工商业发达,旧为四大米市之一。名胜古迹有甘棠湖及烟水亭、锁江楼、能仁寺等。市南有著名的庐山风景区。
庐山:
又名“匡山”、“匡庐”。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滨长江,东临鄱阳湖。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中群峰林立,飞瀑流泉,林木苍翠,云海弥漫。有仙人洞、花径、大小天池、三叠泉、含鄱口、五老峰、香炉峰、秀峰、东林寺、庐山温泉等名胜古迹。夏季凉爽,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