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常遇春的分词解释
chángchūn

常遇春

常遇春读音为 cháng yù chūn。意思是:常遇春(1330-1369)明初大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善射,有勇力,元末参加朱元璋军,被任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共同领兵,先攻灭张士诚,后北上灭元。屡立战功,军中号称“常十万”。1369年与李文忠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师途中暴病死。追封开平王。

拼音cháng yù chūn

注音ㄔㄤˊ ㄩˋ ㄔㄨㄣ

词语分解

常遇春cháng yù chūn
词语解释
常遇春(1330-1369)明初大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善射,有勇力,元末参加朱元璋军,被任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共同领兵,先攻灭张士诚,后北上灭元。屡立战功,军中号称“常十万”。1369年与李文忠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师途中暴病死。追封开平王。
分词解释
勇力:
1.勇猛而有气力。亦指胆量和气力。
2.指有勇气的人。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
怀远:
安抚边远的人。
共同:
①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共同点ㄧ共同语言ㄧ搞好经济建设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②大家一起(做):共同努力。
北上:
我国古代以北为上,后来把去本地以北的某地叫北上(跟‘南下’相对):近日将动身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