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太阳历的分词解释
tàiyáng

太阳历

太阳历读音为 tài yáng lì。意思是:即阳历。历法的一种。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月的长短则是人为规定。现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阳历创始于罗马(公元前46年)﹐后经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订﹐而成目前所用的阳历。

繁体太陽曆

拼音tài yáng lì

注音ㄊㄞˋ ㄧㄤˊ ㄌㄧˋ

词语分解

太阳历tài yáng lì
词语解释
即阳历。历法的一种。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月的长短则是人为规定。现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阳历创始于罗马(公元前46年)﹐后经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订﹐而成目前所用的阳历。
分词解释
回归年:
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要的时间。一个回归年等于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叫太阳年。
高利:
特别高的利息或利润:高利盘剥丨牟取高利。
人为:
①人力所为;人做的:天自出巧非人为|事在人为。
②人造成的:人为的障碍。
阳历:
全称“太阳历”。即“公历”。
历法:
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类。具体的历法还包括纪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