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外儒的分词解释
wài

外儒

外儒读音为 wài rú。意思是:道家对儒家的称呼。

拼音wài rú

注音ㄨㄞˋ ㄖㄨˊ

词语分解

外儒wài rú
词语解释
道家对儒家的称呼。
分词解释
称呼:
1.叫。对人呼唤其身份﹑名称等。
2.表示被招呼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等的名称。
儒家:
1.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2.指读书人家。
道家:
1.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
3.指道教。
4.指佛教。

● 外wài ㄨㄞˋ
◎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 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 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 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 关系疏远的:外人。
◎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 儒rú ㄖㄨˊ
◎ 指读书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 古同“懦”,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