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堂牒的分词解释
tángdié

堂牒

堂牒读音为 táng dié。意思是:唐宋时宰相签押下达的文书。

拼音táng dié

注音ㄊㄤˊ ㄉㄧㄝ ˊ

词语分解

堂牒táng dié
词语解释
唐宋时宰相签押下达的文书。
分词解释
文书:
①各种文件的统称。有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之分。前者即公文,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家族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书信、日记、家谱、契约、合同等。
②指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员。
签押:
署名﹐画押。表示负责。
宰相:
指中国封建王朝中的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辅佐皇帝总理国政,治理天下。但历代对此职的称呼及其所有的职权各有不同。
下达:
1.追求财利。
2.古时婚礼,男家使媒人向女家求婚,叫下达。
3.以私事陈达于君。
4.向下发布或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