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哭竹的分词解释
zhú

哭竹

哭竹读音为 kū zhú。意思是:相传三国吴孟宗母嗜食笋,值冬无笋,宗入竹林悲泣哀叹,忽见有笋生出,得以供母。事见《三国志.吴志.孙晧传》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

拼音kū zhú

注音ㄎㄨ ㄓㄨˊ

词语分解

哭竹kū zhú
词语解释
相传三国吴孟宗母嗜食笋,值冬无笋,宗入竹林悲泣哀叹,忽见有笋生出,得以供母。事见《三国志.吴志.孙晧传》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
分词解释
贤传:
能正确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
宗母:
指母系社会中的氏族首领。
哀叹:
1.呜咽地悲叹;出声地悲泣;哀泣。
2.悲哀地叹息。
竹林:
1.竹子丛生处。
2.“竹林七贤”的省称。
3.鸟名。
裴松之:
裴松之(372-451)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任宋中书侍郎。奉宋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保存了大量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