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读音为 jí lín dà xué。意思是: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长春。前身是1946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东北行政学院。1948年与哈尔滨大学合并,称东北科学院,同年迁往沈阳,改名为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改名为东北人民大学,后迁到长春。1958年改现名。设有研究生院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考古学、经济学等系。
拼音jí lín dà xué
注音
词语分解
吉林大学jí lín dà xué
词语解释: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长春。前身是1946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东北行政学院。1948年与哈尔滨大学合并,称东北科学院,同年迁往沈阳,改名为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改名为东北人民大学,后迁到长春。1958年改现名。设有研究生院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考古学、经济学等系。
分词解释:物理:
1.事理。
2.事物的道理﹑规律。
3.景物与情理。
4.物理学的省称。哈尔滨:
黑龙江省省会。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临松花江,人口251.9万(1982)。东北第二大城市,以机械、动力为主的新兴综合工业城市。东北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学:
①研究国民经济各方面问题的学科的总称。包括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②政治经济学的简称。科学院:
规模较大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机关,有综合性质的和专门性质的两种。
校址:
学校的所在地。
词语解释: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长春。前身是1946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东北行政学院。1948年与哈尔滨大学合并,称东北科学院,同年迁往沈阳,改名为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改名为东北人民大学,后迁到长春。1958年改现名。设有研究生院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考古学、经济学等系。
分词解释:物理:
1.事理。
2.事物的道理﹑规律。
3.景物与情理。
4.物理学的省称。哈尔滨:
黑龙江省省会。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临松花江,人口251.9万(1982)。东北第二大城市,以机械、动力为主的新兴综合工业城市。东北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学:
①研究国民经济各方面问题的学科的总称。包括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②政治经济学的简称。科学院:
规模较大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机关,有综合性质的和专门性质的两种。
校址:
学校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