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十三调的分词解释
shísāndiào

十三调

十三调读音为 shí sān diào。意思是:南曲十三种乐调的合称。南曲曲牌分属仙吕宫﹑羽调﹑黄钟宫﹑商调﹑正宫﹑大石调﹑中吕宫﹑般涉调﹑道宫﹑南吕宫﹑越调﹑小石调﹑双调十三个宫调。其中有九个宫调为戏曲常用。

繁体十三調

拼音shí sān diào

注音ㄕㄧˊ ㄙㄢ ㄉㄧㄠˋ

词语分解

十三调shí sān diào
词语解释
南曲十三种乐调的合称。南曲曲牌分属仙吕宫﹑羽调﹑黄钟宫﹑商调﹑正宫﹑大石调﹑中吕宫﹑般涉调﹑道宫﹑南吕宫﹑越调﹑小石调﹑双调十三个宫调。其中有九个宫调为戏曲常用。
分词解释
正宫:
皇后的俗称。别于东宫﹑西宫而言。
商调:
1.乐曲七调之一,其音凄怆哀怨。
2.谓甲乙两个单位通过协商,将一方的工作人员调到另一方去工作。
常用:
经常使用;日常应用。
三种:
宋名将种世衡之子,种古﹑种谔﹑种诊三兄弟的合称。
南吕:
1.古代乐律调名。十二律之一,属阴律。
2.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