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刘勰的分词解释
liúxié

刘勰

刘勰读音为 liú xié。意思是:刘勰(约465-约532)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精通文学和佛理。曾任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受昭明太子萧统赏识。萧统死后出家为僧,法名慧地。所著《文心雕龙》,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杰作。

繁体劉勰

拼音liú xié

注音ㄌㄧㄨˊ ㄒㄧㄝ ˊ

词语分解

刘勰liú xié
词语解释
刘勰(约465-约532)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精通文学和佛理。曾任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受昭明太子萧统赏识。萧统死后出家为僧,法名慧地。所著《文心雕龙》,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杰作。
分词解释
东宫:
封建时代太子住的地方,借指太子。
赏识:
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出家:
离家到寺庙或庵堂里为僧尼。
精通:
对学问、技术或业务有透彻的了解并熟练地掌握:精通医理。
法名:
指出家当僧尼或道士后由师父另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