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公士的分词解释
gōngshì

公士

公士读音为 gōng shì。意思是: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2.公正之士。 3.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汉同秦制。后代亦或沿用。 4.复姓。汉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拼音gōng shì

注音ㄍㄨㄙ ㄕㄧˋ

词语分解

公士gōng shì
词语解释
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2.公正之士。
3.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汉同秦制。后代亦或沿用。
4.复姓。汉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分词解释
变法:
指历史上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变革:变法维新。
公家:
指国家、机关、企业、团体(区别于‘私人’):不能把公家的东西据为己有。
战国:
时代名。因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而得名。西汉刘向编《战国策》始作为时代名称。一般指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这个时期。
复姓:
不止一个字的姓,如欧阳、司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