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
五时读音为 wǔ shí。意思是: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盘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盘时。
繁体五時
拼音wǔ shí
注音ㄨˇ ㄕㄧˊ
词语分解
五时wǔ shí
词语解释:
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盘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盘时。
分词解释:季夏: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六月。
佛陀:
佛教徒称释迦牟尼。简称佛。[梵buddha]
成道:
犹成佛。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
时期:
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
鹿苑:
1.饲养鹿的园囿。
2.古苑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县北。
3.地名。
4.即鹿野苑。
5.指僧园﹑佛寺。
词语解释:
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盘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盘时。
分词解释:季夏: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六月。
佛陀:
佛教徒称释迦牟尼。简称佛。[梵buddha]
成道:
犹成佛。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
时期:
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
鹿苑:
1.饲养鹿的园囿。
2.古苑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县北。
3.地名。
4.即鹿野苑。
5.指僧园﹑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