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三大户的分词解释
sān

三大户

三大户读音为 sān dà hù。意思是:后周显德五年,令乡村中以百户为一团,每团选三大户为耆长,察民家之奸盗,均民田之耗登。见《文献通考.职役一》。后因称耆长为三大户。

繁体三大戶

拼音sān dà hù

注音ㄙㄢ ㄉㄚˋ ㄏㄨˋ

词语分解

三大户sān dà hù
词典解释
后周显德五年,令乡村中以百户为一团,每团选三大户为耆长,察民家之奸盗,均民田之耗登。见《文献通考.职役一》。后因称耆长为三大户。
分词解释
民家:
1.寻常百姓家。
2.白族的别称。
百户:
1.犹百家。
2.官名。元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为世袭军职。明清为低级军官。
后周:
五代之一,公元951—960,郭威所建。参看〖五代〗。
民田:
旧时民家私有的田地。与官田对称。

sān ㄙㄢˉ
◎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