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三史的分词解释
sānshǐ

三史

三史读音为 sān shǐ。意思是: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三史》。

拼音sān shǐ

注音ㄙㄢ ㄕㄧˇ

词语分解

三史sān shǐ
词典解释
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三史》。
分词解释
以后:
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晩的时期。
十驾:
谓马驾车走十天的路程。
后汉书:
书名。纪传体东汉史。南朝宋范晔著。全书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自公元23年至220年间的历史,叙事喜以类相从。为研究东汉史的重要资料。
失传:
终止流传:此书早已失传|许多地方戏曲已经失传。
东观:
1.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明帝诏班固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章和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2.称宫中藏书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