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鼠尾草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ǔwěicǎo

鼠尾草

鼠尾草读音为 shǔ wěi cǎo。意思是:草名。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鼠尾草》。参见“鼠尾”。

拼音shǔ wěi cǎo

注音ㄕㄨˇ ㄨㄟˇ ㄘㄠˇ

词语解释

  • 草名。可入药。见·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鼠尾草》。参见“[[鼠尾]]”。

    网络解释

    • 鼠尾草 (植物)
      1. 鼠尾草(学名:Salvia japonica Thunb.)是唇形科、鼠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株高30-100厘米,植株呈丛生状,植株被柔毛。茎为四角柱状,且有毛下部略木质化。叶对生,长椭圆形,绿色叶脉明显,两面无毛,下面具腺点。须根密集。顶生总状花序,花序长达15厘米或以上;苞片较小,蓝紫色,开花前包裹着花蕾;花梗密被蓝紫色的柔毛。花萼钟形,蓝紫色,萼外沿脉上被具腺柔毛。花期6-9月。
      2. 鼠尾草原产于欧洲南部与地中海沿岸地区。中国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南部,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生于山坡、路旁、荫蔽草丛,水边及林荫下。
      3. 鼠尾草常栽培来做为厨房用的香草或医疗用的药草,也可用于萃取精油、制作香包等。
      4. (概述图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