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词典中的解释
bàngxiāngzhēng,wēng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读音为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意思是: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繁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注音ㄧㄩˋ ㄅㄤˋ ㄒㄧㄤ ㄓㄥ,ㄧㄩˊ ㄨㄥ ㄉㄜ ㄌㄧˋ

词语解释

  • [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s with it;Parties in a quarrel are both losers]比喻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反而使第三者得利

    网络解释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汉语成语)
      1.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跟赵王说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