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金柑在词典中的解释
jīngān

金柑

金柑读音为 jīn gān。意思是:又称“金橘”。双子叶植物,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身复叶,叶翅狭。花白色,通常五出。果实大似鸽蛋,秋末冬初开始成熟。果肉味甜或酸,除供生食外,多制金橘饼,亦供药用。树供观赏。原产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

拼音jīn gān

注音ㄐㄧㄣ ㄍㄢ

英语kumquat

词语解释

  • 即金橘。

    网络解释

    • 金柑
      1. 金柑(学名:Fortunella japonica (Thunb.) Swingle),别名金橘,常绿灌木,树高2-5米,枝有刺。小叶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叶柄长6-10毫米,稀较长,翼叶狭至明显。花单朵或2-3朵簇生长稀超过6毫米;花萼裂片5或4片;花瓣长6-8毫米,花丝不同程度合生成数束,间有个别离生,子房圆球形,4-6室,花柱约与子房等长。果圆球形,横径1.5-2.5厘米,果皮橙黄至橙红色,厚1.5-2毫米,味甜,油胞平坦或稍凸起,果肉酸或略甜;种子2-5粒,子叶及胚均绿色,单胚。花期4-5月,果期11-翌年2月。在人工栽培情况下,一年开花三次,第一次在3-4月间,最后一次在8-9月间。
      2. (概述图片来源:)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