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金圆券在词典中的解释
jīnyuánquàn

金圆券

金圆券读音为 jīn yuán quàn。意思是:国民党政府在1948年发行的一种纸币。 国民党政府在1948年发行的一种纸币

繁体金圓券

拼音jīn yuán quàn

注音ㄐㄧㄣ ㄧㄨㄢˊ ㄑㄨㄢˋ

词语解释

  • [paper money issued by Kuomingtang in 1948]国民党政府在1948年发行的一种纸币

    网络解释

    • 金圆券
      1. 解放战争后期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的一种本位货币。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
      2.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战争使得国民政府军费急剧增加,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为了支付军费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面临崩溃,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决定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
      3. 1948年8月18日,政府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 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但由于滥发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大量城市中产阶级因此破产,导致政府民心大失,成为国民党内战迅速失败的原因之一。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