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竹简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újiǎn

竹简

竹简读音为 zhú jiǎn。意思是:古时书写用的竹片: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竹简。

繁体竹簡

拼音zhú jiǎn

注音ㄓㄨˊ ㄐㄧㄢˇ

近义词信件 尺牍 尺简 信札 尺素 书翰 书信 翰札 简牍 书牍 书函 书札 书柬 

词语解释

  • [bamboo slip used for writting on]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

    网络解释

    • 竹简
      1.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