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白茅在词典中的解释
báimáo

白茅

白茅读音为 bái máo。意思是:俗称“茅草”。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根状茎。叶线形或披针形。花穗上密生白毛。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可作牧草,也可造纸。嫩穗俗称“茅针”,可生食。根状茎又叫“茅根”,可制糖或酿酒;也可入药,能清热、利尿、止血等。

拼音bái máo

注音ㄅㄞˊ ㄇㄠˊ

近义词茅草 

英语cogon grass (Imperata cylindrica)​, used as thatching material in China and Indonesia

词语解释

  • 亦作“[[白茆]]”。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
    1. 茶名。

      网络解释

      • 白茅
        1. 白茅(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是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高可达80厘米,节无毛。叶鞘聚集于秆基,叶舌膜质,秆生叶片窄线形,通常内卷,顶端渐尖呈刺状,下部渐窄,质硬,基部上面具柔毛。圆锥花序稠密,第一外稃卵状披针形,第二外稃与其内稃近相等,卵圆形,顶端具齿裂及纤毛;花柱细长,紫黑色,颖果椭圆形,花果期4-6月。
        2.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等北方地区;也分布于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亚、高加索及地中海区域。生于低山带平原河岸草地、沙质草甸、荒漠与海滨。
        3. 根茎可入药。
        4.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