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焚书坑儒在词典中的解释
fénshūkēng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读音为 fén shū kēng rú。意思是: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指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燔书坑儒”

繁体焚書坑儒

拼音fén shū kēng rú

注音ㄈㄣˊ ㄕㄨ ㄎㄥ ㄖㄨˊ

近义词焚典坑儒 

词语解释

  • [burning books and burying Confucian scholars alive]指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燔书坑儒”

    网络解释

    • 焚书坑儒 (历史事件)
      1.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2. “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3. 同时秦始皇焚书并未焚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
    • 焚书坑儒 (成语典故)
      1.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