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活字印刷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óyìnshuā

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读音为 huó zì yìn shuā。意思是:采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是我国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毕昇首先发明的。

拼音huó zì yìn shuā

注音ㄏㄨㄛˊ ㄗㄧˋ ㄧㄣˋ ㄕㄨㄚ

词语解释

  • 指由毕昇发明的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方法。

    网络解释

    • 活字印刷
      1. 活字印刷是早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的中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是一种印刷方法,通过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昇(?-约1051)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的诞生。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