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条例在词典中的解释
tiáo

条例

条例读音为 tiáo lì。意思是:国家机关制定或批准的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之一。在我国,有些只规定某一类事项的法律称“条例”,如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国务院制定的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行政法规也称“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繁体條例

拼音tiáo lì

注音ㄊㄧㄠˊ ㄌㄧˋ

近义词规则 章程 

词语解释

  • [regulations;ordinance]∶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的法律文件
    1. 安全条例
  • [rules]∶也指团体制定的章程
    1. 组织条例

网络解释

  • 条例
    1. 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对特定社会关系作出的规定。条例是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或某一机关组织、职权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团体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是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人人必须遵守,违反它就要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