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明朝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gzhāo

明朝

明朝读音为 míng zhāo。意思是:1.清晨。 2.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3.以后,将来。 〈方〉∶明天

拼音míng zhāo

注音ㄇㄧㄥˊ ㄔㄠˊ

英语Ming Dynasty (1368-1644)​, tomorrow morning, the following morning

德语Ming-Dynastie (1368–1644 n.Chr.)​ (S, Gesch)​

法语demain matin, Dynastie Ming

词语解释

  • [tomorrow]〈方〉∶明天

    网络解释

    • 明朝 (中国历史朝代)
      1.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2.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3.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4.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5.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对明太祖评价为“治隆唐宋”,《明史》评价明成祖为“远迈汉唐”。
    • 明朝 (汉语词语)
      1. 明朝,有两个读音:(1)ming zhao,含义是:清晨、明天、以后。
      2. (2)ming chao,含义是:诗文中指代作者所在的朝代(本朝);指大明王朝(1368年-1644年)。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