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掌院学士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ǎngyuànxuéshì

掌院学士

掌院学士读音为 zhǎng yuàn xué shì。意思是:清代翰林院长官。顺治十五年始设翰林院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正三品,兼礼部侍郎衔。雍正八年,晋为从二品。乾隆元年后,皆以大学士或尚书﹑侍郎特简兼摄。乾隆五十八年规定不再兼礼部侍郎衔。

繁体掌院學士

拼音zhǎng yuàn xué shì

注音ㄓㄤˇ ㄧㄨㄢˋ ㄒㄩㄝˊ ㄕㄧˋ

词语解释

  • 1.清代翰林院长官。顺治十五年始设翰林院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正三品,兼礼部侍郎衔。雍正八年,晋为从二品。乾隆元年后,皆以大学士或尚书﹑侍郎特简兼摄。乾隆五十八年规定不再兼礼部侍郎衔。

    网络解释

    • 掌院学士 (中国清朝时期官职)
      1. 掌院学士为明清时正式官制之一,品位为从二品。
      2. 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着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翰林院(Imperial Academy或Hanlinyuan )。尽管其地位在不同朝代有所波动,但性质却无大变化,直至伴随着传统时代的结束而寿终正寝。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