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拔火罐在词典中的解释
huǒguàn

拔火罐

拔火罐读音为 bá huǒ guàn。意思是:利用热力排除玻璃、瓷质或竹制火罐内空气,造成负压吸附在患部皮肤上,使局部郁血或充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使皮下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止痛消肿、驱散风寒湿邪等作用。

拼音bá huǒ guàn

注音ㄅㄚˊ ㄏㄨㄛˇ ㄍㄨㄢˋ

英语suction cup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to draw the blood and qi 氣|气)​, detachable suction chimney to make a stove draw

德语schröpfen (V)​

法语ventouse (médecine)​

词语解释

  • 利用热力排除玻璃、瓷质或竹制火罐内空气,造成负压吸附在患部皮肤上,使局部郁血或充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使皮下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止痛消肿、驱散风寒湿邪等作用。

    网络解释

    • 拔火罐 科普中国
      1.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