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地黄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áng

地黄

地黄读音为 dì huáng。意思是:多年生草本。其块根为中药。新鲜者称“鲜生地”,有清热生津、凉血治血的功用,可治热病烦躁、津伤口渴等症;干燥者称“生地”,有滋阴养血的功用,可治阴虚内热、虚烦不眠等症;经加工蒸制者称“熟地”,有补肾阴、益精血的功用,可治肾虚阴亏、头晕目眩、腰酸遗精等症。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圆形并有皱纹,开淡紫色花。黄色根,中医入药、补血、强心但取芦藤地黄辈观。——宋. 沈括《梦溪笔谈》

繁体地黃

拼音dì huáng

注音ㄉㄧˋ ㄏㄨㄤˊ

词语解释

  • [glutinous rehmannia]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圆形并有皱纹,开淡紫色花。黄色根,中医入药、补血、强心
    1. 但取芦藤地黄辈观。——宋· 沈括《梦溪笔谈》

网络解释

  • 地黄 (玄参科地黄属植物)
    1. 地黄(拉丁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茎紫红色。直径可达5.5厘米,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叶脉在上面凹陷,花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花冠外紫红色,内黄紫色,药室矩圆形,蒴果卵形至长卵形,花果期4-7月。
    2. 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此外,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