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汉语词典>唐太宗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ngtàizōng

唐太宗

唐太宗读音为 táng tài zōng。意思是:唐太宗(599-649)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李渊次子。随父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封为秦王。后镇压农民起义军,消灭各割据势力,羽翼渐丰。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继帝位。在位时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纳谏,并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制订《唐律》。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史称“贞观之治”。

拼音táng tài zōng

注音ㄊㄤˊ ㄊㄞˋ ㄗㄨㄥ

英语Emperor Taizong of Tang, reign name of second Tang emperor Li Shimin 李世民[Li3 Shi4 min2] (599-649)​, reigned 626-649

德语Tang Taizong war einer der bedeutendsten Herrscher Chinas. (Eig, Pers, 599 - 649)​

词语解释

  •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李渊次子。随父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封为秦王。后镇压农民起义军,消灭各割据势力,羽翼渐丰。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继帝位。在位时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纳谏,并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制订《唐律》。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史称“贞观之治”。

    词语用法